一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文档序号:32062183发布日期:2022-11-04 23:3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1.本发明属于隧道排水领域,具体是—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运输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隧道工程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隧道修建于地表之下,处于各种地下水的包围之中,而地下水无孔不入;隧道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都有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从而造成隧道防排水体系的任何缺陷,均可能引起隧道的渗漏水。现在我国虽然具备修建长大隧道等地下工程的能力和经验,然而,从地下结构防水的角度看,尽管设计有所考虑,但是总的防水效果不是很理想。到目前为止,国内已通车运营的绝大多数隧道都存在衬砌结构渗漏水的问题,有些隧道渗漏水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渗漏水已经成了公路隧道运营期间的常见病害问题之一。
3.隧道的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节。排水系统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的成败及使用功能的发挥。隧道渗漏水中可能夹杂着带腐蚀性的成分,长期作用于隧道二次衬砌,会对其强度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影响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此外,隧道渗漏水也会影响隧道的行车安全,比如路面积水或者结冰都会使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可能使车辆发生侧滑,汽车在这样的隧道内行驶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隧道的渗漏水也会也会对隧道内的通风设备、通讯设备、供电照明设备、消防管线设备等造成一定的侵蚀,最后造成运营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就目前的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如若隧道防排水系统出现渗漏水问题,将很难对隧道渗漏水的地方进行清堵,或者更换防排水构件,无法实现“可维可达”的防排水系统,进而增加了隧道运营期间的维修养护的难度和维修费用,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增强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排水系统组件的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以增强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排水系统组件的维修和更换。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隧道接缝处的防水装置和隧道底部的底排装置,防水装置包括环向导水管,环向导水管与底排装置连通,环向导水管外部设有无纺布,无纺布外设有防水板,环向导水管包括外层导水管,外层导水管上部设有渗水孔,外层导水管内设有中层导水管,中层导水管上部设有渗水孔,中层导水管内侧壁上设有粘合剂,中层导水管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上端连通有支撑气管,支撑组件之间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若干孔状的薄膜片。
6.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当隧道内发生渗水时,隧道渗漏水通过渗水孔渗入隧道接缝的外层导水管内,此时由于中层导水管内设有粘合剂,中层导水管在外层导水管内呈收缩状态且中层导水管的渗水口与中层导水管壁贴合,不会影响外层导水管的导水,外层导水管的隧道渗漏水随外层导水管流入底排装置内。
7.当外层导水管发生破损时,工作人员对输气管进行输气,当气体经过支撑组件时,气体输入支撑气管内,将支撑气管支撑起中层导水管,支撑导水管脱离粘合剂的作用,此时中层导水管的渗水口脱离中层导水管壁将中层导水管上的渗水口打开,此时隧道内的隧道渗漏水渗入中层导水管内,中层导水管继续收集隧道内的渗漏水,中层导水管将渗漏水导流至底排装置内。
8.当中层导水管发生破损时,工作人员继续往输气管内输入气体,当输气管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薄膜片发生膜裂,薄膜片破裂处将渗入隧道渗漏水,继续收集收集隧道渗漏水并将隧道渗漏水导流至底排装置内,由此在不外层导排管受损时,在不用更换外层导排管的条件下继续使用中层导排管对隧道渗漏水继续导排,并且当中层导排管受损时,在不用更换中层导排管的条件下继续使用输气管对隧道渗漏水继续导排,增强了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排水系统组件的维修和更换。
9.进一步,底排装置包括侧沟和中部排水沟,侧沟位于隧道两侧,隧道两侧的侧沟均与外层导水管连通,中部排水沟位于隧道中部,侧沟和中部排水沟之间连通有横向导水管。
10.有益效果:外层导水管将隧道渗漏水排入两侧的侧沟中,侧沟将水排出,同时渗漏水通过横向导水管排入中部排水沟中,侧沟和横向导水管将渗漏水排出隧道内。
11.进一步,支撑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与中层导水管底部固定连接,壳体上部与支撑气管固定连接,壳体与输气管的连通处连通有进气单向进气阀。
12.有益效果:气体经过单向进气阀输入输气管内,此时输气管只能单向输入气体,使输气管膨胀。
13.进一步,当输气管内气压大于144千帕时薄膜片将破裂。
14.进一步,中层导水管底部粘接于外层导水管内的底部,输气管底部粘接与中层导水管底部。
15.进一步,输气管一端连通有充气泵,输气管另一端为封闭状态。
16.有益效果:充气泵可为输气管提供充足的空气,使输气管膨胀。
17.进一步,横向导水管与侧沟的连接处设有侧沟检查井,侧沟与环向导水管的连接处设有边沟检查井。
18.有益效果:侧沟检查井和边沟检查井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管道进行检修和维护,并且可以方便管道的疏通和清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剖视图。
2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侧沟1、中部排水沟2、横向导水管3、外层导水管4、中层导水管5、输气管6、支撑组件7、壳体8、支撑气管9、单向进气阀10。
2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24.—种便于处理防水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包括隧道接缝处的防水装置和隧道底
部的底排装置,底排装置包括侧沟和中部排水沟,侧沟位于隧道两侧,隧道两侧的侧沟均与外层导水管连通,中部排水沟位于隧道中部,侧沟和中部排水沟之间连通有横向导水管,横向导水管与侧沟的连接处设有侧沟检查井,侧沟与环向导水管的连接处设有边沟检查井。
25.防水装置包括环向导水管,环向导水管与侧沟连通,环向导水管外部设有无纺布,无纺布外设有防水板,环向导水管包括外层导水管,外层导水管上部设有渗水孔,外层导水管内的底部粘接有中层导水管,中层导水管上部设有渗水孔,中层导水管内侧壁上设有粘合剂,中层导水管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之间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底部粘接与中层导水管底部,输气管一端连通有充气泵,输气管另一端为封闭状态,支撑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与中层导水管底部固定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气管,壳体与输气管的连通处连通有单向进气阀,输气管上设有若干孔状的薄膜片,当输气管内气压大于144千帕时薄膜片将破裂。
2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隧道内发生渗水时,无纺布和防水板阻挡隧道渗漏水排出,隧道渗漏水通过渗水孔渗入隧道接缝的外层导水管内,此时由于中层导水管内设有粘合剂,中层导水管在外层导水管内呈收缩状态且中层导水管的渗水口与中层导水管壁贴合,不会影响外层导水管的导水,外层导水管将隧道渗漏水排入两侧的侧沟中,侧沟将水排出,同时渗漏水通过横向导水管排入中部排水沟中,侧沟和横向导水管将渗漏水排出隧道内。
27.当外层导水管发生破损时,工作人员使用气泵对输气管进行输气,当气体经过支撑组件时,气体输入支撑气管内,将支撑气管支撑起中层导水管,支撑导水管脱离粘合剂的作用,此时中层导水管的渗水口脱离中层导水管壁将中层导水管上的渗水口打开,此时隧道内的隧道渗漏水渗入中层导水管内,中层导水管继续收集隧道内的渗漏水,中层导水管将渗漏水导流至侧沟内。
28.当中层导水管发生破损时,工作人员继续往输气管内输入气体,气体经过单向进气阀输入输气管内,此时输气管只能单向输入气体,使输气管膨胀,当输气管内气压达到144千帕时,薄膜片发生膜裂,薄膜片破裂处将渗入隧道渗漏水,继续收集收集隧道渗漏水并将隧道渗漏水导流至侧沟内,由此在不外层导排管受损时,在不用更换外层导排管的条件下继续使用中层导排管对隧道渗漏水继续导排,并且当中层导排管受损时,在不用更换中层导排管的条件下继续使用输气管对隧道渗漏水继续导排,增强了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排水系统组件的维修和更换。并且侧沟检查井和边沟检查井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管道进行检修和维护,并且可以方便管道的疏通和清理。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