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3948478发布日期:2023-04-26 0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架(1)、侧边活动架(2)、顶部伸缩架(3)、履带移动装置(4)、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主体支撑架(1)的侧面分布设有侧向支撑柱(5);所述侧边活动架(2)包括立柱(6)及连接在立柱(6)上的侧套柱(7);所述侧套柱(7)的内部中空并套在侧向支撑柱(5)外;所述主体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底板架(14);所述履带移动装置(4)设置在底板架(14)的外侧上;所述底板架(14)的两端均设有平移液压缸(24)及顶升液压缸(11);所述主体支撑架(1)上还设有侧伸液压缸(13);所述侧伸液压缸(13)的缸体与主体支撑架(1)连接,推杆与所述侧边活动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四排滚轮(10);四排所述滚轮(10)两两成对,每对所述滚轮(10)分别与顶部伸缩架(3)两侧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软管(25)连接喷淋水源;所述喷淋头(26)包括基座(27)、万向旋转球(28)及出水头(29);所述万向旋转球(28)可转动的设置在基座(27)上;在所述万向旋转球(28)内设有齿球(30)及齿轮ⅰ(31);所述齿球(30)外设有传动齿;所述齿轮ⅰ(31)与齿球(30)外的传动齿啮合;所述齿轮ⅰ(31)的中心连有齿轮电机ⅰ(32);所述齿轮电机ⅰ(32)与万向旋转球(28)的内壁之间连有电机座(33);所述基座(27)的内壁上设有齿轮电机ⅱ(34);所述万向旋转球(28)与齿轮电机ⅱ(34)之间连有旋转机构(35);所述万向旋转球(28)上设有弧形槽(39);所述出水头(29)从弧形槽(39)插入万向旋转球(28)内,并连接所述齿球(30);所述出水头(29)连有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连接喷淋软管(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5)包括齿轮ⅱ(36)、齿环(37)及连接架(38);所述齿轮ⅱ(36)连接齿轮电机ⅱ(34)的转子;所述齿环(37)内表面上设有环形传动齿;所述齿轮ⅱ(36)设置在齿环(37)内,并与齿环(37)内表面的环形传动齿啮合;所述齿环(37)的外部通过连接架(38)与万向旋转球(2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活动架(2)上还设有至少两组小工作平台(8);每组所述小工作平台(8)一侧连有向下倾斜的工作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工作平台(8)的底部设有置物架(15);所述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均设置在置物架(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架(1)上部设有交叉固定架(17);所述交叉固定架(17)位于顶部伸缩架(3)的下方但不与顶部伸缩架(3)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伸缩架(3)的前端设有螺纹套管(22);所述螺纹套管(22)内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匹配设有螺纹杆(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护栏(1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4)装置位置微调:作业车在隧道掘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左右移动的,可通过顶升液压缸(11)将主体支撑架(1)连同侧边活动架(2)、顶部伸缩架(3)、履带移动装置(4)、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同时顶起;随后平移液压缸(24)将上述机构向左侧或右侧顶出,接着顶升液压缸(11)将整个机构放下,即可实现装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移,实现位置的左右微调;如需进行前后位置调整,则通过履带移动装置(4)带动整个作业车前后移动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施工作业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支撑架、侧边活动架、顶部伸缩架、履带移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主体支撑架侧面设有侧向支撑柱;所述侧边活动架包括立柱及侧套柱;所述侧套柱套在侧向支撑柱外;履带移动装置设置在主体支撑架底部;主体支撑架底部还设有平移液压缸及顶升液压缸;所述主体支撑架上连有侧伸液压缸;所述主体支撑架的顶部活动设有顶面支撑架;所述主体支撑架上设有伸缩动力机构;所述伸缩动力机构包括链轮转动柱及传动链;传动链套在链轮转动柱之间;顶部伸缩架设有与传动链啮合的传动齿条。本发明装置可以进行前后及侧向伸缩,还能调节高度,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适合中短隧道掘进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豪,黄景明,姜晓波,邓然,韩旭,朱欢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