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

文档序号:33494507发布日期:2023-03-17 20: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刮板运输机(1)临空侧的膜袋卷筒(2),所述膜袋卷筒(2)的转动方向与刮板运输机(1)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或相反;在膜袋卷筒(2)上沿其轴向缠绕有多节膜袋(4),各节膜袋(4)的一端均开设有与膜袋(4)内部空腔连通的注浆口(5),另一端均开设有与膜袋(4)内部空腔连通的出浆口(6),相邻膜袋(4)之间的注浆口(5)和出浆口(6)之间通过各段注浆管路(7)进行连通,其中,第一段注浆管路(7)与注浆泵(8)连通;在所述各节膜袋(4)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多条限定绳(9),各条限定绳(9)沿膜袋(4)内壁径向胶接;各节膜袋(4)的两端为折叠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袋卷筒(2)与刮板运输机(1)临空侧同侧的机体之间的角度为30~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节膜袋(4)的长度最小不低于液压支架(10)底座长度的0.5倍,最大不超过液压支架(10)底座长度的1.5倍;各节膜袋(4)的两端呈∑型折叠状;各节膜袋(4)上开设的注浆口(5)均位于膜袋(4)的中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节膜袋(4)内的限定绳(9)数量为4~12根,限定绳(9)将其所在段的膜袋形状限定成为梅花形或者矩形,相邻限定绳(9)之间的距离为0.5~1.5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泵(8)设置在超前采煤工作面50~100m处。6.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多段注浆管路(7)将各相邻膜袋(4)的注浆口(5)和出浆口(6)进行串联,使多节膜袋(4)与注浆泵(8)连通后,以第一节膜袋(4)作为起始端,顺序缠绕于膜袋卷筒(2)上;b.将末端膜袋作为铺设于液压支架(10)下方底板(11)上的起始膜袋,随着液压支架(10)推进刮板运输机(1)前进,膜袋(4)以膜袋卷筒(2)为旋转轴不断旋转脱离膜袋卷筒(2),并在液压支架(10)的作用下,平铺于液压支架(10)行进处下方的底板(11)上;c.液压支架(10)停止行进后,启动注浆泵(8),通过第一段注浆管路(7)将注浆材料(12)从步骤b中所述的起始膜袋的注浆口(5)输送至起始膜袋中部位置,在限定绳(9)的作用下,注浆材料(12)向起始膜袋两端定向流动,直至将起始膜袋的两端充满注浆材料(12),多余的注浆材料(12)从起始膜袋的出浆口(6)不断向前注入其余膜袋
……
,直至注浆材料(12)进入需注浆的最后一节膜袋,并将其两端充满,停止注浆;d.注浆完成后,待注浆材料(12)结石,拔出注浆管路(7),液压支架(10)抬升底座,前移到位后,注浆膜袋对顶板进行支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注浆管路(7)与膜袋(4)的注浆口(5)和出浆口(6)之间通过快接口进行连接,连接顺序为:第一段注浆管路(7)的入口端与注浆泵(8)出口连通,第一段注浆管路(7)的出口端与末端膜袋的注浆口(5)连通,第二段注浆管路(7)的入口端与末端膜袋的出浆口(6)连通,第二段注浆管路(7)的出口端和与末端膜袋相邻的膜袋注浆口(5)连通,
……
,直至连通至第一节膜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当底板(11)强度在5~10mpa时,膜袋注浆材料(12)采用早强混凝土或高分子浆材,每节膜袋(4)的注浆量为0.1~2.00m3,终止注浆压力为0.3~0.5mpa;注浆材料(12)结石体的1天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5mpa;膜袋材质为高强度聚酯纤维,拉伸强度大于800kn/m。

技术总结
一种煤矿液压支架底板同步膜袋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装置包括刮板运输机临空侧的膜袋卷筒,膜袋卷筒转动方向与刮板运输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或相反;在膜袋卷筒上沿其轴向缠绕多节膜袋,各节膜袋一端均开设有与膜袋内部空腔连通的注浆口,另一端开设有与膜袋内部空腔连通的出浆口,膜袋之间的注浆口和出浆口之间通过注浆管路连通,第一段注浆管路与注浆泵连接;在各节膜袋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多条限定绳,各条限定绳沿膜袋内壁径向胶接。方法包括注浆管路串联膜袋;膜袋在液压支架推进下平铺于液压支架行进处下方的底板上;注浆;注浆完成,结石支撑顶板。本发明解决了软弱底板煤层过程中液压支架陷入底板的问题,保证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作面安全生产。作面安全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江 张农 曹俊才 钱彭华 梁东旭 李新源 曹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3/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