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5291发布日期:2022-06-29 07:4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2.单体液压支柱是指利用液体压力产生工作阻力并实现升柱和卸载的单根可缩性支柱,单体液压支柱主要分为悬浮式、双伸缩悬浮式、dn内注式以及玻璃钢单体液压支柱。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单体液压支柱在正常应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撞击力对三用阀进行撞击,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缺乏针对三用阀的防护机构,同时防护机构如果较为繁琐,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5.2、单体液压支柱应用过程中大多通过接触盘与需要支撑的部件进行接触,其中接触盘的需要经常更换,而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的接触盘更换较为繁琐,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更换时需要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针对三用阀有效防护的效果,解决单体液压支柱在正常应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撞击力对三用阀进行撞击,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缺乏针对三用阀的防护机构,同时防护机构如果较为繁琐,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单体液压支柱应用过程中大多通过接触盘与需要支撑的部件进行接触,其中接触盘的需要经常更换,而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的接触盘更换较为繁琐,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更换时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以达到接触盘的更换简单化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单体液压支柱,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
9.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限位外壳,所述限位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性垫,所述一号弹性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交叉弹性拨片,所述固定槽内壁且位于一号弹性垫的一侧填充有弹性软囊,所述交叉弹性拨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弹性垫,所述二号弹性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搭接有卡垫。
10.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外壳的表面设置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弯曲弹性拨片,所述弯曲弹性拨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垫的内部设置有磁石块,所述限位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磁石块通过磁性,可在一定程度内对卡块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囊,所述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限位板的设置,可对三用阀进行有效限位。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与挤压块的表面搭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挤压块在弯曲弹性拨片的弹力作用下,对伸缩杆进行挤压。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三用阀,所述三用阀的表面与限位板的一侧搭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三用阀由单向阀、卸载阀和安全阀三部分组成。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垫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表面,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垫内部开设有卡槽,令卡块进入到卡槽内。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采用了防护软囊、一号弹性垫、卡块、磁石块、二号弹性垫、交叉弹性拨片、弹性软囊的配合,安装过程中通过一号弹性垫、二号弹性垫、交叉弹性拨片、弹性软囊的反弹力令卡块进入到卡槽内,通过防护软囊对外界施加的力进行防护,解决了单体液压支柱在正常应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撞击力对三用阀进行撞击,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缺乏针对三用阀的防护机构,同时防护机构如果较为繁琐,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了针对三用阀有效防护的效果。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采用了螺纹杆、活动盘、活动杆、弯曲弹性拨片、挤压块、挡板的配合,通过螺纹杆实现螺纹连接,随后通过活动盘的转动,在弯曲弹性拨片回弹力作用下令挤压块对伸缩杆进行挤压进行二次固定,解决了单体液压支柱应用过程中大多通过接触盘与需要支撑的部件进行接触,其中接触盘的需要经常更换,而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的接触盘更换较为繁琐,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更换时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达到了接触盘的更换简单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支撑机构;11、接触板;12、固定外壳;13、螺纹杆;14、活动盘;15、活动杆;16、弯曲弹性拨片;17、挤压块;18、挡板;2、防护机构;21、防护外壳;22、防护软囊;23、限位外壳;24、一号弹性垫;25、连接板;26、卡块;27、卡垫;28、磁石块;29、二号弹性垫;291、交叉
弹性拨片;292、弹性软囊;293、限位板;3、单体液压支柱;31、伸缩杆;32、缸体;33、三用阀;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单体液压支柱3,单体液压支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单体液压支柱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2,单体液压支柱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防护机构2包括限位外壳23,限位外壳23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性垫24,一号弹性垫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交叉弹性拨片291,固定槽内壁且位于一号弹性垫24的一侧填充有弹性软囊292,交叉弹性拨片29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弹性垫29,二号弹性垫2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26,卡块26的表面搭接有卡垫27,卡垫27的内部设置有磁石块28,限位外壳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21,防护外壳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囊22,防护外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93。
32.在本实施例中,令防护外壳21进行位移,位移过程中通过卡块26、连接板25的位移对一号弹性垫24、二号弹性垫29、二号弹性垫29、交叉弹性拨片291进行挤压,由于卡垫27内部开设有卡槽,当卡槽与卡块26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在一号弹性垫24、二号弹性垫29、二号弹性垫29、交叉弹性拨片291反弹力作用下令卡块26进入到卡槽内实现卡接,同时由于磁石块28的设置,通过磁石块28的磁性可对卡块26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防护过程中,可通过防护软囊22对外界施加的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限位板293对三用阀33进行有效限位,由于三用阀33对于单体液压支柱3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三用阀33的损坏可能会直接导致单体液压支柱3无法安全启动。
33.实施例2
34.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撑机构1包括接触板11,接触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12,固定外壳12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固定外壳12的表面设置有活动盘14,活动盘1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弯曲弹性拨片16,弯曲弹性拨片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8,挡板18的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杆15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7,螺纹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杆31,伸缩杆31的表面与挤压块17的表面搭接,伸缩杆31的表面设置有三用阀33,三用阀33的表面与限位板293的一侧搭接,卡垫27固定连接在伸缩杆31的表面,伸缩杆31的底部设置有缸体32,缸体32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顶部。
35.在本实施例中,接触板11的安装过程中,将固定外壳12置于伸缩杆31上方,通过螺纹杆13令固定外壳12与伸缩杆31之间实现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初步固定,随后转动活动盘14,使得弯曲弹性拨片16、活动杆15、挤压块17均进行转动,由于固定外壳12两侧开设有开孔,开孔的数量为两个,当挤压块17与开孔位于同一平面时,在弯曲弹性拨片16回弹力作用下,通过活动杆15令挤压块17对伸缩杆31进行进一步的挤压,从而实现二次固定的效果。
3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安全启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
37.如图1-4所示,使用者通过三用阀33的调节完成后,进行防护机构2的安装,将防护外壳21位移到适宜位置后,此时通过一号弹性垫24、二号弹性垫29、二号弹性垫29、交叉弹性拨片291反弹力作用下令卡块26进入到卡槽内实现卡接,同时由于磁石块28的设置,通过磁石块28的磁性可对卡块26进行进一步的固定,而在防护过程中,可通过防护软囊22对外界施加的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限位板293对三用阀33进行有效限位,其中接触板11的安装过程中,通过螺纹杆13令固定外壳12与伸缩杆31之间实现螺纹连接,随后转动活动盘14,在弯曲弹性拨片16回弹力作用下,通过活动杆15令挤压块17对伸缩杆31进行进一步的挤压,从而实现二次固定的效果。
3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