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5834发布日期:2022-09-14 11:5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隧道结构的仰拱二衬结构的施工中,对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控制要求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间距一般采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控制,施工比较麻烦,且间距控制精度较差,往往造成钢筋间距不均匀等问题。此外,二衬墙的保护层厚度一般采用保护块进行控制,保护块需要绑扎在钢筋上,根据保护块的厚度确定保护层的浇筑厚度,保护块的绑扎安装比较麻烦,且容易在混凝土浇筑等扰动下脱落。在封模板时,如果成型的钢筋位置与设计值有偏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比设计值大,保护块就会失去作用。且保护块只能控制保护层最小值,导致实际施工中往往造成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普遍偏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能精确定位主筋钢筋,控制主筋间距和内外侧主筋净空,同时能精确控制保护层厚度。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包括第一主筋定位板、第二主筋定位板、连接板、保护层顶杆和保护层厚度调节套;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平行设置并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体结构,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上均间隔形成有若干个钢筋定位槽,钢筋定位槽位于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相对设置的内侧边上;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上均设有保护层厚度调节套,保护层厚度调节套位于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相背设置的外侧边上;保护层顶杆通过保护层厚度调节套与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活动连接,且保护层顶杆延伸至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的外侧。
6.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刻度线,连接板与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垂直连接。
7.所述的钢筋定位槽呈半圆形结构,钢筋定位槽贯穿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的内侧边,使钢筋能通过钢筋定位槽卡接在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上。
8.所述的保护层顶杆的表面形成有外螺纹,保护层厚度调节套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保护层顶杆的一端贯穿保护层厚度调节套并与保护层厚度调节套螺纹旋接,使保护层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的外侧。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带有钢筋定位槽的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能通过钢筋定位槽对绑扎好的钢筋进行定位和纠偏,同时通过带有刻度的连接板控制第一主筋定位板和第二主筋定位板的间距,既约束了二衬墙主筋间距,又约束了内外侧主筋净空,
保证钢筋绑扎质量,从而提升隧道工程中二衬结构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保护层顶杆和保护层厚度调节套,能通过螺纹旋动调节和控制保护层顶杆的伸出长度,用于顶紧在外侧围护结构和内侧初支结构上,达到精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目的,同时通过螺纹的咬合避免保护层顶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扰动,确保保护层厚度的统一性。
12.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操作便捷、成本低、易于取材和制作等优点,实用性和通用性强,能循环周转使用,能在隧道二衬结构等施工中普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主视图。
14.图中,1第一主筋定位板,2第二主筋定位板,3连接板,4保护层顶杆,5保护层厚度调节套,6钢筋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请参见附图1,一种二衬结构的辅助施工装置,包括第一主筋定位板1、第二主筋定位板2、连接板3、保护层顶杆4和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平行设置并通过连接板3连接成一体结构,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上均间隔形成有若干个钢筋定位槽6,钢筋定位槽6位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相对设置的内侧边上;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上均设有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位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相背设置的外侧边上;保护层顶杆4通过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活动连接,且保护层顶杆4延伸至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外侧。通过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主筋定位板2上的钢筋定位槽6定位和纠偏绑扎好的二衬结构内外侧钢筋,用于保证钢筋间距,并通过连接板3连接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主筋定位板2,控制内外侧钢筋的净空。同时,保护层顶杆4和相对护层厚度调节套5的移动控制保护层顶杆4的伸出长度,使保护层顶杆4顶紧在围护结构和支护结构上,用于精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17.所述的连接板3上设有刻度线(图中未示出),连接板3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垂直连接,能通过刻度线精确控制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间距,从而控制内外侧钢筋之间的净空。
18.所述的钢筋定位槽6呈半圆形结构,钢筋定位槽6贯穿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内侧边,使钢筋能通过钢筋定位槽6卡接在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上。通过半圆形结构的钢筋定位槽6能有效卡置钢筋主筋,便于钢筋主筋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之间的绑扎固定,从而精确定位和纠偏钢筋。
19.所述的保护层顶杆4的表面形成有外螺纹,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保护层顶杆4的一端贯穿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并与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螺纹旋接,使保护层顶杆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外侧。通过螺纹的旋动,将保护层顶杆4的转动转化为轴向直线运动,从而控制保护层顶杆4伸出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长度,进而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20.优选的,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可采用角钢制成,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长度可根据二衬结构的设计尺寸确定,连接板3可采用钢板、钢尺等制成,确定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间距后将连接板3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方式与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连接成矩形框结构。保护层顶杆4可采用螺栓,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可采用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
21.本实用新型在隧道结构仰拱二衬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是:
2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主筋间距和主筋规格,在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上开设钢筋定位槽6,通过钢筋定位槽6精确约束二衬墙主筋间距,约束内外侧主筋净空,通过保护层顶杆4在第一主筋定位板1和第二主筋定位板2外侧的长度确定保护层的厚度,精确控制保护层厚度。
23.将外侧的主筋钢筋固定在第一主筋定位板1的钢筋定位槽6内,将第一主筋定位板1与外侧的主筋钢筋绑扎在一起;根据二衬墙外侧保护层的设计厚度,第一主筋定位板1上的保护层顶杆4通过螺纹旋动相对第一主筋定位板1移动,使保护层顶杆4的另一端顶紧在外侧的围护结构上,利用保护层顶杆4与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之间咬合的螺纹防止保护层顶杆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移动,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统一。
24.将内侧的主筋钢筋固定在第二主筋定位板2的钢筋定位槽6内,将第二主筋定位板2与内侧的主筋钢筋绑扎在一起;根据二衬墙外侧保护层的设计厚度,第二主筋定位板2上的保护层顶杆4通过螺纹旋动相对第二主筋定位板2移动,使保护层顶杆4的另一端顶紧在内侧的初支结构上,利用保护层顶杆4与保护层厚度调节套5之间咬合的螺纹防止保护层顶杆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移动,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统一。
25.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调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浇筑后二衬墙内钢筋间距均匀,且保护层厚度统一。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