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挖孔排土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6117发布日期:2022-11-25 20:3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挖孔排土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履带式挖孔排土钻。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施工时,挖孔排土钻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挖孔排土钻对土壤进行打桩,而钻机的主要成孔配件是排土钻,排土钻的功能取决于钻机的工作效率。
3.目前方桩深孔的施工工艺为先用圆钻头做预孔,然后再用方桩钻头修边修角,来形成方形深腔。但此工艺施工方法在圆钻头钻制预孔和方桩钻头修边修角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应的碎土碎石,这样在圆钻头钻制预孔和方桩钻头修边修角的施工过程中,需交叉进行取土作业工序,通常方法为用圆钻头捞沙或专用的捞沙钻头取出碎土碎石。这样在方桩深孔的制作过程中,需不停的交叉更换对应的工具,如将钻孔捞沙的圆钻头更换为方桩钻头,将方桩钻头换为捞沙钻,进行一次作业后,又进行方桩钻头更换作业,继而再进行更换捞沙钻头捞沙作业。这样整个方桩深孔作业便造成了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工具更换,劳动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履带式挖孔排土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方桩深孔的施工工艺为先用圆钻头做预孔,然后再用方桩钻头修边修角,来形成方形深腔,这样在方桩深孔的制作过程中,需不停的交叉更换对应的工具,整个方桩深孔作业便造成了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工具更换,劳动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履带式挖孔排土钻,包括动力头、机架支撑部件和挖掘部件,所述动力头固定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后侧壁的上端,所述挖掘部件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的外部,所述动力头包括动力箱箱体,所述动力箱箱体上侧壁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液压马达部分,多个所述液压马达部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减速机部分,所述动力箱箱体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动力头安装工位,所述动力箱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处,所述机架支撑部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架,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履带支撑轮,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左端和右端设置有滑动支撑轮,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履带支承臂,均匀排布的所述履带支承臂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转动支撑轮,均匀排布的所述履带支承臂的侧壁共同转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挖掘部件包括履带本体、钢板和挖掘元件,所述履带本体滑动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的外部,所述挖掘元件与所述钢板的外壁焊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轴向调节油缸,所述轴向调节油缸的两端均与所述滑动支撑轮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动力头的上侧壁开设有钢丝绳安装孔,所述机架支撑部件的前侧壁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下端设置有油缸加压安装工位。
8.优选的,所述减速机部分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
述动力箱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出处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动力输出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壁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壁接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履带式挖孔排土钻将挖孔装置与排土装置合为一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多次更换钻头,使用非常方便,且操作便捷,在进行深孔作业时,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机架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挖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动力头、2机架支撑部件、3挖掘部件、4动力箱箱体、5液压马达部分、6减速机部分、7动力头安装工位、8动力输出处、9支架、10高度调节支架、11履带支撑轮、12滑动支撑轮、13履带支承臂、14转动支撑轮、15连接臂、16履带本体、17钢板、18挖掘元件、19轴向调节油缸、20钢丝绳安装孔、21滑道、22油缸加压安装工位、23传动轴、24动力输出轴、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履带式挖孔排土钻,包括动力头1、机架支撑部件2和挖掘部件3,动力头1固定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2后侧壁的上端,挖掘部件3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2的外部,动力头1包括动力箱箱体4,动力箱箱体4上侧壁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液压马达部分5,多个液压马达部分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减速机部分6,动力箱箱
体4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动力头安装工位7,动力箱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处8,机架支撑部件2包括支架9,支架9的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架10,高度调节支架10的下端设置有履带支撑轮11,高度调节支架10的左端和右端设置有滑动支撑轮12,支架9的侧壁转动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履带支承臂13,均匀排布的履带支承臂13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转动支撑轮14,均匀排布的履带支承臂13的侧壁共同转动设置有连接臂15,挖掘部件3包括履带本体16、钢板17和挖掘元件18,履带本体16滑动设置在机架支撑部件2的外部,挖掘元件18与钢板17的外壁焊接固定,其中履带支承臂13可沿支架9上履带支撑臂旋转中心孔转动,当转动完成后进行销轴锁死固定,履带支承臂13上装有转动支撑轮14,其支撑轮起支撑履带的作用,履带在其支撑的作用下可按其转动轮表面滑动,这样当履带支承臂13摆动后其所支承的履带挖掘宽度尺寸可发生变化,这样便实现了钻头挖掘孔尺寸的调整,在挖孔排土钻的下端我们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架10,其可沿支架9上下滑动然后进行销轴锁死,这样可实现其高度调节,在高度调节支架10的两端我们设置有滑动支撑轮12,其目的为支撑履带,且当履带支撑臂摆动实现挖掘宽度调节时,其滑动支撑轮也可沿其安装的高度调节支架内壁轴向滑动,以此来实现挖掘宽度调节的随动,其滑动支撑轮12轴向的调节由轴向调节油缸19实现,其可沿轴向正向和反向拉动滑动支撑轮12。
25.高度调节支架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轴向调节油缸19,轴向调节油缸19的两端均与滑动支撑轮12固定连接。
26.动力头1的上侧壁开设有钢丝绳安装孔20,钢丝绳安装孔20与旋转钻机主卷扬钢丝绳连接,机架支撑部件2的前侧壁设置有滑道21,滑道21与旋转钻机桅杆上的导轨相连,滑道21的下端设置有油缸加压安装工位22,与旋挖钻机原动力头的加压油缸相连接。
27.减速机部分6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动力箱箱体4的内壁转动连接,动力输出处8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动力输出轴,传动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第一齿轮,动力输出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28.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与支架9转动连接,动力输出轴的外部套接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驱动轮23,驱动轮23的外壁与履带本体16的内壁接触。
29.工作原理:整个挖孔排土钻安装使用于旋挖钻机之上,整个挖孔排土钻与钻挖钻机的安装为通过其挖孔排土钻机架上设置的滑道21与旋挖钻机桅杆上的导轨相连,实现挖孔排土钻上下滑动定位,其挖孔排土钻上端设置有钢丝绳安装孔20,其与旋挖钻机主卷扬钢丝绳连接,以此实现整个挖孔排土钻的上下牵引,其挖孔排土钻下端设置有油缸加压安装工位22,其与旋挖钻机原动力头的加压油缸相连接,这样来实现挖孔排土钻作业时的向下加压,通过液压马达部分5和减速机部分6进行传动,从而带动驱动轮27转动,驱动轮27带动外部履带本体16转动,动力头1可输出正反转的旋转动力,这样经过动力输出轴的传递,其上驱动轮27可正反向转动,并由此带动履带本体16转动,履带本体16上设置有挖掘执行元件18(子弹头),这样当履带本体1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后,其上子弹头进行挖掘作业,同时所产生的碎土碎石在履带本体16的作用下会沿着挖掘的深孔孔壁一并排出至深孔之外。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