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7572发布日期:2023-02-21 17:4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灌注桩钻进施工过程中,人工挖掘成孔因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故不常用,主要为机械钻孔。机械钻孔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为冲击钻冲击成孔、反循环钻机钻进成孔、旋挖钻进成孔和人工挖掘成孔。冲击钻价格低廉、适用性较强,但在一些已有构造物附近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为避免冲击振动影响已有构造物安全,无法使用。旋挖钻体量大、成本高,对进出路线和操作平台有较高要求,在山区道路和场地较小的钻孔灌注桩中无法使用。反循环钻机占地面积小,移动灵活,对场地及交通条件适应性强,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3.在地层中存在建筑砖块或其他石块等情况时,桩基在钻孔过程中遇到石头难以下钻,容易导致反循环钻机的真空泵叶轮卡死。且当建筑砖块或石块部分的体积过大,无法经钻杆及泵管抽排,导致卡钻,钻头掉进孔内或者造成真空泵的电机被烧坏等严重机械故障。钻孔过程中当钻头掘进较长距离后,钻孔内会累积被钻头破碎产生的碎石块,导致钻头进一步掘进受阻,钻进速度变缓,同时钻头磨损加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内累积碎石块导致钻头进一步掘进受阻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6.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包括:捞筒、设置于捞筒内且位于捞筒底部的下层钢筋网、设置于捞筒内且位于下层钢筋网上方的上层钢筋网。
7.优选的,所述下层钢筋网由若干根下层钢筋组成;所述下层钢筋的一端与捞筒的内壁相连接,下层钢筋沿与捞筒的轴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延伸,此若干根下层钢筋在捞筒内整体呈倒锥形,且锥顶朝向捞筒的顶部;且若干根下层钢筋的另一端在捞筒内形成敞口,即所述锥顶为敞口。
8.优选的,所述下层钢筋的延伸方向还与捞筒的切向呈一定夹角,即此若干根下层钢筋在捞筒内整体呈螺旋状的倒锥形。
9.优选的,下层钢筋与捞筒的轴向呈60
°
夹角,下层钢筋与捞筒的切向呈65
°
夹角。
10.优选的,所述捞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钢筋套筒,所述下层钢筋的一端与捞筒内壁上的钢筋套筒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网的网隙尺寸小于所述下层钢筋网的敞口尺寸。
12.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网由若干根上层钢筋组成,此若干根上层钢筋在捞筒的横截面上交叉分布,位于上层钢筋网中心处的网隙尺寸大于位于上层钢筋网边缘处的网隙尺寸。
13.优选的,所述捞筒的侧壁上设有上层出渣口,所述上层出渣口位于上层钢筋网的
上方,用于取出上层钢筋网所兜住的石块。
14.优选的,所述捞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15.优选的,所述捞筒的底部边缘上设有锥形钉,且钉尖朝向钻进方向。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的石块打捞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内累积碎石块导致钻头进一步掘进受阻的问题,使用捞筒可以及时将阻碍掘进的石块清理,避免碎石块随着掘进过程不断在下层土体堆积,也省去了后续对碎石块持续破坏性的钻进过程。
18.(2)捞筒向下钻进时,捞筒内的石块通过下层钢筋网的敞口被旋入下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将进入下层钢筋网上的石块兜住,该敞口的直径即为被打捞石块的最大允许直径。另外,捞筒向下钻进时,从下层钢筋网的敞口旋入的小石块通过上层钢筋网中心处的网隙被旋入上层钢筋网上,在捞筒的旋转作用下,小石块落至上层钢筋网的边缘处并被边缘处的上层钢筋兜住,能够避免较小石块从下部钢筋网中漏出。本实用新型既能通过下层钢筋网捞出较大石块,又能通过上层钢筋网捞出较小石块。
19.(3)下层钢筋通过钢筋套筒与捞筒的内壁相连接,下层钢筋的端部穿进捞筒的筒壁嵌固在钢筋套筒中,避免了下层钢筋与筒壁的焊接处压力集中,使得下层钢筋与筒壁的连接更牢固,为下层钢筋网在土层的旋进提供了足够的承载力。
20.(4)捞筒侧壁上开设通孔,用于及时排出钻进过程中挤入捞筒1上部的空气、泥水和泥浆,保证捞筒内水压与气压与外部平衡。
21.(5)捞筒的底部边缘上设有锥形钉,能够加快捞筒旋进土层及软弱岩层的速度。
22.(6)本实用新型的石块打捞装置适应性强,可针对不同工程更换捞筒内嵌的呈螺旋状倒锥形的下层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疏密程度,以及更换捞筒内嵌的在横截面上交叉分布的上层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疏密程度,以解决不同地区的工程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石块打捞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块打捞装置的下层钢筋网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块打捞装置的上层钢筋网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套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由图1所示,一种钻机的石块打捞装置,包括:捞筒1,下层钢筋网2、上层钢筋网3、下层出渣口4、上层出渣口5、通孔7、锥形钉8。
29.捞筒1与上部反循环钻机可进行安装与拆卸,钻机驱动捞筒1旋转,为捞筒1提供旋转钻进的动力。
30.由图2所示,下层钢筋网2设置于捞筒1内且位于捞筒1的底部。下层钢筋网2由若干
根在捞筒1内呈等间距分布的下层钢筋21组成;下层钢筋21的一端与捞筒1的内壁相连接,下层钢筋21与捞筒1的轴向约呈60
°
夹角,下层钢筋21与捞筒1的切向约呈65
°
夹角,此若干根下层钢筋21在捞筒1内整体呈螺旋状的倒锥形,锥顶朝向捞筒1的顶部;此若干根下层钢筋21的另一端形成敞口,即锥顶为敞口,该敞口的直径即为被打捞石块的最大允许直径。
31.捞筒1向下钻进时,捞筒1内的石块通过下层钢筋网2的敞口被旋入下层钢筋网2上,下层钢筋21将旋入下层钢筋网2上石块兜住。
32.由图3所示,上层钢筋网3设置于捞筒1内且位于下层钢筋网2的上方。上层钢筋网3由若干根上层钢筋31组成,此若干根上层钢筋31在捞筒1的横截面上交叉分布,上层钢筋网3的网隙尺寸小于下层钢筋网2的敞口尺寸,位于上层钢筋网3中心处的网隙尺寸大于位于上层钢筋网3边缘处的网隙尺寸。所述上层钢筋31的两端可以直接与捞筒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上层钢筋31也可以一端与捞筒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其他上层钢筋31相连接。
33.或者,所述上层钢筋网3为可拆卸的设置于捞筒1内,上层钢筋网3包括若干根上层钢筋31和用于固定此若干根上层钢筋31的固定圈,捞筒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上层钢筋网3的凸台结构。
34.捞筒1向下钻进时,在捞筒1的旋转作用下,从下层钢筋网2的敞口旋入的小石块通过上层钢筋网3中心处的网隙被旋入上层钢筋网3上,在捞筒1的旋转作用下,小石块落至上层钢筋网3的边缘处并被边缘处的上层钢筋31兜住,能够避免较小石块从下部钢筋网2中漏出。所述网隙是指由钢筋之间或者钢筋和筒壁之间形成的空隙。
35.由图1所示,下层出渣口4和上层出渣口5均设置与捞筒1的侧壁上,下层出渣口4位于上层钢筋网3和下层钢筋网2之间,用于查看和取出部分下层钢筋网2所兜住的石块,下层钢筋网2所兜住的石块为较大石块,可通过拨动下层钢筋21取出下层钢筋网2所兜住的石块;所述上层出渣口5位于上层钢筋网3的上方,用于取出上层钢筋网3所兜住的石块。若下层出渣口4和上层出渣口5没有设计密封盖,则下层出渣口4和上层出渣口5不宜设置过大的面积。或者,在下层出渣口4和上层出渣口5处设计密封盖,则可适当增大下层出渣口4和上层出渣口5的面积。
36.由图1所示,通孔7设置于捞筒1的侧壁上且靠近捞筒1的顶部,通孔7用于及时排出钻进过程中挤入捞筒1上部的空气、泥水和泥浆,保证捞筒1内水压与气压与外部平衡。
37.由图1所示,锥形钉8设置于捞筒1的底部边缘上,且钉尖朝向钻进方向,用于加快捞筒1旋进土层及软弱岩层的速度。
38.由图4所示,捞筒1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个钢筋套筒6,下层钢筋21通过钢筋套筒6与捞筒1的内壁相连接。下层钢筋21的端部穿进捞筒1的筒壁,嵌固在钢筋套筒6中,钢筋套筒6与下层钢筋21的端部均与捞筒1的筒壁焊接。钢筋套筒6避免了下层钢筋21与筒壁的焊接处压力集中,使得下层钢筋21与筒壁的连接更牢固,为下层钢筋网2在土层的旋进提供了足够的承载力。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