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5378发布日期:2023-01-14 07:3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的测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


背景技术:

2.过钻头测井技术是将一种特制的过孔钻头连接在钻具底部,随钻具下放至井底,再通过电缆连接释放装置和测井仪器串经钻具水眼送至井下,并通过过孔钻头进入裸眼段,测井仪器串上端通过悬挂装置悬挂在钻具底部,地面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正常后,打开井下推靠臂,地面系统发出指令控制释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分离,释放装置与电缆一起回收至地面,然后起钻具,钻具带动仪器运行完成井下地质资料的录取。
3.但是,起钻过程中若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需通过电缆将回收装置通过钻具水眼下放于井下与悬挂装置对接,将测井仪器串起出,交由钻井方处理井下事故。
4.显然,释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分离后无法在井下重新对接,只能通过额外配置的回收装置打捞回收测井仪器串,导致装置种类多,成本高。
5.另外,释放装置和悬挂装置通过导线通讯,两者分离后导线断开,回收时导线无法再次连接建立通讯,造成测井仪器串上的推靠臂无法回收。
6.再者,井下事故发生后只能等事故处理完毕才能回收测井仪器串,带来了井下工程风险,也延长了测井作业时效和钻井建井周期。
7.因此,如何减少测井仪器串下放和回收过程所需装置数量,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其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相互分离后能够重新对接,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可将抓放装置重新输送至井下与悬挂装置对接,并将悬挂装置所携测井仪器串回收至地面,无需额外配置回收装置,减少测井仪器串下放和回收过程中所需装置种类,降低成本。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包括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
11.所述抓放装置包括外部框架,设置在所述外部框架内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滑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外部框架内;
12.所述悬挂装置的一端设置导向锁头,所述导向锁头的端面设有插孔、侧面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锁块,所述锁块通过弹簧与所述导向锁头连接;
13.在所述导向锁头插入所述外部框架内时,所述电机能驱动所述推杆插入所述插孔并挤压所述锁块,使所述锁块克服所述弹簧的阻尼伸出所述导向锁头外,并卡入所述外部框架的腰型槽内,所述电机还能驱动所述推杆滑出所述插孔,使所述锁块在所述弹簧驱动作用下脱出所述腰型槽并缩回所述导向孔内。
14.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外部框架设有第一导电环,所述悬挂装置设有第二导电环;在所述导向锁头插入所述外部框架内时,所述第一导电环圈在所述第二导电环外并相互接通;所述第一导电环通过通讯线连接至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安装在所述外部框架内;所述第二导电环通过通讯线连接至所述悬挂装置的插针。
15.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第一导电环为多个,并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导电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绝缘环;所述第二导电环为多个,并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导电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16.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
17.外壳,所述外壳第一端的外周设有凹槽,该凹槽处卡装有螺纹环;所述插接件通过顶丝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内;
18.上护帽,所述上护帽通过所述螺纹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上护帽和所述外壳间设有密封圈;
19.下壳,所述下壳通过短壳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且所述下壳用于与所述导向锁头插装配合。
20.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第一绝缘环和所述第一导电环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下壳内,并各环由压块压紧至与所述短壳抵紧;所述外壳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压块抵紧的导入头,所述导入头的中部设有喇叭口。
21.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块连接至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推杆端部的螺纹孔配合;所述推杆通过推杆壳能沿自身轴线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22.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主体,所述导向锁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一端;所述第二绝缘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依次交替设置于所主体外周,且各环由所述导向锁头压紧。
23.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减压壳;所述减压壳内固定有承压管;所述承压管、所述减压壳和所述主体围成第一间隙空间,所述第一间隙空间内设有弹簧和活塞,该弹簧布置于所述活塞和所述主体之间。
24.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承压管为空心管;所述承压管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开孔连通,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安装承压块,所述插针固定于所述承压块。
25.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所述悬挂装置还包括下接口管,所述下接口管的一端固定有护帽,另一端套装于所述承压管,并与所述减压壳抵接。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包括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抓放装置包括外部框架,设置在外部框架内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推杆滑动的电机;电机安装在外部框架内;悬挂装置的一端设置导向锁头,导向锁头的端面设有插孔、侧面设有与插孔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锁块,锁块通过弹簧与导向锁头连接;在导向锁头插入外部框架内时,电机能驱动推杆插入插孔并挤压锁块,使锁块克服弹簧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内,电机还能驱动推杆滑出插孔,使锁块在弹簧驱动作用下脱出腰型槽并缩回导向孔内。
27.应用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时,先将测井仪器串连接到悬挂装置上,将悬挂装置的
导向锁头插入抓放装置的外部框架内,利用电机驱动推杆插入导向锁头的插孔并挤压锁块,使锁块克服弹簧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完成对接并相互锁紧;然后,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悬挂装置和测井仪器串输送至井下,再利用电机驱动推杆滑出插孔,使锁块在弹簧驱动作用下脱出腰型槽并缩回导向孔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解锁,利用电缆即可将抓放装置启出钻井外。
28.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输送至井下,使导向锁头插入外部框架内,控制电机驱动推杆插入插孔并挤压锁块,使锁块克服弹簧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完成对接并相互锁紧,最后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悬挂装置和测井仪器串启出钻井外即可。
29.显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相互分离后能够重新对接,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可将抓放装置重新输送至井下与悬挂装置对接,以将悬挂装置所携测井仪器串回收至地面,无需额外配置回收装置,减少装置种类,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放装置中下壳部分的放大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推杆脱出导向锁头端面的插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推杆插入导向锁头端面的插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图5中推杆和导向锁头的配合图;
37.其中,图1-6中:
38.上护帽1;插接件2;密封圈3、27、31、33、36、40、43、45、49、50、51;螺纹环4;外壳5;通讯线6;电机线7;电机8;电机罩9;螺丝10、11;连接块12;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垫片15;第二垫片16;第二轴承17;顶丝18、53;螺母19;推杆壳20;推杆21;上限位开关22;螺丝23、24;下限位开关25;中间接头26;第一插针28;胶套29、37;连线30;螺套32;连接套34;定位螺丝35;第二插针38;短壳39;下壳41;钢销42;第一绝缘环44;第一导电环46;接触簧片47;压块48;导入头52;导线54;腰型槽60;
39.导向锁头101;锁块102;弹簧103、116;挡片104;密封圈105、114、118、119、122、125、128;第二绝缘环106、109、111;第二导电环107、110;钢销108;主体112;注油塞113;减压壳115;活塞117;承压管120;螺丝121;插针123;承压块124;螺帽126;下接口管127;护帽129。
具体实施方式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其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相互分离后能够重新对接,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可将抓放装置重新输送至井下与悬挂装置对接,并将悬挂装置所携测井仪器串回收至地面,无需额外配置回收装置,减少测井仪器串下放和回收过程中所需装置种类,降低成本。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释放对接设备,包括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抓放装置包括外部框架,设置在外部框架内的推杆21,以及用于驱动推杆21滑动的电机8;电机8安装在外部框架内;悬挂装置的一端设置导向锁头101,导向锁头101的端面设有插孔、侧面设有与插孔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锁块102,锁块102通过弹簧103与导向锁头101连接;在导向锁头101插入外部框架内时,电机8能驱动推杆21插入插孔并挤压锁块102,使锁块102克服弹簧103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101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60内,电机8还能驱动推杆21滑出插孔,使锁块102在弹簧103驱动作用下脱出腰型槽60并缩回导向孔内。
43.应用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时,先将测井仪器串连接到悬挂装置上,将悬挂装置的导向锁头101插入抓放装置的外部框架内,利用电机8驱动推杆21插入导向锁头101的插孔并挤压锁块102,使锁块102克服弹簧103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101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60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完成对接并相互锁紧;然后,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悬挂装置和测井仪器串输送至井下,再利用电机8驱动推杆21滑出插孔,使锁块102在弹簧103驱动作用下脱出腰型槽60并缩回导向孔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解锁,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启出钻井外即可。
44.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输送至井下,使导向锁头101插入外部框架内,控制电机8驱动推杆21插入插孔并挤压锁块102,使锁块102克服弹簧103的阻尼伸出导向锁头101外,并卡入外部框架的腰型槽60内,则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完成对接并相互锁紧,最后利用电缆将抓放装置、悬挂装置和测井仪器串启出钻井外即可。
45.显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相互分离后能够重新对接,在发生钻具遇卡等井下事故时,可将抓放装置重新输送至井下与悬挂装置对接,以将悬挂装置所携测井仪器串回收至地面,无需额外配置回收装置,减少装置种类,降低成本。
46.锁块102中用于接触推杆21的表面为斜面;导向锁头101的导向孔处安装有挡片104,用于防止锁块102由导向孔脱出导向锁头101;锁块102呈阶梯状,其中直径较小的一部分用于通过挡片104的透孔伸出导向孔外,直径较大的一部分由挡片104限定在导向孔内。
47.优选的,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外部框架设有第一导电环46,悬挂装置设有第二导电环;在导向锁头101插入外部框架内时,第一导电环46圈在第二导电环外并相互接通;第一导电环通过通讯线6连接至插接件2,插接件2安装在外部框架内;第二导电环通过通讯线6连接至悬挂装置的插针123。
48.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对接时,两者通过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实现建立通讯,便于回收测井仪器串时先由地面控制关闭井下仪器串的推靠臂,再上提电缆将测井仪器串回收至地面。
49.第一导电环46为多个,且各第一导电环46间隔设置,各第一导电环46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绝缘环44;第二导电环为多个,并且各第二导电环间隔设置,各第二导电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绝缘环;第一导电环46和第二导电环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即在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对接时,每个第一导电环46分别圈在不同的第二导电环外并与该圈住的第二导电环接通。为了确保各第一导电环46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导电环可靠接通,第一导电环46的内侧可设置接触簧片47。
50.上述可释放对接装置中,外部框架包括:
51.外壳5,外壳5第一端的外周设有凹槽,该凹槽处卡装有螺纹环4;插接件2通过顶丝53安装于外壳5的第一端内;
52.上护帽1,上护帽1设有内螺纹,且上护帽1通过螺纹环4安装于外壳5的第一端;上护帽1和外壳5间设有密封圈3;
53.下壳41,下壳41通过短壳39连接于外壳5的第二端,且下壳41用于与导向锁头101插装配合。
54.腰型槽60设置于短壳39的内壁。外壳5的外周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3的槽。
55.第一绝缘环44和第一导电环46依次交替设置在下壳41内,并各环由压块48压紧至与短壳39抵紧;外壳5的端部设有与压块抵紧的导入头52,导入头52的中部设有喇叭口。为了提高便于定位,并提高连接强度,短壳39和与之相邻的第一绝缘环44,相邻的第一绝缘环44之间分别设有钢销42。
56.电机8固定在外壳5内;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块12连接至螺杆13;螺杆13与推杆21端部的螺纹孔配合;推杆21通过推杆壳20能沿自身轴线滑动地安装在外壳5内。推杆壳20与电机罩9螺纹连接。
57.电机8通过电机线7与插接件2连接;外壳5内设有电机罩9,电机8通过螺丝10固定于电机罩9;电机罩9呈“l”型结构,不仅可以固定电机8的位置,且底部中间留有孔,使电机8的输出轴可以伸出电机罩9;连接块12两端具有凹槽,一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螺丝11紧固、一端与螺杆13上端通过螺丝11紧固;螺杆13由第一轴承14、第一垫片15、第二轴承17、第二垫片16支撑在外壳5内,且螺杆13外设有用于紧固第二轴承17的螺母19,能够保持螺杆13的中心固定不会偏移,同时实现螺杆13的正常转动。上限位开关22、下限位开关25分别通过螺丝23、螺丝24安装在推杆21的凹槽内,用于控制推杆21的最大移动距离。
58.推杆壳20通过顶丝18与外壳5、电机罩9固定连接。外壳5内设有用于套在螺杆13外的中间接头26,中间接头26固定有与推杆21插装配合的螺套32;推杆壳20、电机罩9、中间接头26设有过线孔,使通讯线6可以与第一插针28连接,第一插针38通过连线30与第二插针38连接;第二插针38通过不同导线54与各第一导电环46连接。具体的,短壳39通过定位螺丝35与连接套34固定连接,连接套34通过中间接头26与外壳5相连。
59.螺套32的内壁设有密封圈33,用于密封与推杆21之间的间隙;螺套32外壁设有密封圈31,用于密封螺套32与中间接头26之间的间隙;中间接头26和外壳5之间设有密封圈27;短壳39和连接套34之间设有密封圈36;短壳39和下壳41的端面凹凸配合,且两者端面配
合的间隙处设有密封圈40;压块48的内壁设有密封圈50,压块48与导入头52之间设有密封圈49,导入头52和下壳41之间设有密封圈51;第一绝缘环44还设有密封圈43,用于密封第一绝缘环44和短壳39之间、第一绝缘环44和第一导电环36之间,以及第一绝缘环44和压块48之间的间隙,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绝缘环44中间内侧设有3道密封圈凹槽,能够装配密封圈45,用于在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对接后使每组对应的第一导电环46和第二导电环107保持绝缘密封。
60.第一插针28外周设有胶套29、第二插针38外周设有胶套37。
61.装配上述抓放装置可采用如下步骤:
62.1、将密封圈3安装在外壳5上端的2个槽中;
63.2、将螺纹环4安装在外壳5上端的凹槽内;
64.3、将第一轴承14、第一垫片15从螺杆13底部套入,将螺杆13从电机罩9中心孔穿入,将第二垫片16、第二轴承17从螺杆13底部套入,用螺母19将第二轴承17紧固;
65.4、将推杆21与螺杆13旋接,将推杆壳20从推杆21下部套入与电机罩9旋紧,用顶丝18紧固为一体;
66.5、将连接块12一端凹槽对正螺杆13上端凸键插接,用螺丝11紧固;
67.6、将电机8从电机罩9上端中心孔装入,并与连接块12另一端凹槽对正安装,用螺丝10将电机8与电机罩9固定一起,用螺丝11将电机8的输出轴与连接块12紧固;
68.7、将上限位开关22、下限位开关25分别用螺丝23、螺丝24定位安装在推杆21的凹槽内;
69.8、将4个密封圈27分别安装在中间接头26外的4个凹槽中,将中间接头26从推杆21下部套入,与推杆壳20)旋紧为一体;
70.9、将通讯线6焊接在第一插针28一端,将通讯线6从中间接头26下端的过线孔穿入,将第一插针28安装在中间接头26下端的过线孔中;
71.10、将通讯线6顺着电机8与电机线7并齐;
72.11、将外壳5从电机8的接线端套入并与中间接头26旋紧;
73.12、将通讯线6、电机线7焊接在插接件2的接线孔中,将插接件2从外壳5上端中心孔插入,并用顶丝53紧固;
74.13、将上护帽1从外壳5上端进入扭紧;
75.14、将密封圈31安装在螺套32外凹槽中,将密封圈33安装在螺套32内凹槽中,将螺套32从推杆壳20下部套入,与中间接头26扭紧;
76.15、将连线30一端穿过胶套29焊接在第一插针28的主体上,将胶套29插紧在第一插针28的主体上;
77.16、将连接套34与中间接头26扭紧;
78.17、分别将密封圈36、密封圈40安装在短壳39外凹槽中;
79.18、分别将密封圈43、密封圈45安装在绝缘环44内凹槽中;
80.19、将接触簧片47定位安装在第一导电环46中心孔中,将导线54一端焊接在第一导电环46的外定位孔中;
81.20、分别将密封圈49、密封圈50安装在压块48主体内外凹槽中;
82.21、将第一绝缘环44与压块48一端定位安装压紧,将钢销42安装在1号第一绝缘环
44的定位孔中,将1号第一导电环46与1号第一绝缘环44压紧;
83.22、将1号第一导电环46的导线54穿过2号第一绝缘环44的过线孔,将2号第一绝缘环44与1号第一导电环46压紧;
84.23、将钢销4安装在2号第一绝缘环44的定位孔中,将2号第一导电环46与2号第一绝缘环44压紧;
85.24、分别将2根导线54穿过3号第一绝缘环44的过线孔,将钢销42安装在3号第一绝缘环44的定位孔中;
86.25、将2根导线54从短壳39的过线孔中穿过,将短壳39与3号第一绝缘环44压紧;
87.26、将下壳41从压块48套入与短壳39扭紧,将密封圈51安装在导入头52外凹槽中,将导入头52与下壳41扭紧;
88.27、将导线54焊接到第二插针38的主体上,将第二插针38安装在短壳39插针孔中,将连线30穿过胶套37焊接到第二插针38的主体上,将胶套37撸到第二插针38的主体上;
89.28、将短壳39整体从连接套34下部进入,用定位螺丝35将短壳39与连接套34紧固为一体。
90.上述可释放对接设备中,悬挂装置包括主体112,导向锁头10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112一端;第二绝缘环和第二导电环依次交替设置于所主体112外周,且各环由导向锁头101压紧。
91.主体112的另一端安装有减压壳115;减压壳115内固定有承压管120;承压管120、减压壳115和主体112围成第一间隙空间,第一间隙空间内设有弹簧116和活塞117;该弹簧116布置于活塞117和主体112之间。主管112设有注油塞113。
92.承压管120为空心管;承压管120的一端与主体112的开孔连通,另一端通过螺帽126固定安装承压块124,插针123固定于承压块124。
93.上述悬挂装置还包括下接口管127,下接口管127的一端固定有护帽129,另一端套装于承压管120,并与减压壳115抵接。
94.导向锁头101内设有三个锁块102。导向锁头101主要用于对接前的引向扶正,锁块102可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沿周向均布;各锁块102用弹簧103和挡片104安装在导向锁头101内,没有受力时,锁块102在导向锁头101的主体112内;对接后,抓放装置的推杆21进入导向锁头101内,将3个锁块102顶开,锁块102尾部露出导向锁头101外。
95.悬挂装置中的第二导电环使用铍青铜材料制作,外表镀金提高导电性能,抓放装置与悬挂装置对接后,第二导电环与第一导电环通过接触簧片47接通,实现抓放装置和悬挂装置之间的通讯;悬挂装置中的活塞117内外设有密封圈118,随硅油膨胀系数移动,保障悬挂装置内部绝缘和油压平衡;悬挂装置中弹簧116为伸缩弹簧,它安装在活塞117与主体112之间,确保内部无压力时的活塞117复位;悬挂装置中高压插针123安装在承压块124的螺纹孔中,主要用于阻挡硅油泄露与承压;悬挂装置内部充满硅油,提高绝缘能力并保证液压平衡。
96.装配悬挂装置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97.1、将密封圈105安装到导向锁头101、1号第二导电环107、2号第二导电环110、主体112的中心孔凹槽中;
98.2、将钢销108安装到主体12上部定位孔中,将3号第二绝缘环111定位于主体112并
压紧;
99.3、将钢销108安装到3号第二绝缘环111上部定位孔中;
100.4、将2号第二导电环110上的导线穿过3号第二绝缘环111、主体112的过线孔,将2号第二导电环110与3号第二绝缘环111压紧;
101.5、将2号第二绝缘环109与2号第二导电环110定位压紧;
102.6、将钢销108安装到2号第二绝缘环109上部的定位孔中;
103.7、将1号第二导电环107上的导线穿过2号第二绝缘环109)至主体112的过线孔,将1号第二导电环107与2号第二绝缘环109压紧;
104.8、将1号第二绝缘环106与1号第二导电环107定位压紧;
105.9、将导向锁头101与主体112通过螺纹扭紧;
106.10、分别将3组锁块102、弹簧103、挡片104安装到导向锁头101的导向孔中;
107.11、将密封圈114安装到主体112外凹槽中,将弹簧116一端与主体112下端扭紧,将密封圈118、密封圈119分别安装到活塞117内外凹槽中,将活塞117与弹簧116另一端扭紧;
108.12、将1号、2号第二导电环的导线穿过承压管120的中心孔,将承压管120与主体112扭紧;
109.13、将减压壳115从承压管120底部套入,与主体112扭紧,安装螺丝121;
110.14、将密封圈122安装到承压管120底部外凹槽中;
111.15、将插针123安装到承压块124内,将密封圈125安装到承压块124主体外凹槽中;
112.16、将1号、2号第二导电环的导线焊接到插针123的主体上,将承压块124从承压管120下中心孔进入,用螺帽126将承压块124压紧;
113.17、将下接口管127与承压管120下部丝扣扭紧;
114.18、将密封圈128安装到护帽129外凹槽中,将护帽129安装到下接口管127螺纹孔中。
11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1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