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0505发布日期:2022-11-25 22: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井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平井是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
°
(一般不小于86
°
),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的特殊井。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井斜角可以超过90
°
,“向上翘”。一般来说,水平井适用于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层,目的在于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水平井主要用于碳酸盐岩裂缝油藏、带气顶或底水的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和高含水人工注水油藏等的开发。
3.而水平井的稳固还需要通过设置在井内的套管进行支撑,通过套管对井壁进行支撑,以防止井壁岩层的脱落对井道造成堵塞,在对水平井套管进行安装时,常通过吊机和工人的配合来对套管进行下井,而对于套管的竖直与否完全取决于工人的熟练度,进而使得套管的下井难以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而套管的底端由于其本身的歪斜,就会导致套管在下井时会对井壁造成一定的刮蹭,不便与套管的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包括第一井口扶正板,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二井口扶正板,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的侧边开设有右侧套管卡槽,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的侧边开设有左侧套管卡槽,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嵌合板,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的侧边开设有连接嵌合槽,所述连接嵌合板插设在所述连接嵌合槽内将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和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连接,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和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扶正调节的套管下井扶正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侧套管卡槽与所述左侧套管卡槽均呈便于扶正套管的弯曲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下井扶正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和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侧边中部的扶正调节螺孔,所述扶正调节螺孔内部螺纹插设有驱动调节螺杆,所述驱动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转动握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轴块,所述转动连接轴块的侧边连接有套管扶正抵触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扶正抵触板与所述转动连接轴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所述套管扶正抵触板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内侧滚动转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侧滚动转槽内转动设置有内侧滚动转珠,所述第一井口扶正板和所述第二井口扶正板的侧面还设置有水平限位通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扶正抵触板的侧面垂直设置有水平限位滑动杆,所述水平限位滑动杆的端部贯穿所述水平限位通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扶正抵触板的侧壁呈便于卡合套管的弯曲弧形。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井口扶正板和第二井口扶正板,第一井口扶正板和第二井口扶正板上设置有套管下井扶正机构,工人通过对套管下井扶正机构内部设置的驱动调节螺杆的转动,使得驱动调节螺杆能够推动套管扶正抵触板对待下井安装的套管外壁进行笔直抵触,通过在套管的两侧边对称设置的套管扶正抵触板,能够使得套管在套管扶正抵触板的抵触下被扶正,笔直的下入到井孔中,避免了人工扶正过程中而导致的套管下井倾斜问题,不会对井壁造成刮蹭,提高套管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主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图1中连接嵌合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图1中扶正调节螺孔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图1中套管下井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背视示意图。
22.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3.1、第一井口扶正板;2、第二井口扶正板;3、右侧套管卡槽;4、左侧套管卡槽;5、连接嵌合板;6、连接嵌合槽;7、套管下井扶正机构;
24.701、扶正调节螺孔;702、驱动调节螺杆;703、调节转动握把;704、转动连接轴块;705、套管扶正抵触板;706、内侧滚动转槽;707、内侧滚动转珠;708、水平限位通孔;709、水平限位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用的套管扶正装置,包括第一井口扶正板1,第一井口扶正板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井口扶正板2,第一井口扶正板1的侧边开设有右侧套管卡槽3,第二井口扶正板2的侧边开设有左侧套管卡槽4,第一井口扶正板1的侧边设置有连接嵌合板5,第二井口扶正板2的侧边开设有连接嵌合槽6,连接嵌合板5插设在连接嵌合槽6内将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连接,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
口扶正板2上均设置有用于扶正调节的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
27.由于现有的水平井套管安装,常通过吊机和工人的配合来对套管进行下井,而对于套管的竖直与否完全取决于工人的熟练度,进而使得套管的下井难以始终保持稳定的竖直状态,而套管的底端由于其本身的歪斜,就会导致套管在下井时会对井壁造成一定的刮蹭,不便与套管的快速安装。
2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预先打好的水平井口处设置上第一井口扶正板1,在第一井口扶正板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井口扶正板2,通过将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的弯曲面相对设置在水平井口处,且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组成的圆形孔大于待安装的套管直径,第一井口扶正板1上设置的连接嵌合板5能够嵌合在第二井口扶正板2侧边开设的连接嵌合槽6内,从而将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之间紧密连接。
29.接着,再通过设置在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上的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通过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的端部与下入到井道内的套管外壁相抵触,从而对下入到井道内的套管进行扶正,使得套管进入到井道内始终保持笔直的状态,从而避免套管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倾斜,而导致套管下入到井道内部时与井壁相碰撞,保证水平井套管的顺利快速下井,便于套管的安装,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30.右侧套管卡槽3与左侧套管卡槽4均呈便于扶正套管的弯曲状。
31.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包括开设在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侧边中部的扶正调节螺孔701,扶正调节螺孔701内部螺纹插设有驱动调节螺杆702,驱动调节螺杆702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转动握把703,驱动调节螺杆702的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轴块704,转动连接轴块704的侧边连接有套管扶正抵触板705,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与转动连接轴块70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相连。
32.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内侧滚动转槽706,内侧滚动转槽706内转动设置有内侧滚动转珠707,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的侧面还设置有水平限位通孔708,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侧面垂直设置有水平限位滑动杆709,水平限位滑动杆709的端部贯穿水平限位通孔708。
33.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套管通过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弯曲状组成的圆形孔洞时,用户此时通过调节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通过转动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内部的设置的驱动调节螺杆702,驱动调节螺杆702的杆身与设置在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侧壁上开设的扶正调节螺孔701内壁的螺纹相配合,从而使得用户对于驱动调节螺杆702的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调节螺杆702向第一井口扶正板1和第二井口扶正板2的内部移动。
34.带动与驱动调节螺杆702顶端相连的转动连接轴块704,同时带动通过转动连接轴块704与驱动调节螺杆702相连的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且转动连接轴块704与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之间通过轴承转动相连,使得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不受驱动调节螺杆702的转动而转动,用户通过持续转动驱动调节螺杆702,将套管扶正抵触板705推移至第一井口扶正板1的弧形侧边,对穿过弧形侧边的管道侧壁进行抵触,而由于套管扶正抵触板705始终是保持水平状态的。
35.且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侧壁通过设置的水平限位滑动杆709滑动插入到水平限位通孔708中,而水平限位通孔708与水平限位滑动杆709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水平限位通
孔708进而能够对水平限位滑动杆709的移动轨迹进行一定的限位,从而使得套管扶正抵触板705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进而在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管扶正抵触板705水平推动下,能够将持续下井的套管进行扶正,使其保持笔直状态,而不会产生倾斜,同时避免了工人操作而难以对套管保持的稳定扶正。
36.使得套管在进行下井安装时通过套管下井扶正机构7的扶正始终保持笔直状态,对于套管的下井更加的迅速,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内侧滚动转槽706,在内侧滚动转槽706的内壁设置有内侧滚动转珠707,当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侧壁与套管外壁相抵触时,
37.会率先通过设置在内侧滚动转槽706内的内侧滚动转珠707对其抵触,而内侧滚动转珠707能够在内侧滚动转槽706内部转动,进而使得套管在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侧壁向下滑动时,能够在内侧滚动转珠707的滚动接触下,既保持了套管的扶正下井,又避免了套管扶正抵触板705侧壁直接与套管外壁相接触而产生的巨大摩擦力,不会对套管的外壁漆层造成损坏,使得套管的外壁防腐层更加完整,提高套管的使用年限。
38.套管扶正抵触板705的侧壁呈便于卡合套管的弯曲弧形。
39.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