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
背景技术:2.桩基孔是为加固地下基础,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承重能力与抗震能力而钻的灌注混凝土桩的孔,基桩孔钻出之后,在孔内下入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之后就成为与周围土层紧密接触的基础桩。这种制桩方法比打入混凝土桩或钢桩省钱,节约施工时间,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3.为了了解基础桩的承受能力,通常需要对桩基孔进行深度的测量。目前主要是通过线坠来进行深度测量,即,通过绕线装置的放线,使线坠上的测量线放入桩基孔内,使得线坠坠入桩基孔内,达到桩基孔的孔底后,停止放线,再通过测量放线的长度,实现测量桩基孔深度的目的,由于测量线坠入桩基孔内时,桩基孔内的泥土或泥浆、砂浆容易附着在测量线表面,导致测量线变硬,这样在回收测量线时,测量线在缠绕时,变硬后的测量线缠绕时所受的拉扯力较大,导致容易产生损伤,进而影响测量线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包括:
6.支架;
7.石墨盒,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石墨盒内部空心且用于储装石墨粉;
8.环形刷,连接在所述石墨盒底端且其上的环孔内壁上设有多个刷毛;
9.收纳仓,连接在所述石墨盒的上方;
10.绕线装置,安装在所述收纳仓内且用于绕装测量线,所述石墨盒上开设有供测量线自由通过的穿线孔,且所述测量线能够自由穿出环形刷;
11.线坠,连接在所述测量线的端部。
12.如上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中,所述绕线装置包括:
13.转轴,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收纳仓上;
14.绕线轮,设于所述收纳仓内且套装在转轴上,所述测量线绕装在绕线轮上;
15.制动单元,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转动。
16.如上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中,所述制动单元包括:
17.橡胶环,连接在所述收纳仓外壁上,且所述转轴能够自由穿出橡胶环的环孔;
18.螺纹环,螺纹套装在所述转轴上;
19.凸块,固接在所述螺纹环朝向橡胶环的一侧端面上,所述螺纹环在转轴上螺纹旋合时,能够使所述凸块抵紧橡胶环的端面。
20.如上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中,所述石墨盒的底端设有安装套,所述安
装套内部与石墨盒内部贯通,且所述安装套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上开设有供环形刷嵌装的安装槽,且所述堵头上还开设有供测量线自由通过的通孔。
21.如上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中,所述堵头螺纹连接在安装套内。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绕线装置在对测量线进行收线时,测量线上所沾附的泥浆等将由环形刷进行清理,减少测量线表面变硬现象,这样测量线在卷绕时,能够避免测量线受到较大拉扯力的损伤,同时再通过石墨盒内的石墨附着在测量线表面,起到对测量线表面的润滑作用,另外通过设置制动单元,使得测量线在线坠下放到位后能够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产生自行放线,造成不便对测量线下放的长度测量。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3为图1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7.图4为图3中b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收纳仓,2-连接杆,3-测量线,4-石墨盒,5-安装环,6-支承架,7-调整螺栓,8-线坠,9-转轴,10-螺纹环,11-凸块,12-橡胶环,13-绕线轮,14-安装套,15-堵头,16-环形刷。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
3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桩基孔深度测定工具,包括一个放于桩基孔孔口处地表的支架,支架包括一安装环5,安装环5位于桩基孔孔口处,且安装环5的外周缘上沿其轴向阵列焊接有三个支承架6,三个支承架6放于地表,并使安装环5处于孔口上方,另外三个支承架远离安装环5的一端竖直螺纹穿设有调整螺栓7,安装环5上穿设有安装套14,安装套14紧配安装在安装环5内或者通过焊接方式将安装套14安装在安装环5内,安装套14的上端面同轴焊接有石墨盒4,石墨盒4内部与安装套14内部相连通,且安装套14下端口部设有堵头15,通过将堵头15取下,可以往石墨盒4内灌充石墨粉,进一步地,可以将堵头15设置为螺纹连接在安装套14内,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拆装堵头15,另外堵头15内嵌装有环形刷16,环形刷16的环孔内壁上设有多个刷毛,刷毛的材质可以是尼龙材质,石墨盒4外壁上设有三个连接杆2,连接杆2上端共同焊接有收纳仓1,收纳仓1底部敞口且其位于石墨盒4的正上方,最好两者是处于同轴状态;
32.另外收纳仓1上适用安装轴承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一端穿出收纳仓1且安装有手摇轮,另外转轴9位于收纳仓1内的部位上套装有卷绕轮13,卷绕轮13上卷绕有测量线3,测量线3的线头(可以理解为测量线3位于卷绕轮1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线坠8,此外,石墨盒4上开设有供测量线3自由通过的穿线孔,具体来说,测量线3的线头由穿线孔穿入石墨
盒4内,同时再由环形刷穿出并连接线坠8,线坠8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另外测量线3上刻印或者标记出长度刻度线,在进行测量时,通过转动手摇轮,使得转轴转动,进而使得测量线3能够从绕线轮13上放线出来,再线坠8重力作用下,测量线3保持绷直状态,且逐渐深入桩基孔内,达到桩基孔孔底时,测量线3开始出现松软现象,此时停止转动转轴9,通过观察测量线3上与石墨盒4顶面齐平所对应的长度刻度线的变化来判定测量线3的放线长度,进而可测定出桩基孔的深度;
33.由于转轴需要人为来进行转动,当放线到位时,需要使测量线保持在稳定状态,避免工人手部松开而导致转轴自行转动,进而导致测量线产生松动,影响对长度刻度线的观察,本实施例中,转轴9穿出收纳仓1的一端螺纹套装有螺纹环10,另外收纳仓的外壁上粘接有橡胶环12,螺纹环10位于手摇轮、橡胶环12之间,且螺纹环10朝向橡胶环12的一端面上设有两个凸块11,在放线时,旋拧螺纹环10,使凸块11远离橡胶环,此时转轴能够自由转动,放线到位后,反向旋拧螺纹环10,使得凸块11能够朝橡胶环的方向移动,并使凸块11抵紧橡胶环12,此时受到凸块与橡胶环摩擦力的作用,转轴不会产生自行转动,进而使得测量线3不会产生松动而影响深度测定精度;
34.测量完毕后,再手动转动手摇轮,使得转轴转动,进而再驱动绕线轮转动,进而使得绕线轮能够对测量线进行收线,收线时,测量线处于绷直状态,且收线时,测量线在环形刷内移动,这样环形刷内的刷毛将对测量线表面所沾附的砂浆、泥土或泥浆进行清理,由于刷毛是通过摩擦力对测量线表面进行清理的,使得测量线表面所沾附的异物能够被清除下来,同时测量线在收线时,将与石墨盒内的石墨接触,使得石墨能够沾附在测量线表面,由于石墨本身具有润滑效果,这样测量线表面具有润滑效果,使得测量线绕装在绕线轮上时,测量线表面不会受到较大摩擦,另外由于测量线表面不会变硬,使得绕线时不会受到较大拉扯力,进而避免对测量线造成较大损伤。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