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挖台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3605发布日期:2023-03-17 20:3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挖台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挖台架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中开挖、支护、喷锚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在全断面开挖中使用广泛,但在台阶开挖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多数隧道施工,考虑围岩频繁变化和成本因素,开挖中使用开挖台架设备性价比更高,因此开挖台架的应用仍然比较广泛。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隧道上壁的岩石掉落甚至坍塌,需要在最前端开挖的隧道上立即进行支护工作,以锚杆、钢筋网、钢支撑和喷混凝土等作为隧道初期支护形式。初期支护完成前,开挖面掉块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围岩等级差的隧道。由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挖台架很有必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时,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撤离,也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助于防止开挖面掉块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开挖台架设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开挖台架设备,包括台架主体,所述台架主体左侧和/或右侧设有至少一层作业平台,所述台架主体于最上层的所述作业平台上方设有防护平台。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平台与所述台架主体铰接,所述台架主体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防护平台上下摆动的摆动驱动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上设有升降支架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升降的升降驱动件,所述防护平台与所述升降支架铰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平台包括网格板。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上还设有逃生滑梯。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逃生滑梯上端位于所述台架主体前端,逃生滑梯下端位于所述台架主体后端。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于所述逃生滑梯下端设有收纳舱,所述收纳舱内设有气囊。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为门形结构,所述逃生滑梯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逃生滑梯分设于所述台架主体内部两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一根逃生滑杆。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架主体于所述逃生滑杆下端设有收纳舱,所述收纳舱内设有气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开挖台架设备,台架主体于作业平台上方设有防护平台,可以防止开挖面掉块时伤害作业平台上的施工人员,
尤其是作业平台前端尚未完成初期支护的区域,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平台处于上升展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隐藏逃生滑梯)。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平台处于下降收缩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隐藏逃生滑梯)。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防护平台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防护平台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图7气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逃生滑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标号表示:1、台架主体;2、作业平台;3、防护平台;4、摆动驱动件;51、升降支架;52、升降驱动件;6、逃生滑梯;71、收纳舱;72、气囊;8、逃生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本部分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本部分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开挖台架设备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开挖台架设备,包括台架主体1,台架主体1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作业平台2,相应的,台架主体1于左右两侧的作业平台2上方均设有防护平台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台架主体1仅左侧或者右侧设有作业平台2,防护平台3也可仅设置于左侧或右侧)。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方向即隧道的长度方向,前端为靠近隧道开挖区域的一端,相应的,左右方向即隧道的宽度方向;作业平台2通常设置有两至三层,相应的,防护平台3位于最上层的作业平台2上方,或者说所有作业平台2均位于防护平台3下方。
29.本实施例的开挖台架设备,台架主体1于作业平台2上方设有防护平台3,可以防止开挖面掉块时伤害作业平台2上的施工人员,尤其是作业平台2前端尚未完成初期支护的区域,结构简单、可靠。
3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防护平台3与台架主体1铰接,台架主体1上设有用于带动防护平台3上下摆动的摆动驱动件4。需要提供防护时,防护平台3向上摆动展开,接近隧道顶部,能够有效的防止掉块伤害下方的施工人员;台架设备需要向前移动至下一个区域时,防护平台3向下摆动收拢,避免产生阻碍,结构简单、合理。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件4为油
缸,油缸与防护平台3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油缸的伸缩可以拉动或释放钢丝绳,从而实现防护平台3的上下摆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卷筒代替油缸,或者油缸直接与防护平台3铰接,均可实现防护平台3的上下摆动,不再赘述。
3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台架主体1上设有升降支架51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51升降的升降驱动件52,防护平台3与升降支架51铰接。升降驱动件52可以带动升降支架51及其上的防护平台3整体升降,能够适应隧道内高度的变化,结构简单、合理。其中,升降驱动件52可以是油缸、电动推杆或气缸等,能够带动升降支架51升降即可,不再赘述;升降支架51与台架主体1之间可以套接或通过升降导轨连接,保证升降支架51升降过程平稳、顺畅。
32.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防护平台3包括网格板。网格板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掉块的作用,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透过网格板观察隧道顶部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防范危险,网格板材质优选不锈钢等,强度高,可靠性好。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台架主体1上还设有逃生滑梯6。相比于常用的爬梯,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逃生滑梯6快速下降至地面,及时逃离危险区域,结构更安全。
3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逃生滑梯6上端位于台架主体1前端,逃生滑梯6下端位于台架主体1后端,即施工人员从前向后移动,从而尽快地远离前端开挖区域。
3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台架主体1于逃生滑梯6下端设有收纳舱71,收纳舱71内设有气囊7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气囊72充气并从收纳舱71内弹出,为从逃生滑梯6上滑落下来的施工人员提供缓冲保护,避免冲击受伤,结构简单、合理。优选的,气囊72的充气方式可与汽车安全气囊相同,即通过炸药爆炸充气,可以达到瞬间充气的目的,节约时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气囊72充气后无需排出,保持膨胀状态。
3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台架主体1为门形结构,逃生滑梯6设有两个,两个逃生滑梯6分设于台架主体1内部两侧,相应的作业平台2位于台架主体1外部两侧。两个逃生滑梯6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逃生效率,同时布置于台架主体1内部两侧,也不会影响车辆等从台架主体1内部通行,结构简单、有效。
37.具体参见图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利用逃生滑杆8代替逃生滑梯6,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逃生滑杆8快速下降至地面,及时逃离危险区域。
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