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有空气自循环的竖井

文档序号:36813632发布日期:2024-01-26 16:1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有空气自循环的竖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自带有空气自循环的竖井。


背景技术:

1、竖井,洞壁直立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实际是一种坍陷漏斗。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状或不规则圆形;长条状是沿一组节理发育的,方形或圆形则是沿着两组节理发育的。井壁陡峭,近乎直立,有时从竖井往下可以看到地下河的水面。

2、现有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空气自循环的竖井,如申请号为cn20221050496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寒隧道竖井空气换热系统,其内容为:“本发明涉及隧道竖井防寒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寒隧道竖井空气换热系统,其包括隧道竖井、竖井立壁、排水管、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换热系统,隧道竖井内设有能将其分为竖井进风侧和竖井出风侧的竖井立壁,隧道竖井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竖井围岩、一次衬砌、二次衬砌和防水层,竖井围岩与一次衬砌之间沿圆周间隔设有若干个竖直向设置的排水管。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并通过空气换热系统内的流体介质与隧道竖井送风口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加热竖井送风口冷空气以达到提高隧道竖井送风侧衬砌温度,解决竖井送风侧衬砌的冻害问题,具有环保、稳定和换热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此专利文献中并没考虑到气体的供给输送系统和具体的气体置换方案;

3、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212050534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的空气动力排水装置,其内容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的空气动力排水装置,包括竖井、空气压缩机和气动增压泵出气管,所述空气压缩机设置于竖井顶部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一端固定连通有空气压缩机出气管,所述竖井内安装有泵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井、空气压缩机和泵体配合使用,泵体内设置有空气腔和废水驱动腔,形成两个独立的腔体,其中空气腔利用压缩空气的动力驱动第二转轴和第二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废水驱动腔的第一转轴和第一叶轮旋转,推动废水驱动腔内的渗滤液排出堆体内,实现压缩空气驱动和渗滤液抽排互相独立工作的方式,不需在渗滤液导排井内使用电动泵带来的安全风险,气液分离的方式排水效率更高。

4、但是上述专利文献同样并没有考虑因井道空间深度而导致井道口空间氧气不足,井内污浊气体排放不及时的问题,具体如下:

5、1)在竖井施工环节或者成型阶段首要的任务是确保竖井不会发生垮塌,由于自身构造都是因为土地资源不足所构建出来可供使用的通道或者停车场,这里身处于地下几百米长度,主要是用来停车,但是地下不像地表气体供给量充足,由于深度问题将上方的气体供给到下方具有一定难度,施工阶段没有考虑到竖井通道的气体内外循环,造成气体循环能力变差;

6、2)另外传统的气体的供给输送方面由于考虑到气压和距离的问题,在进行空气自循环时候很难将气体顺地表输送进地下通道内,由于井道内部空间延伸地下几百米,加之与地表面室外空间有着非常深的间隔,导致室外新鲜空气进不到竖井深处,如若不采用空气增压进行辅助输气,单靠竖井自然风力是无法灌满整个竖井通道,有必要采取自循环气体增压手段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有空气自循环的竖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有空气自循环的竖井,包括安放机构和排气机构;

3、所述安放机构包括安装设置在地面上的浇筑架,位于该浇筑架的一端设有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中部设有竖井传递通道,所述竖井传递通道由水泥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竖井传递通道的内部内置有调节机构;

4、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安装在竖井传递通道边侧的自循环贯通管,所述自循环贯通管的管件四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调节撑板,若干个所述调节撑板的一端安装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边侧安装有侧面板,所述侧面板的板面与竖井传递通道的表面贴合接触,所述自循环贯通管的管件一端开设有循环输气开槽。

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循环贯通管的管件顶端安装有环形套管座,所述环形套管座的管件四周壁均安装有方形承载垫片,若干个所述方形承载垫片的四周壁均竖直安装有竖直立杆,所述竖直立杆的杆体顶端设有放置框架,所述放置框架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内部中空,所述锥形罩的背面边侧设有用于气体输送的气体鼓风管,所述气体鼓风管的顶端中部设有锥形连接套。

6、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连接套的底部管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端管接有用于输送气体的鼓风输送基座,所述鼓风输送基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用于贯通的防护网罩,防护网罩的中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旋转扇,所述旋转扇的出风端与气体鼓风管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罩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设置在锥形罩底部的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顶部边缘分布设置在锥形罩的顶部表面,其中位于所述三角支架的顶端中部均设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底部四边缘与指定的气体鼓风管一端管通。

7、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罩的边侧安装有空气增压输送机构;

8、所述空气增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锥形罩其中一面的贴合垫片,所述贴合垫片的表面设有用于横向支撑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支撑有用以并排输气的气体增压罐,所述气体增压罐的罐体中部设有用于气体统一吸入的冲压管接阀,所述冲压管接阀的一端设有气体增压泵,所述气体增压泵的泵体一端安装有放置侧板,所述放置侧板的板面中部设有连接垫板。

9、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体增压罐的一端与锥形罩一端贯通,所述锥形罩的边侧与自循环贯通管的端头密封连通,所述竖井传递通道内壁空间设有稳固支架,所述稳固支架均匀分布在竖井传递通道管壁内侧,各个所述稳固支架的底端中部均竖直安装有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的两旁均设有l型接入侧板,所述l型接入侧板的板面中部设有组合式管夹,所述组合式管夹的中部与若干层稳固支架的表面夹紧设置,所述竖直支架的内侧壁设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与内置设置在竖井传递通道内部的防护机构组合设置。

10、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在指定的稳固支架四周壁的环绕型的钢板,所述钢板的中部安装有用于组合的调节承载板,所述调节承载板的板面侧壁依次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竖直开设的若干个贴合支架,所述贴合支架的表面依次并排设有若干个独立的协调连接板,所述协调连接板环绕组合设置,所述调节承载板的边侧安装有用于组合的调节侧板,所述调节侧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贴合设置的调整支架。

11、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协调连接板的侧壁安装表面均设有用于紧固设置的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紧固设置端与指定的螺纹孔安装设置,所述稳固支架的内径尺寸大于协调连接板的围设尺寸,其中位于所述组合式管夹的顶部分布设有若干个独立的支撑钢筋,若干个所述支撑钢筋的一端设置在若干个钢板四周围,所述竖井传递通道的底部设有接管套架,所述接管套架的边侧安装有u型管接支架,所述u型管接支架的一端安装有弧形输送管件。

12、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输送管件包括安装设置在竖井传递通道底部的一连通接入管道,所述连通接入管道的一端设有用于管接的传递支架,所述传递支架分布设置在u型管接支架表面,且所述u型管接支架的边侧设有一连接基座,所述传递支架的两边侧设有接入横杆,所述接入横杆的边侧设有调节连接夹板。

13、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连接夹板的两边侧设有管件套筒,所述管件套筒筒体表面设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的内部设有用于横向支撑的钢筋斗拱支架,所述钢筋斗拱支架中部环绕设有环绕横向撑杆,所述环绕横向撑杆的一端与管件套筒的筒体内壁支撑设置;

14、所述管件套筒的底部安装有调节底板,所述调节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接入板,所述接入板的一端安装有弧形引导垫板。

1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井传递通道的背面安装有电梯输送柜,所述电梯输送柜的柜体四周设有弧形支架的一端设有一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表面设有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框架的表面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的一端分别与指定的防护框架适配,所述竖井传递通道的顶部安装有电梯放置机构;

16、所述电梯放置机构包括安装在竖井传递通道内部的电梯支架,所述电梯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的中部安装有用于上下滑动的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电性升降支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通过采用的浇筑架、放置支架和竖井传递通道构建一个框架结构,以便维持井道口外形,利用盾构机挖掘好地下通道,由稳固支架和竖井支架构建竖井空间雏形,以防竖井发生垮塌,为确保整个井道支撑的牢固性,完成基础井道空间构建后,再结合钢板、调节承载板和贴合支架为井道内壁形成一道有力防护墙,确保浇筑塑成型,保障通道支撑稳定,而且利用稳固支架、竖直支架和l型接入侧板分担所受到的混凝土倒灌时所引起的压力,避免竖井内部塌方;

19、再沿竖井内壁围上一圈调节侧板,按照钢板和多个调节承载板的分担,结合贴合支架,当因地壳运动造成土壤挤压位移,这一部分重量和质量方面形成力度传导给其他调节承载板实现分散,在解决竖井空间内外部气体换气时,依靠具体的调节连接夹板和相应的弧形结构,促成连接基座和相应的管件套筒传输扩展支撑,以供从地表上层开车驶入与隧道入口与竖井相结合,构建一个竖井式的地下通道,由电梯下放到接入板的表面最后开走,在寸土寸金的地段,竖井通道可以作为地下停车库,有效环节繁华区域停车困难问题;

20、通过设置的接入板和配套弧形引导垫板,竖井位置作为立体车库,当需要提车从立体车库区域提车时,沿弧形引导垫板和管件套筒空间使出,采用的环绕横向撑杆,分担连通接入管道的整体受压重量,斗拱式的隧道设计在地表面上方建筑重量由斗拱分散到地下,维持行驶空间,防止垮塌,保持竖井外围稳定,采用连接基座和调节连接夹板二者相互配合确保内部管道受力均匀;

21、通过采用的调节撑板、自循环贯通管和调节撑板构建出一个额外输气通道,维持住气体的自循环输送,此外气体的均匀推送是利用旋转电机输出端旋转,旋转叶片转动,将气体注入至增压罐内,顺着冲压管接阀阀体置入进指定气缸,需要输送时又通过内外压差在将气体直接输送到相应的竖井内部,完成井道内空气置换,气体增压后再输送到井道内部传导的距离更长,增压结构确保气体输送更加的稳定,使其灌满整个竖井确保竖井内部空间气体内外流通,由气体压缩增加气体推动力,管件套筒区域将所存储井道内污浊气体再排到空间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