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隧道开凿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开凿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山区、河流等地带,为了实现地面交通的连接,隧道施工成为一种必要的建设方式,现如今,盾构法是现代隧道施工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通过盾构机在隧道内进行掘进,并通过刀具进行泥土切削和岩石破碎,然而,对于一些硬岩地层以及岩层倾向较大的地层,盾构机可能无法正常施工,这时,施工队伍就会采用水磨钻配合劈裂棒进行隧道的开凿工作。
2、采用水墨在钻进行隧道开凿施工时,水磨钻机的高速旋转和研磨性能,能够对硬岩地层的岩石进行磨削破碎,但是,施工人员在隧道内操控水磨钻机时,需要手动对水磨钻机施加向岩壁方向的压力,这就使得施工人员所在位置与岩壁开凿位置十分贴近,而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水磨钻机磨削后,仍然需要人工通过岩石抓夹将磨削后的圆柱状岩石从岩壁中取出。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施工开凿装置。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开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隧道施工开凿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以及设置于连接装置后侧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置于安装支架后侧支架上的固定横板以及两条上下平行设置于固定横板内部的固定齿板;
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放置框体、设置于放置框体前侧壁上的固定滑块以及设置于固定滑块内部的动力部;
5、所述动力部包括蜗轮、设置于蜗轮中心位置处的轮芯杆体、设置于蜗轮前侧的转动杆、设置于转动杆外侧壁中心位置处并随着蜗轮转动而转动的蜗杆、设置于转动杆顶端位置处并随之转动而转动的驱动齿轮、设置于转动杆底端位置处并随之转动而转动的棘轮以及设置于棘轮外侧的反转组件;
6、所述反转组件包括反转轮体以及若干规则设置于反转轮体内侧壁上用于限制所述棘轮逆时针旋转的棘爪;
7、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壁上设有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外套部、收紧部以及钻头部;
8、所述外套部包括外套筒体、设置于外套筒体后侧壁上的筒壁凸轴、设置于筒壁凸轴外侧壁上并随着蜗轮转动而转动的对接齿辊、设置于外套筒体内侧壁中心位置处的伸缩缸以及设置于伸缩缸伸缩杆右端的推动盘;
9、所述收紧部包括收紧套筒、若干规则设置于收紧套筒外侧壁上的连接板以及若干设置于连接板外侧端部的收缩杆;
10、所述钻头部包括转动筒体、设置于转动筒体左侧壁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环体以及若干设置于转动筒体左侧壁上的第二压力弹簧。
11、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横板与所述安装支架焊接固定,固定横板后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条平行设置且纵向截面呈t形的板面滑槽,所述固定齿板焊接固定于所述固定横板后侧壁上板壁方槽的内部槽壁上。
12、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置框体前侧壁靠近右端位置处开设有两条上下平行且内外贯通的框体通槽,放置框体外侧壁的敞口内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固定滑块与所述放置框体一体成型,固定滑块的尺寸与所述板面滑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放置框体内侧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分隔板,放置框体右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规则分布的固定杆,若干所述固定杆之间焊接固定有若干呈线性分布的稳定环块。
13、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蜗轮通过卡销与所述轮芯杆体固定连接,所述轮芯杆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分隔板的外侧壁和所述放置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轮芯杆体左端穿过所述分隔板的外侧壁后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的外侧壁上。
1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蜗杆与所述转动杆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杆外侧壁于所述蜗杆的上下两侧均套设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其中一端外侧壁与所述放置框体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组限位支架之间,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棘轮均通过卡销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仅有一小段与所述固定齿板相互啮合的弧形轮齿。
15、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转轮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规则分布的轮面开槽,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所述反转轮体轮面开槽的内部,所述反转轮体底面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轮底凸杆,所述轮底凸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框体的底面上。
16、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筒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转动筒体的外侧,所述筒壁凸轴与所述外套筒体一体成型,筒壁凸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框体的外侧壁上,筒壁凸轴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分隔板的左侧,所述对接齿辊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所述筒壁凸轴的外侧壁上,对接齿辊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伸缩缸通过螺栓与所述外套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缸伸缩杆的端部。
1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紧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环体外侧,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收缩杆的底面和所述收紧套筒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收缩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筒体的内部,所述收缩杆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规则分布的第一压力弹簧。
18、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体外侧壁靠近所述收紧部一端内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为所述收缩杆提供移动区间的移动槽,转动筒体左侧壁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内外贯通且用于为所述推动盘提供移动区间的筒壁通槽。
19、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体远离所述收紧部一端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规则分布的破壁齿块,所述固定环体与所述转动筒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收紧套筒的内侧壁和所述转动筒体的外侧壁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该隧道施工开凿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正转,带动蜗轮转动,并通过蜗轮与外套部中对接齿辊的接触,带动钻孔装置整体高速旋转,与此同时,蜗轮也带动蜗杆连同转动杆一同发生转动,而带动驱动齿轮上的弧形轮齿与连接装置中的固定齿板接触,从而带动驱动装置以及钻孔装置整体向着岩壁的方向移动,使得水磨钻机开凿岩壁时,施工人员可以远程操控,从而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隐患。
22、2.该隧道施工开凿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反转,随着转动杆一同转动的棘轮则在反转轮体内部逆时针转动,此时棘轮与棘爪发生抵触,而带动反转轮体整体也逆时针发生转动,从而快速带动驱动装置以及钻孔装置远离施工岩壁。
23、3.该隧道施工开凿装置,控制伸缩缸收缩,带动推动盘挤压收紧套筒,通过连接板,则会带动收缩杆向内移动,收缩杆则将转动筒体内圆柱状的石块夹持固定,并在驱动装置以及钻孔装置整体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将柱体石块夹出岩壁,并在转动筒体即将离开岩壁的时候,控制伸缩缸的伸缩杆延长,将柱体石块推出转动筒体的内部,从而省去后续人工取石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