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41611678发布日期:2025-04-11 18:08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钻井工程,具体涉及一种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丛式井开发主要沿用常规油气的成熟技术,通过增加单平台井数而获得了技术经济和规模生产优势,在降低开发成本、确保效益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已成为规模化开发主体方式。

2、海上作业的成本一般比陆地作业高很多,为节约成本,常规丛式平台的槽口分布已不能满足大油区开发作业的需求,大型规模槽口的平台的建设施工在近些年已经屡屡推出。大型丛式井综合布井模式下,钻井过程中存在发生二次碰撞的风险,不仅增加作业风险,增加进尺,还会降低轨迹施工的容错性,因此,防碰的形势也日趋严重。

3、目前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有很多,比如人工试错法和匈牙利算法,人工布井时存在偶然性失误,且在作业过程中常因项目进度以及油藏新的认知,而需要进行井位的大调整,会带来不可预期的作业风险,甚至因为隔水管变形、实钻轨迹偏离设计较远等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对浅层初始定向方位等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匈牙利算法过程较为复杂,设计效率低下,并且布井的科学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4、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科学的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包括:

3、根据靶点数据分别计算多口井的布井数据;其中,布井数据包括位置关联参数以及布井关联参数;

4、根据多口井的位置关联参数,绘制井分布图;

5、根据每一口井在井分布图中的位置以及布井关联参数,为每一口井分配槽口。

6、可选地,为每一口井分配槽口之后,方法进一步包括:

7、按照预设的造斜点分配规则,为每一口井分配造斜点;

8、其中,相邻两口井的造斜点错开预设距离,并且,每一口井的钻进轨迹前进方向上预设扇区内的邻井的造斜点比该井的造斜点浅。

9、可选地,根据每一口井在井分布图中的位置以及布井关联参数,为每一口井分配槽口进一步包括:

10、将井分布图划分为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其中,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内的井不一致但井的数量一致;

11、将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依次确定为待处理分布区域,对待处理分布区域执行如下处理:

12、在待处理分布区域内划分各个分割区域,各个分割区域内的井的数量一致;

13、对于每一个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根据布井关联参数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各个槽口。

14、可选地,布井关联参数包括:狗腿度、方位以及稳斜角;

15、对于每一个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根据布井关联参数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各个槽口进一步包括:

16、若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的狗腿度全部或部分不一致,对于狗腿度最大的井,根据其在分割区域内的位置为其分配槽口;对于分割区域内除了狗腿度最大的井之外的其他井,根据方位的比较结果和/或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

17、若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的狗腿度一致,根据方位的比较结果和/或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

18、可选地,根据方位的比较结果和/或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进一步包括:

19、步骤s0:将未分配槽口的井添加至待分配井集合中;

20、步骤s1:对待分配井集合中井的数量进行判断;

21、若井的数量大于1,执行步骤s3;若井的数量为1,执行步骤s2;若井的数量为0,确定分割区域内各口井已分配槽口;

22、步骤s2:将待分配井集合中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23、步骤s3:判断待分配井集合中的各口井的方位是否完全一致;

24、若是,执行步骤s4;若否,执行步骤s5;

25、步骤s4:对于待分配井集合中的各口井,根据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26、步骤s5:确定待分配井集合中方位最大的井;

27、若方位最大的井有至少两口,执行步骤s6;若方位最大的井的数量只有一口,执行步骤s7;

28、步骤s6,对于待分配井集合中方位最大的至少两口井,根据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29、步骤s7,根据方位最大的井在井分布图中的区域所对应的分配规则,为方位最大的井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30、步骤s8,将已分配槽口的井从待分配井集合中剔除,跳转执行步骤s1。

31、可选地,根据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进一步包括:

32、将稳斜角越大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中越靠外侧的槽口,将稳斜角越小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中越靠内侧的槽口。

3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装置,包括:

34、计算模块,适于根据靶点数据分别计算多口井的布井数据;其中,布井数据包括位置关联参数以及布井关联参数;

35、绘图模块,适于根据每一口井的位置关联参数,绘制井分布图;

36、分配模块,适于根据每一口井在井分布图中的位置以及布井关联参数,为每一口井分配槽口。

37、可选地,分配模块进一步适于:按照预设的造斜点分配规则,为每一口井分配造斜点;其中,相邻两口井的造斜点错开预设距离,并且,每一口井的钻进轨迹前进方向上预设扇区内的邻井的造斜点比该井的造斜点浅。

38、可选地,分配模块进一步适于:

39、将井分布图划分为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其中,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内的井不一致但井的数量一致;

40、将第一分布区域和第二分布区域依次确定为待处理分布区域,对待处理分布区域执行如下处理:

41、在待处理分布区域内划分各个分割区域,各个分割区域内的井的数量一致;

42、对于每一个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根据布井关联参数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各个槽口。

43、可选地,布井关联参数包括:狗腿度、方位以及稳斜角;

44、分配模块进一步适于:

45、若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的狗腿度全部或部分不一致,对于狗腿度最大的井,根据其在分割区域内的位置为其分配槽口;对于分割区域内除了狗腿度最大的井之外的其他井,根据方位的比较结果和/或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

46、若分割区域内的各口井的狗腿度一致,根据方位的比较结果和/或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

47、可选地,分配模块进一步适于执行如下步骤:

48、步骤s0:将未分配槽口的井添加至待分配井集合中;

49、步骤s1:对待分配井集合中井的数量进行判断;

50、若井的数量大于1,执行步骤s3;若井的数量为1,执行步骤s2;若井的数量为0,确定分割区域内各口井已分配槽口;

51、步骤s2:将待分配井集合中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52、步骤s3:判断待分配井集合中的各口井的方位是否完全一致;

53、若是,执行步骤s4;若否,执行步骤s5;

54、步骤s4:对于待分配井集合中的各口井,根据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55、步骤s5:确定待分配井集合中方位最大的井;

56、若方位最大的井有至少两口,执行步骤s6;若方位最大的井的数量只有一口,执行步骤s7;

57、步骤s6,对于待分配井集合中方位最大的至少两口井,根据稳斜角的比较结果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58、步骤s7,根据方位最大的井在井分布图中的区域所对应的分配规则,为方位最大的井分配槽口,跳转执行步骤s8;

59、步骤s8,将已分配槽口的井从待分配井集合中剔除,跳转执行步骤s1。

60、可选地,分配模块进一步适于:

61、将稳斜角越大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中越靠外侧的槽口,将稳斜角越小的井分配至分割区域对应的剩余槽口中越靠内侧的槽口。

62、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63、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对应的操作。

64、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对应的操作。

65、根据本技术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对应的操作。

6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丛式井平台槽口分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靶点数据分别计算多口井的布井数据;其中,布井数据包括位置关联参数以及布井关联参数;根据多口井的位置关联参数,绘制井分布图;根据每一口井在井分布图中的位置以及布井关联参数,为每一口井分配槽口。本技术的方式中,通过使用计算机提前演练,根据计算得到的布井数据为各口井分配槽口,能够避免人工试错带来的成本浪费,能够避免人工试错方式中的不可控因素加剧丛式井施工风险的问题,还能够加快工作效率。

6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