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机构及使用该顶升机构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隧道专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顶升机构及使用该顶升机构的台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如随着中国铁路、公路等交通业保持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尚速铁路、公路等隧道施工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促进了隧道施工设计和工艺技术的迅速提高,导致山岭隧道工程结构的修建规模是前所未有的,隧道有向长大化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人们往往因为线路遇到大山便使线路展线绕开,尽量缩短隧道长度或不修隧道的观念,现在遇到山岭则采取去曲取直方式从而导致隧道的长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和隧道施工设备的先进。
[0003]为此,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业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在铁路、公路等交通业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防水处理至关重要。目前,复合衬砌防水技术在现有的隧道防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施工过程是在隧道的断面上先后分两次铺设土工布和防水板等防水材料,以达到防止岩层中的水向隧道内渗漏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台车来铺设防水材料,如中国专利号为“201410035985.1”的现有技术在2014年4月30日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其铺设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所述台车包括台车行走装置、防水板安装装置、铺设台架、铺设小车、铺设轨道,所述的台车行走装置包括电机、行走箱、内伸缩套、行走导轨,电机栓接固定在行走箱上表面,与行走箱内的传动系统连接,驱动行走箱内的传动系统,使其沿着行走导轨行走;内伸缩套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行走箱上表面,外表面与栓接固定在铺设台架上的外伸缩套配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专利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成卷筒状的防水材料先采用人工方式上下搬运到行走小车上,再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装载机配合作业,才能把防水材料摊开铺设贴到初期支护表面,这一系列的施工方式都很难满足施工的要求和加速施工的进度,同时由于施工工艺繁琐、隧道内施工环境差、温度较高、粉尘较大,机械化程度低,加重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增大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还增加了施工协调难度,制约了防水材料的铺设效率和施工进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容易出现防水材料铺设质量差、焊接质量无法保证、漏水几率增大、施工效率低下以及防水材料在铺设过程中存在焊接长度不够、破损、挂设不规范等质量隐患。二、该类型台车目前大多只适用于3?4m幅宽防水材料的铺设,均为机械辅助人工展开、人工顶升就位、人工拖拉形成垂度,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影响大,难以保证形成垂度要求,没有很好地解决防水板垂度形成工艺和防水板顶升工艺,也无自动控制方式,同时限制了 6?7m幅宽防水材料的推广使用。三、该类型台车仅仅只能用于铺设防水材料,并不能用于铺设钢筋,在铺设钢筋时需要另外的专业设备,其适用范围较差。四、台车升高后的作业无锁紧装置,一旦发生意夕卜,将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顶升机构及使用该顶升机构的台车,本发明在顶升防水材料时,能使防水材料自动顶升就位、自动形成垂度、及自动吸附在顶升机构上,进而达到一次性铺设完成一卷防水材料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顶升油缸和多个真空吸盘,所述顶升油缸的数量为两套,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套顶升油缸固定连接,所述的多个真空吸盘固定在顶杆上用于吸附防水材料。
[0006]所述顶杆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的限位凹槽位于与真空吸盘相对应的另一面。
[0007]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转换接头,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换接头连接,且顶杆与转换接头之间通过插销固定。
[0008]所述顶杆上还设置有多个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与真空吸盘位于同一面上,且弹簧座的高度高于真空吸盘的高度。
[0009]—种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和多组顶升机构,所述的多组顶升机构均通过顶升油缸固定在门架上。
[0010]所述顶升机构的数量为五组,五组顶升机构按45度呈递增的角度布置在门架上。
[0011]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中,通过真空吸盘能够自动将展开的防水材料吸附在顶杆上,进而避免展开的防水材料在顶升过程中滑落或偏移,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顶升防水材料时,能使防水材料自动顶升就位、自动形成垂度、及自动吸附在顶升机构上,进而达到一次性铺设完成一卷防水材料的目的。
[0012]二、本发明中,在与真空吸盘相对应的另一面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该结构使得顶升机构除了用于顶升防水材料外,还能够用于顶升钢筋,即只需要将顶杆翻转固定即可实现防水材料和钢筋的顶升,有利于施工的连续性,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3]三、本发明中,顶杆通过轴承与转换接头连接,且顶杆与转换接头之间通过插销固定,该结构中,实现顶杆的翻转只需要取下插销即可,插上插销后即可实现顶杆的固定,使得顶杆在顶升防水材料和钢筋之间的转换更加简单方便快速。
[0014]四、本发明中,通过高度高于真空吸盘的弹簧座,能够在真空吸盘失去吸附力的时候继续将防水材料自动顶升到隧道内壁上,防止防水材料移位,有利于增加施工的顺利性和快速性。
[0015]五、本发明中,五组顶升机构按45度呈递增的角度布置,该结构既能够避免顶升机构的浪费,又保证能够准确稳定地将防水材料和钢筋顶升到指定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配合后,不仅适用于顶升钢筋和3?4m幅宽的防水材料,还能够实现6?7m幅宽防水材料的一次性顶升铺设,适用范围更广,铺设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不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晒不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顶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顶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门架,2、行走小车,3、弧形轨道,4、卷筒,5、夹持块,6、夹板,7、固定螺栓,8、夹持面,9、非夹持面,10、固定架体,11、滑动架体,12、支撑台,13、顶杆,14、顶升油缸,15、真空吸盘,16、限位凹槽,17、转换接头,18、底座,19、导柱,20、升降油缸,21、锁紧油缸,22、锁紧销,23、防水材料,24、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一种顶升机构,包括顶杆13、顶升油缸14和多个真空吸盘15,所述顶升油缸14的数量为两套,两套顶升油缸14对称固定在台车的门架1上,所述顶杆13为方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两套顶升油缸1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多个真空吸盘15均匀固定在顶杆13上用于吸附防水材料23。
[0018]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被顶升到隧道内壁的防水材料23在真空吸盘15失去吸附力时滑落,所述顶杆13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弹簧座24,所述的弹簧座24与真空吸盘15位于顶杆13的同一面上,且弹簧座24的高度高于真空吸盘15的高度。这样,当真空吸盘15失去吸附力时,弹簧座24接替真空吸盘15自动将防水材料23顶升并支撑到隧道内壁上。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13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16,所述的限位凹槽16位于与真空吸盘15相对应的另一面。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13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限位钢筋的限位凹槽16,所述的限位凹槽16位于与真空吸盘15相对应的另一面。该结构使得顶杆13既能够用于顶升防水材料23,又能够用于顶升钢筋,具体顶升过程为:当铺设完防水材料23后,控制顶杆13翻转,再将钢筋放置在多个顶杆13上的限位凹槽16内,防止钢筋滑动,然后通过顶升油缸14即可顶升钢筋。
[0021]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油缸14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转换接头17,所述顶杆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换接头17连接,且顶杆13与转换接头17上均设置有插孔,顶杆13与转换接头17通过插销和插孔固定。在实际使用时,只需通过插取插销即可实现顶杆13的快速翻转。进而达到顶升防水材料23与钢筋的快速转换。
[002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顶升机构的台车,该台车包括门架1和多组顶升机构,所述的多组顶升机构均通过顶升油缸14固定在门架1上,且每组顶升机构中的两个顶升油缸14均对称固定在门架1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的数量为五组,五组顶升机构按45度呈递增的角度布置在门架1上,具体布置方式为:第一组顶升机构和第五组顶升机构分别横向对称布置,且两者的顶升方向相反;第三组顶升机构纵向布置,其顶升方向与第一组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相垂直;第二组顶升机构布置在第一组顶升机构和第三组顶升机构中间,其顶升方向与第一组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和第三组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成45度夹角;第四组顶升机构布置在第五组顶升机构和第三组顶升机构中间,其顶升方向与第五组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和第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