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热采井网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35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再利用第二举升管柱22举升流动油至地面。
[0048]具体地说,稠油流入第二水平井2和/或直井3中时,经第二举升管柱22和/或第三举升管柱42的第一筛管122进入第二举升管柱22和/或第三举升管柱42中,再经抽油栗121以及抽油杆(图中未示出)将流动油举升至地面。
[0049]所述重力火驱包括火线推进阶段,油层燃烧,直井3作为生产井,同时也排放尾气,尾气排放量为40-50%。由于火烧油层会产生浓烟,这时直井3会帮助把浓烟排出油井夕卜,改善燃烧环境,通过热尾气提高油层温度,通过流体的运移建立连通。
[0050]本实用新型在蒸汽吞吐预热后,利用第一水平井I注入空气点火,火烧油层,使稠油具有流动性,向下流动,火驱使流动的稠油驱赶至第二水平井2和/或直井3,利用第二水平井2和/或直井3将石油举升至地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井网容易气窜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井网布井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稠油采收率高。
[0051]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稠油热采方法的井网,所述井网包括:
[0052]请参阅附图1,位于油层中的第一水平井1,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的第一竖直段18和与第一竖直段18相连通的第一水平段17,所述第一水平井I中套设有第一管柱11 ;在第一阶段,所述第一管柱11用于注入高温蒸汽,所述第一水平井I内还套设有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的第一举升管柱12 ;在第二阶段,所述第一管柱11用于注入空气,所述第一管柱11内设有点火器(图中未示出);
[0053]第二水平井2,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第二竖直段24和与第二竖直段24相连通的第二水平段25,所述第二水平段25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7下方,所述第二水平井2内套设有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的第二举升管柱22 ;在第一阶段,所述第二水平井2内套设有第二管柱21,所述第二管柱21用于注入高温蒸汽;在第二阶段,所述第二举升管柱22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
[0054]请参阅附图2和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水平段25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7的正下方,所述井网还包括至少两个直井3,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平井I和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两侧;在第一阶段,所述直井3内套设有注采一体化管柱32 ;在第二阶段,所述直井3内套设有第三举升管柱42。
[0055]进一步地,所述直井3为偶数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水平井I和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两侧。
[0056]具体地说,所述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水平段17长度为200-600米,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长度为300-700米;每一侧直井3与第一水平段17和/或第二水平段25的水平距离为100-150米,每列侧边直井3的水平间隔为70-100米。
[005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包括: 位于油层中的第一水平井,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的第一竖直段和与第一竖直段相连通的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井中套设有第一管柱;在第一阶段,所述第一管柱用于注入高温蒸汽,所述第一水平井内还套设有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的第一举升管柱;在第二阶段,所述第一管柱用于注入空气,所述第一管柱内设有点火器; 第二水平井,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第二竖直段和与第二竖直段相连通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下方,所述第二水平井内套设有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的第二举升管柱;在第一阶段,所述第二水平井内套设有第二管柱,所述第二管柱用于注入高温蒸汽;在第二阶段,所述第二举升管柱用于举升流动油至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正下方,所述井网还包括至少两个直井,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平井和所述第二水平井的两侧;在第一阶段,所述直井内套设有注采一体化管柱;在第二阶段,所述直井内套设有第三举升管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管柱内部套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第一监测管柱,所述第二水平井的第二管柱内部套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第二监测管柱;在第一阶段,所述直井中不设有第三监测管柱;在第二阶段,所述第三监测管柱套设在所述直井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为偶数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水平井和所述第二水平井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井为筛管分段完井,所述第二水平井为筛管完井,所述直井为射孔完井。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柱以及所述第二管柱都包括贯穿竖直段以及水平段的第一油管,在水平段所述第一油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配气阀,所述配气阀的位置与第二筛管的筛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油管尾部设有密封件;在竖直段所述第一油管外套设有隔热管。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管柱、所述第二举升管柱、以及所述第三举升管柱都包括位于竖直段的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下方连接有抽油栗,所述第二油管内穿设有与所述抽油栗连接的抽油杆,所述抽油栗下方连接有第一筛管。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管柱、所述第二监测管柱、以及所述第三监测管柱都包括测试管,所述测试管内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偶。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采一体化管柱自井口到井底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三油管、注采一体栗以及第四筛管,所述第三油管外套设有隔热管。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热采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水平段长度为200-600米,所述第二水平井的第二水平段长度为300-700米;每一侧直井与第一水平段和/或第二水平段的水平距离为100-150米,每列侧边直井的水平间隔为70-100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稠油热采井网,井网包括:位于油层中的第一水平井、位于第一水平井下方的第二水平井,以及至少两个直井,其分别位于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的两侧。在稠油热采方法中,先进行蒸汽吞吐预热,建立油层的热连通。再采用重力火驱及开采,向第一水平井内持续注入空气,下入点火器并通过点火器对第一水平井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加热后的空气与油层中的稠油结合引燃油层产生流动油,第二水平井和/或直井承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第二水平井和/或直井内的流动油;通过第二水平井和/或直井将流动油举升至地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稠油热采井网可以避免常规井网容易气窜的现象。
【IPC分类】E21B43/24, E21B43/30, E21B43/243
【公开号】CN204804809
【申请号】CN201520468935
【发明人】于晓聪, 阚长宾, 冷冰, 李辉, 黄鹤楠, 黄小雷, 刘江玲, 黄小静, 李明德, 孙鹿恒, 方梁锋, 王菲菲, 林璐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