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34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流体压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流体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流体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jp2007-239992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防止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的同时对高压驱动器和低压驱动器的工作独立地进行控制的流体压控制装置。

更具体而言,流体压控制装置包括供给路径、第1控制阀和第2控制阀、压力溢流通路以及溢流阀。供给路径用于将自泵喷出的工作流体向高压驱动器(起升油缸)和低压驱动器(倾斜油缸)引导。第1控制阀设在供给路径,用于对高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第2控制阀设在供给路径,用于分别对低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压力溢流通路自供给路径中的第1控制阀和第2控制阀这两者的上游侧分支并经过第2控制阀。溢流阀设在压力溢流通路。

并且,第2控制阀在容许工作流体向低压驱动器流动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流体在压力溢流通路中流动,第2控制阀在将工作流体向低压驱动器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流体在压力溢流通路中的流动切断。在容许了工作流体向溢流阀流动且压力溢流通路内的压力达到了压力极限值的情况下,溢流阀容许工作流体的流动,由此,防止超过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流体压控制装置中,为了将工作流体自溢流阀高效地排出,需要增大压力溢流通路的流路面积。另外,压力溢流通路形成于第2控制阀。因此,使第2控制阀大型化,从而使流体压控制装置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在防止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的同时对高压驱动器和低压驱动器这两者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流体压控制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采用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流体压控制装置包括:第1控制阀,其用于对高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第2控制阀,其用于对低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分支路径,其自供给路径中的第2控制阀的上游侧分支;切换阀,其设置在分支路径并具有先导室,能够自供给路径经由第2控制阀向该先导室供给工作流体;以及第1溢流阀,其设置在切换阀的下游侧,第2控制阀在容许工作流体向低压驱动器流动的情况下,容许向先导室供给工作流体,第2控制阀在将工作流体向低压驱动器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流体向先导室的供给切断,在向先导室供给有工作流体的情况下,切换阀容许工作流体向第1溢流阀流动,在工作流体向先导室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切换阀将工作流体向第1溢流阀的流动切断,在容许了工作流体向第1溢流阀流动的情况下,第1溢流阀将供给路径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示出第1控制阀和第2控制阀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示出第1控制阀处于中立位置且第2控制阀中的一个第2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的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示出第1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且第2控制阀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切换阀50和梭阀54、55的周边的液压回路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在此,说明搭载在叉车上的流体压控制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叉车以外的装置。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100。

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对用于使货叉升降的起升油缸10、用于使门架的倾斜角变化的倾斜油缸20以及用于使其他附属装置移动的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这几者的工作进行控制。作为其他附属装置,能够列举出用于对货叉的间隔进行调节的调距叉。

针对起升油缸10、倾斜油缸20以及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分别设置压力上限值,期望不使比压力上限值高的压力作用于这些作动缸10、20、30、40。由于起升油缸10要提起货叉和货物,因此起升油缸10具有比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的压力上限值高的压力上限值。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还将起升油缸10称作高压驱动器,还将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称作低压驱动器。

如图1~图3所示,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包括:供给路径3;设置在供给路径3的第1控制阀16;以及设置在供给路径3的多个第2控制阀26、36、46。供给路径3用于将自作为加压部的泵1喷出的工作油(工作流体)向起升油缸10、倾斜油缸20以及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引导。第1控制阀16用于对起升油缸10的工作进行控制。多个第2控制阀26、36、46分别用于对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的工作进行控制。

另外,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包括与供给路径3中的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的上游侧相连通的旁通路径4。旁通路径4用于在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以及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引导。

起升油缸10是具有将作动缸管11的内部划分为底侧室12和头侧室13的活塞14的单作用油缸。在活塞14安装有杆15。第1控制阀16是三位五通切换阀,具有:使起升油缸10的工作停止的中立位置16a、使杆15上升的上升位置16b以及使杆15下降的下降位置16c。以下,还将上升位置16b称作工作位置。

第1控制阀16在处于中立位置1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在该情况下,起升油缸10不工作。

第1控制阀16在处于上升位置16b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流动,并将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切断。在该情况下,底侧室12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工作油被自泵1供给到底侧室12。其结果,使杆15上升。

第1控制阀16在处于下降位置16c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在该情况下,底侧室12经由第1控制阀16与排出路径6相连通,底侧室12内的工作油经过第1控制阀16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引导。其结果,在作用于活塞14、杆15以及货叉的重力的作用下,杆15下降。

倾斜油缸20是具有将作动缸管21的内部划分为底侧室22和头侧室23的活塞24的双作用油缸。在活塞24安装有杆25。第2控制阀26是三位八通切换阀,具有:使倾斜油缸20的工作停止的中立位置26a、以使门架前倾的方式使倾斜油缸20工作的前倾位置26b以及以使门架后倾的方式使倾斜油缸20工作的后倾位置26c。以下,还将前倾位置26b和后倾位置26c称作工作位置。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在该情况下,倾斜油缸20不工作。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前倾位置26b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流动,并限制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在该情况下,底侧室22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头侧室23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排出路径6相连通。工作油被自泵1供给到底侧室22,且头侧室23的工作油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使杆25相对于作动缸管21移动,并使与倾斜油缸20相连结的门架前倾。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后倾位置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供给路径3中流动,并限制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在该情况下,底侧室22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排出路径6相连通,头侧室23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工作油被自泵1供给到头侧室23且底侧室22的工作油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杆25相对于作动缸管21移动,与倾斜油缸20相连结的门架后倾。

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是双作用油缸,第2控制阀36、46是三位八通切换阀。由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和第2控制阀36、46的构造与倾斜油缸20和第2控制阀26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单向阀17用于防止在第1控制阀16处于中立位置16a时起升油缸10的工作油流动到供给路径3。与单向阀17同样地,单向阀27、37、47分别用于防止在第2控制阀26、36、46位于中立位置26a、36a、46a时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的工作油流动到供给路径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起升油缸10而使用单作用油缸,作为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而使用双作用油缸,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形态。起升油缸10也可以为双作用油缸或其他形式的流体压驱动器。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也可以为单作用油缸或其他形式的流体压驱动器。

第1控制阀16并不限于三位五通切换阀且第2控制阀26、36、46并不限于三位八通切换阀,它们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阀。

另外,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包括:分支路径5,其自供给路径3中的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的上游侧分支;切换阀50,其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以及第1溢流阀60,其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50的下游侧。

分支路径5绕过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而与旁通路径4相连接。因而,在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将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分支路径5向切换阀50引导。

切换阀50是二位二通切换阀,具有将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切断的切断位置50a和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连通位置50b。切换阀50具有先导室51,能够根据工作油向先导室51的供给而在切断位置50a与连通位置50b之间进行切换。先导路径28、38、48将先导室51分别连接于第2控制阀26、36、46,从而能够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经由第2控制阀26、36、46供给到先导室5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控制阀26、36、46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使先导路径28、38、48与供给路径3断开,并将先导路径28、38、48连接于旁通路径4。也就是说,第2控制阀26、36、4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切断,并容许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旁通路径4流动。

第2控制阀26、36、4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28、38、48连接于供给路径3,并使先导路径28、38、48与旁通路径4断开。也就是说,第2控制阀26、36、4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并将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旁通路径4的流动切断。

单向阀39用于将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36的流动切断,单向阀49用于将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46的流动切断。也可以代替将单向阀39、49设于先导路径38、48,而是预先使先导路径38、48与旁通路径4断开。

在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36、46的上游侧相连通的先导路径28上没有设置单向阀。这是为了防止出现在先导室51中充满压力而将切换阀50保持在连通位置50b的情况。即使不在先导路径28设置单向阀,由于若例如第2控制阀3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就能够将旁通路径4切断,因此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也不会经由先导路径28向流体箱2排出。

在第1溢流阀60的入口部61的压力为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时,第1溢流阀60关闭,在入口部61的压力达到第1压力极限值时,第1溢流阀60打开。当第1溢流阀60打开时,工作油被自分支路径5经由第1溢流阀60向旁通路径4引导。因而,能够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也就是说,在容许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的情况下,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溢流阀60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因此,不必在第2控制阀26、36、46中分别形成自供给路径3到第1溢流阀60的流路。由于只要在自供给路径3通过第2控制阀26、36、46到达先导室51的流路(先导路径28、38、48)中流动有与先导室51的容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即可,因此,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能够使第2控制阀26、36、46小型化。因而,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100进一步小型化。

流体压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的第2溢流阀70。第2溢流阀70用于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比第1压力极限值高的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

更具体而言,在第2溢流阀70的入口部71的压力为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时,第2溢流阀70关闭,在入口部71的压力达到第2压力极限值时,第2溢流阀70打开。当第2溢流阀70打开时,工作油被自供给路径3经由第2溢流阀70向旁通路径4引导。因而,能够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2溢流阀70设置在自供给路径3分支的流路,但第2溢流阀70也可以设置在自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50的上游侧分支的流路。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1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参照图2)。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前倾位置26b的情况下,即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由于单向阀39、49将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36、46的流动切断,因此,工作油被向先导室51供给,切换阀50切换到连通位置50b。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其结果,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

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因此,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通过将第1压力极限值设定为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其结果,能够防止倾斜油缸20的破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控制阀26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第2控制阀26容许工作油向先导室51供给,因此,工作油被向先导室51供给。其结果,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因而,能够防止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的破损。

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均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使低压驱动器20、30、40中的至少一个低压驱动器和高压驱动器10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参照图3)。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即将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切断。在该情况下,第2控制阀26容许工作油自先导室51向旁通路径4流动。第2控制阀36、46在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同样地,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切断。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先导室51经由旁通路径4和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而,工作油未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切换到切断位置50a。在切断位置50a,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被切断,其结果,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

由于工作油不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不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也就是说,能够使供给路径3的压力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因而,在将第1控制阀16切换为上升位置16b而使起升油缸10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使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不管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的位置如何,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均不会被切断。因而,能够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2溢流阀7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第1溢流阀60不限制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2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通过将第2压力极限值设定为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其结果,能够防止起升油缸10的破损。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包括用于对一个高压驱动器10的工作进行控制的一个第1控制阀16,但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并不限于该形态。流体压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包括用于对多个高压驱动器的工作分别进行控制的多个第1控制阀。

另外,流体压控制装置100包括用于对多个低压驱动器20、30、40的工作分别进行控制的多个第2控制阀26、36、46,但也可以是包括用于对一个低压驱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的一个第2控制阀26的形态。

并且,分支路径5也可以为自供给路径3中的第1控制阀16的下游侧且是供给路径3中的第2控制阀26、36、46的上游侧分支并绕过第2控制阀26、36、46的形态。

采用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能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由于第1溢流阀60设置在分支路径5,因此,不必在第2控制阀26、36、46分别形成自供给路径3到第1溢流阀60的流路。由于只要在自供给路径3通过第2控制阀26、36、46到达先导室51的流路中流动有与先导室51的容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即可,因此,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能够使第2控制阀26、36、46分别小型化。因而,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100进一步小型化。

第2控制阀26在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51,因此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由于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因此,即使切换阀50将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切断,也能够使用第2溢流阀70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2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4所示,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下游侧。并且,在容许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流动的情况下,第2溢流阀7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第2压力极限值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

切换阀250是二位三通切换阀,具有将分支路径5中的工作油引导到第1溢流阀60的第1连通位置250a和将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工作油引导到第2溢流阀70的第2连通位置250b。切换阀250在处于第1连通位置250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切换阀250在处于第2连通位置250b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

另外,切换阀250具有先导室251,能够根据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而在第1连通位置250a与第2连通位置250b之间进行切换。先导室251分别与第2控制阀26、36、46相连接,从而能够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经由第2控制阀26、36、46供给到先导室251。

在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251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因而,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引导。因而,第2溢流阀7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2溢流阀7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2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即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251供给工作油。通过向先导室251供给工作油,从而将切换阀250切换到第1连通位置250a。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

由于工作油被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因此,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

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均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使低压驱动器20、30、40中的至少一个低压驱动器和高压驱动器10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即,将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251的供给切断。此时,第2控制阀26使先导室251和旁通路径4相连通。第2控制阀36、46在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切断。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时,先导室251经由旁通路径4和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而,工作油未被供给到先导室251,切换阀250切换到第2连通位置250b。在第2连通位置250b,工作油被向第2溢流阀70引导且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

由于工作油不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不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也就是说,能够使供给路径3的压力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因而,在将第1控制阀16切换为上升位置16b而使起升油缸10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使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由于容许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流动,因此能够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采用以上的第2实施方式,不仅发挥第1实施方式所发挥的效果,还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溢流阀60和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分支路径5,因此,与将第2溢流阀70设置在与分支路径5不同的流路的情况相比,自供给路径3到第1溢流阀60和第2溢流阀70为止的流路的空间较小。因而,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200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由于切换阀250切换工作油的流动方向,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或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防止第1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和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并防止第2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3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下游侧。并且,在容许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流动的情况下,第2溢流阀7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第2压力极限值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

切换阀250是二位三通切换阀,具有将分支路径5中的工作油引导到第1溢流阀60的第1连通位置250a和将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工作油引导到第2溢流阀70的第2连通位置250b。切换阀250在处于第1连通位置250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切换阀250在处于第2连通位置250b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

另外,切换阀250具有先导室251,能够根据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而在第1连通位置250a与第2连通位置250b之间进行切换。先导室251分别与第2控制阀26、36、46相连接,从而能够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经由第2控制阀26、36、46供给到先导室251。

在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251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因而,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被切断了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引导。因而,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被第2溢流阀7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

流体压控制装置300还包括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上游侧的卸荷阀80。卸荷阀80绕过切换阀250并与将工作油引导到排出路径6的排出路径6a相连接,卸荷阀80在开阀时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引导到排出路径6a。

卸荷阀80具有:阀芯81;背压室82,其以与阀芯81的背面面对的方式设置;弹簧83,其容纳在背压室82内;以及节流件84,其设于阀芯81。节流件84与背压室82相连通,背压室82经由分支路径5与切换阀250相连通。因而,供给路径3的工作油经由节流件84和背压室82向切换阀250引导。

弹簧83对阀芯81向闭阀方向施力。因而,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向使阀芯81落位于阀座部85的方向发挥作用。

在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小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的情况下,阀芯81落位于阀座部85并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a的流动切断。在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大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的情况下,阀芯81离开阀座部85,从而容许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a流动。这样,阀芯81根据背压室82内的压力进行开闭。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3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即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251供给工作油。通过向先导室251供给工作油,从而将切换阀250切换到第1连通位置250a。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由于工作油被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因此,第1溢流阀60内的压力作用于背压室82。

在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为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的情况下,第1溢流阀60关闭,因此,与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同等的压力作用于背压室82。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小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阀芯81成为闭阀状态。

在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达到第1压力极限值时,第1溢流阀60打开,背压室82内的工作油经由第1溢流阀60向流体箱2流动。供给路径3内的工作油通过节流件84被向背压室82供给,因此,使背压室82内的压力低于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大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阀芯81成为开阀状态。供给路径3内的工作油经由卸荷阀80向排出路径6a流动,供给路径3的压力降低。

这样,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卸荷阀8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

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均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使低压驱动器20、30、40中的至少一个低压驱动器和高压驱动器10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即将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251的供给切断。此时,第2控制阀26与先导室251和旁通路径4相连通。第2控制阀36、46在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切断。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时,先导室251经由旁通路径4和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而,工作油未被供给到先导室251,切换阀250切换到第2连通位置250b。在第2连通位置250b,工作油被向第2溢流阀70引导且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由于工作油被向第2溢流阀70引导,因此,第2溢流阀70内的压力作用于背压室82。

在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为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的情况下,第2溢流阀70关闭,因此,与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同等的压力作用于背压室82。因而,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小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阀芯81成为闭阀状态。

当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达到第2压力极限值时,第2溢流阀70打开,背压室82内的工作油经由第2溢流阀70向流体箱2流动。供给路径3内的工作油通过节流件84向背压室82供给,因此,使背压室82内的压力低于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其结果,因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大于因背压室82内的压力和弹簧83的作用力而作用于阀芯81的负载,阀芯81成为开阀状态。供给路径3内的工作油经由卸荷阀80向排出路径6a流动,供给路径3的压力降低。

这样,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卸荷阀8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采用以上的第3实施方式,不仅发挥第1实施方式所发挥的效果,还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阀芯81根据背压室82内的压力进行开闭,从而容许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a流动或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a的流动切断。由于只要分支路径5中的比卸荷阀80靠下游侧的部分能够将第1溢流阀60和第2溢流阀70内的压力传递到背压室82即可,因此,该部分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另外,卸荷阀80在开阀时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绕过切换阀250引导到排出路径6a。被自供给路径3引导到了分支路径5的工作油在卸荷阀80开阀时主要经由排出路径6a、6向流体箱2排出,因此,分支路径5的比卸荷阀80靠下游侧的部分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因而,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300进一步小型化。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4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流体压控制装置400包括设置在先导路径28的单向阀29。单向阀29容许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中自第2控制阀26向先导室51流动并将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中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26的流动切断。

另外,在流体压控制装置400中,先导室51经由排出路径52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在排出路径52设有节流件53。

在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26被引导到先导路径28。由于在排出路径52设有节流件53,因此,被引导到先导路径28中的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在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之后,被引导到先导路径28中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52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先导路径38、48的工作油也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52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切换阀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50a。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4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由于节流件53设置在排出路径52,因此,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被向先导室51供给,切换阀50切换到连通位置50b。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其结果,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

由于工作油被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因此,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经由第2控制阀26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

在第2控制阀26、36、46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时,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切断。因而,工作油未被供给到先导室51。

由于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52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因此,切换阀50切换到切断位置50a。其结果,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被切断,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

由于工作油不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不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也就是说,能够使供给路径3的压力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因而,在将第1控制阀16切换为上升位置16b而使起升油缸10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使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采用以上的第4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400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并且,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高压驱动器10。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5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第2控制阀526为三位九通切换阀。先导路径28a、2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526相连接。在先导路径28a、28b分别设有单向阀29a、29b。

单向阀29a容许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a中自第2控制阀526向先导室51流动并将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a中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526的流动切断。单向阀29b容许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b中自第2控制阀526向先导室51流动并将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b中自先导室51向第2控制阀526的流动切断。

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中立位置526a的情况下,使先导路径28a、28b自供给路径3断开。也就是说,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中立位置52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切断。

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工作位置526b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28a连接于供给路径3,并使先导路径28b自供给路径3断开。也就是说,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工作位置526b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28a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526、先导路径28a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

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工作位置526c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28b连接于供给路径3,使先导路径28a自供给路径3断开。也就是说,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工作位置5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28b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526、先导路径28b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

与第2控制阀526同样地,第2控制阀536、546也为三位九通切换阀。先导路径38a、3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536相连接,先导路径48a、4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546相连接。在先导路径38a、38b、48a、48b分别设有单向阀39a、39b、49a、49b。

第2控制阀536在处于中立位置536a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38a、38b自供给路径3断开。第2控制阀546在处于中立位置546a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48a、48b自供给路径3断开。

第2控制阀536、546在处于工作位置536b、546b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38a、48a连接于供给路径3,使先导路径38b、46b自供给路径3断开。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536、546以及先导路径38a、48a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

在第2控制阀536、546处于工作位置536c、546c的情况下,将先导路径38b、48b连接于供给路径3,使先导路径38a、48a自供给路径3断开。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536、546以及先导路径38b、48b被供给到先导室51,切换阀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50b。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5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526、536、5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526b、526c、536b、536c、546b、546c的情况。

第2控制阀526在处于工作位置526b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28a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另外,在第2控制阀526处于工作位置5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28b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供给。由于节流件53设置在排出路径52,因此,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被向先导室51供给,切换阀50切换到连通位置50b。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其结果,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

由于工作油被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因此,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经由第2控制阀526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536、546处于工作位置536b、536c、546b、5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526处于工作位置526b、5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

由于第2控制阀526、536、546全处于中立位置526a、536a、546a的情况与第4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采用以上的第5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500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并且,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高压驱动器10。

第6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6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先导路径38、48未经由第2控制阀36、46与旁通路径4相连接,而是仅经由具有节流件53的排出路径52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因此,在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即使未在先导路径38、48设置单向阀39、49(参照图6),也能够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28供给到先导室51。

先导路径28未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旁通路径4相连接,而是仅经由具有节流件53的排出路径52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因此,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即使未在先导路径28设置单向阀29(参照图6),也能够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38、48供给到先导室51。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52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切换阀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50a。

由于流体压控制装置600的动作与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400(参照图6)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采用以上的第6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600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并且,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高压驱动器10。

第7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7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5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第2控制阀726为三位十通切换阀。先导路径28a、2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726相连接。与第2控制阀726同样地,第2控制阀736、746也为三位十通切换阀。先导路径38a、3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736相连接,先导路径48a、48b将先导室51和第2控制阀746相连接。

先导路径38a、38b、48a、48b未经由第2控制阀736、746与旁通路径4相连接,而是仅经由具有节流件53的排出路径52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因此,在第2控制阀726处于工作位置726b、726c的情况下,即使未在先导路径38a、38b、48a、48b设置单向阀39a、39b、49a、49b(参照图7),也能够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供给到先导室51。

先导路径28a、28b未经由第2控制阀726与旁通路径4相连接,而是仅经由具有节流件53的排出路径52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因此,在第2控制阀736、746处于工作位置736b、736c、746b、746c的情况下,即使未在先导路径28a、28b设置单向阀29a、29b(参照图7),也能够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供给到先导室51。

在第2控制阀726、736、746全处于中立位置726a、736a、746a的情况下,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52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切换阀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50a。

由于流体压控制装置700的动作与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500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采用以上的第7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700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并且,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高压驱动器10。

第8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8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流体压控制装置800包括作为高压选择阀的梭阀54、55。梭阀54具有第1口54a、第2口54b以及第3口54c,梭阀55具有第1口55a、第2口55b以及第3口55c。

梭阀54的第1口54a经由先导路径28与第2控制阀26相连接,第2口54b经由先导路径38与第2控制阀36相连接。梭阀54的第3口54c经由先导路径56与梭阀55的第1口55a相连接。梭阀55的第2口55b经由先导路径48与第2控制阀46相连接,第3口55c经由先导路径57与先导室51相连接。

以下,有时还将先导路径28、56称作“第1先导路径”,有时还将先导路径38、48称作“第2先导路径”。

图11是表示切换阀50和梭阀54、55的周边的液压回路图。如图11所示,梭阀54具有与第1口54a和第2口54b相连通的通路54d以及自通路54d分支且与第3口54c相连通的通路54e。在通路54d的一端部(靠第1口54a侧的端部)形成有第1阀座部54f,在通路54d的另一端部(靠第2口54b侧的端部)形成有第2阀座部54g。阀芯54i移动自如地设置在通路54d内。

在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高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时,阀芯54i离开第1阀座部54f并落位于第2阀座部54g。其结果,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容许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

在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时,阀芯54i离开第2阀座部54g并落位于第1阀座部54f。其结果,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容许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

这样,梭阀54根据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之差容许先导路径28、38中的一个先导路径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并将先导路径28、38中的另一个先导路径与先导路径56之间的连通切断。

与梭阀54同样地,梭阀55根据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内的压力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内的压力之差将先导路径56、48中的一个先导路径与先导路径57连通并将先导路径56、48中的另一个先导路径与先导路径57之间的连通切断。由于梭阀55的构造与梭阀54的构造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8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且第2控制阀36、46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

在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28流动,并将经由第2控制阀26的、旁通路径4与先导路径28之间的连通切断。先导路径28经由第2控制阀26和供给路径3与泵1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

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设置在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36、46的上游侧。因此,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不管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的位置如何,先导路径38均经由第2控制阀36、46、旁通路径4以及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而,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梭阀54的阀芯54i落位于第2阀座部54g。其结果,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和先导路径56经由梭阀54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56。

在第2控制阀46处于中立位置46a的情况下,先导路径48经由第2控制阀46、旁通路径4以及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此,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内的压力,梭阀55的阀芯55i落位于第2阀座部55g。其结果,先导路径57经由先导路径56、28、第2控制阀26以及供给路径3与泵1相连通,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51。

通过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从而将切换阀50切换到连通位置50b。切换阀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其结果,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

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因此,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通过将第1压力极限值设定在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其结果,能够防止倾斜油缸20的破损。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3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且第2控制阀26、46处于中立位置26a、4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36在处于工作位置36b、3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38流动,将经由第2控制阀36的、旁通路径4与先导路径38之间的连通切断,从而将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切断。先导路径38经由第2控制阀36和供给路径3与泵1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

由于第2控制阀26处于中立位置26a,因此,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旁通路径4相连通。

在此,分成第1控制阀16处于中立位置16a或下降位置16c的情况和第1控制阀16处于上升位置16b的情况来说明作用于先导路径56的压力。

在第1控制阀16处于中立位置16a或下降位置16c的情况下,先导路径28经由第2控制阀26、旁通路径4以及第1控制阀16与泵1相连通。因而,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

由于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28、38这两个先导路径,因此梭阀54的阀芯54i不会移动。因此,在阀芯54i落位于第1阀座部54f时,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和先导路径56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56。在阀芯54i落位于第2阀座部54g时,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和先导路径56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56。也就是说,不管阀芯54i的位置如何,泵1的喷出压力均作用于先导路径56。

在第1控制阀16处于上升位置16b的情况下,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被在第2控制阀26的上游侧切断,泵1的喷出压力不会作用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因此,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梭阀54的阀芯54i落位于第1阀座部54f。因而,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和先导路径56经由梭阀54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56。

这样,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泵1的喷出压力均作用于先导路径56。

在第2控制阀46处于中立位置46a的情况下,先导路径48经由第2控制阀46、旁通路径4以及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此,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内的压力,梭阀55的阀芯55i落位于第2阀座部55g。其结果,先导路径57经由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与泵1相连通,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51。

通过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46处于工作位置46b、46c且第2控制阀26、36处于中立位置26a、3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46在处于工作位置46b、4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48流动,将经由第2控制阀46的、旁通路径4与先导路径48之间的连通切断,从而将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切断。先导路径48经由第2控制阀46和供给路径3与泵1相连通,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

由于第2控制阀26处于中立位置26a,因此,先导路径28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旁通路径4相连通。由于第2控制阀36位于中立位置36a,因此,先导路径38经由第2控制阀36与旁通路径4相连通。

在此,分成第1控制阀16处于中立位置16a或下降位置16c的情况和第1控制阀16处于上升位置16b的情况来说明工作油向先导路径57的供给。

在第1控制阀16处于中立位置16a或下降位置16c的情况下,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28经由第2控制阀26、旁通路径4以及第1控制阀16与泵1相连通。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38经由第2控制阀36、旁通路径4、第2控制阀26以及第1控制阀16与泵1相连通。因而,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28、38这两个先导路径。

由于泵1的喷出压力作用于先导路径28、38这两个先导路径,因此,不管梭阀54的阀芯54i的位置如何,泵1的喷出压力均作用于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另外,由于泵1的喷出压力经由第2控制阀46和供给路径3作用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因此,不管梭阀55的阀芯55i的位置如何,先导路径57均经由梭阀55与泵1相连通。因而,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46、先导路径48以及先导路径57或经由旁通路径4、第2控制阀26、36、先导路径56以及先导路径57被供给到先导室51。

在第1控制阀16处于上升位置16b的情况下,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的流动被在第2控制阀26、36的上游侧切断,泵1的喷出压力不会作用于先导路径28、38。因此,先导路径(第1先导路径)56内的压力低于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内的压力,梭阀55的阀芯55i落位于第1阀座部55f。其结果,先导路径(第2先导路径)48和先导路径57经由梭阀55相连通。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第2控制阀46、先导路径48以及先导路径57被供给到先导室51。

这样,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工作油均被供给到先导室51。

通过向先导室51供给工作油,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40。

同样地,在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任意两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且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另一个控制阀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以及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工作油均被供给到先导室51。因而,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28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容许经由第2控制阀26的、先导路径28与旁通路径4之间的连通。第2控制阀36在处于中立位置3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38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容许经由第2控制阀36的、先导路径38与旁通路径4之间的连通。第2控制阀46在处于中立位置4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路径48的流动切断,并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容许经由第2控制阀46的、先导路径48与旁通路径4之间的连通。

由于第2控制阀26、36、46容许工作油在旁通路径4中流动,因此,先导路径28、38、48经由旁通路径4和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因而,工作油向先导室51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57、48、经由先导路径57、56、38或经由先导路径57、56、28被向流体箱2排出。

通过将先导室51内的工作油排出,从而使切换阀50切换到切断位置50a。在切断位置50a,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被切断,其结果,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

由于工作油不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不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也就是说,能够使供给路径3的压力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因而,在将第1控制阀16切换为上升位置16b而使起升油缸10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使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不管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的位置如何,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均不会被切断。因而,能够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2溢流阀7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第1溢流阀60不限制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2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通过将第2压力极限值设定在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其结果,能够防止起升油缸10的破损。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设有第2溢流阀70,但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4)那样在切换阀50的在分支路径5中的下游侧设置第2溢流阀70。在该情况下,切换阀50是二位三通切换阀,具有将分支路径5中的工作油引导到第1溢流阀60的第1连通位置50a和将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工作油引导到第2溢流阀70的第2连通位置50b。

另外,也可以如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5)那样为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50的上游侧设有卸荷阀80的形态。

采用以上的第8实施方式,不仅发挥第1实施方式所发挥的效果,还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替代单向阀39、49(参照图1)而使用梭阀54、55。与单向阀39、49相比,梭阀54、55这样的高压选择阀容易实现小型化,因此,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800进一步小型化。

第9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9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8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流体压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中,作为第1控制阀16、第2控制阀26、36、46、526、536、546、726、736、746而使用机械式切换阀(参照图1~图10)。在流体压控制装置900中,如图9所示,作为第1控制阀916、第2控制阀926、936、946而使用电磁比例式切换阀。以下,更具体地说明第1控制阀916、第2控制阀926、936、946的构造。

第1控制阀916具有:先导室916d、916e;用于对工作油向先导室916d的供给进行控制的螺线管916f;以及用于对工作油向先导室916e的供给进行控制的螺线管916g。第1控制阀916的位置根据工作油向先导室916d、916e的供给而进行切换。

先导室916d经由先导路径7a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a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先导室916e经由先导路径7b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b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

当未图示的控制器向螺线管916f输出电信号时,螺线管916f发生励磁,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7a被供给到先导室916d。其结果,第1控制阀916切换到上升位置916b。

当控制器停止向螺线管916f输出电信号时,螺线管916f成为非励磁,工作油向先导室916d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916d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8a、旁通路径4以及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第1控制阀916切换到中立位置916a。

当控制器向螺线管916g输出电信号时,螺线管916g发生励磁,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先导路径7b被供给到先导室916e。其结果,第1控制阀916切换到下降位置916c。

当控制器停止向螺线管916g输出电信号时,螺线管916g成为非励磁,工作油向先导室916e的供给被切断。先导室916e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8b、旁通路径4以及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第1控制阀916切换到中立位置916a。

如上所述,第1控制阀916的位置根据电信号相对于螺线管916f、916g的输出和停止输出而进行切换。

第2控制阀926具有先导室926d、926e和螺线管926f、926g。先导室926d经由先导路径7a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a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先导室926e经由先导路径7b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b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

第2控制阀936具有先导室936d、936e和螺线管936f、936g。先导室936d经由先导路径7a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a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先导室936e经由先导路径7b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b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

第2控制阀946具有先导室946d、946e和螺线管946f、946g。先导室946d经由先导路径7a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a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先导室946e经由先导路径7b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并经由排出路径8b与旁通路径4中的第2控制阀946的下游侧相连接。

由于第2控制阀926、936、946的动作与第1控制阀916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由于流体压控制装置900的动作与流体压控制装置800(参照图10)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设有第2溢流阀70,但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4)那样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下游侧设置第2溢流阀70。在该情况下,切换阀250是二位三通切换阀,具有将分支路径5中的工作油引导到第1溢流阀60的第1连通位置250a和将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工作油引导到第2溢流阀70的第2连通位置250b(参照图4)。

另外,也可以为如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5)那样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50的上游侧设有卸荷阀80的形态。

作为第1实施方式~第7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9)中的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526、536、546、726、736、746,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电磁比例式切换阀。

采用以上的第9实施方式,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900进一步小型化。

第10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第8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中,在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1051时,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1050a,在将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排出时,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050b。先导室1051经由先导路径58与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1050的上游侧相连接。在先导路径58设有节流件59。

另外,先导室1051与排出路径28c、38c、48c相连接。排出路径28c经由第2控制阀26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排出路径38c经由第2控制阀36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排出路径48c经由第2控制阀46与排出路径6相连接。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排出路径28c中的流动切断,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排出路径28c中流动。与第2控制阀26同样地,第2控制阀36、46在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排出路径38c、48c中的流动切断,第2控制阀36、46在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排出路径38c、48c中流动。

在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下,先导室1051经由排出路径28c、38c、48c中的至少一个排出路径与排出路径6相连通。因此,先导室10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28c、38c、48c中的至少一个排出路径和排出路径6向流体箱2排出。

由于工作油被自先导室1051排出,因此,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050b,从而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其结果,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因此,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下,工作油在排出路径28c、38c、48c中的流动被切断。也就是说,工作流体自先导室1051的排出被切断。由于先导室1051经由先导路径58、分支路径5以及供给路径3与泵1相连接,因此,工作油被供给到先导室1051。其结果,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1050a。

由于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切断位置1050a,因此,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的流动被切断。也就是说,工作油不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未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

接下来,说明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的动作。

首先,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处于工作位置26b、26c、36b、36c、46b、46c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下,容许工作油在排出路径28c中流动。因此,先导室1051经由排出路径28c和排出路径6与流体箱2相连通。

先导室1051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路径28c和排出路径6被向流体箱2排出。其结果,切换阀1050切换到连通位置1050b。切换阀1050容许工作油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并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

由于分支路径5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因此,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而使倾斜油缸2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通过将第1压力极限值设定为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倾斜油缸2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其结果,能够防止倾斜油缸20的破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控制阀26在容许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排出。因此,切换阀1050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050b。切换阀10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分支路径5和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1溢流阀60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工作位置36b、36c、46b、46c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处于工作位置26b、26c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因而,能够防止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40的破损。

不管第1控制阀16的位置如何,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均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使低压驱动器20、30、40中的至少一个低压驱动器和高压驱动器10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

接下来,说明第2控制阀26、36、46全处于中立位置26a、36a、46a的情况。

第2控制阀26在处于中立位置26a的情况下,将工作油在排出路径28c中的流动切断。因此,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的排出被切断。在第2控制阀36、46处于中立位置36a、46a的情况下,与第2控制阀26同样地,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的排出被切断。

由于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路径3、分支路径5以及先导路径38被供给到先导室1051,因此,切换阀1050切换到切断位置1050a。其结果,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

由于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被切断,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不被限制为第1压力极限值。也就是说,能够使供给路径3的压力高于第1压力极限值。因而,在将第1控制阀16切换为上升位置16b而使起升油缸10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使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不管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的位置如何,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均不会被切断。因而,能够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即使起升油缸10与供给路径3相连通,也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1050的上游侧,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第2溢流阀70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第1溢流阀60不限制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2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通过将第2压力极限值设定在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以下,从而不使超过起升油缸10的压力上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其结果,能够防止起升油缸10的破损。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切换阀1050的上游侧设有第2溢流阀70,但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4)那样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下游侧设置第2溢流阀70。在该情况下,切换阀250是二位三通切换阀,具有将分支路径5中的工作油引导到第1溢流阀60的第1连通位置250a和将在分支路径5中流动的工作油引导到第2溢流阀70的第2连通位置250b(参照图4)。

另外,也可以为如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5)那样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上游侧设有卸荷阀80的形态。

并且,也可以是,如第9实施方式(参照图12)那样,作为第1控制阀16和第2控制阀26、36、46而使用电磁比例式切换阀。

采用以上的第10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低压驱动器20、30、40。并且,能够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高压驱动器10。

以下,统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包括:供给路径3,其用于将自泵(加压部)1喷出的工作油(工作流体)引导到起升油缸(高压驱动器)10和倾斜油缸(低压驱动器)20;第1控制阀16、916,该第1控制阀16、916设置在供给路径3且用于对起升油缸10的工作进行控制;第2控制阀26、526、726、926,该第2控制阀26、526、726、926设置在供给路径3且用于对倾斜油缸20的工作进行控制;分支路径5,其自供给路径3中的第2控制阀26、526、726、926的上游侧分支且绕过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切换阀50、250,该切换阀50、250设置在分支路径5并具有先导室51、251,能够自供给路径3经由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向该先导室51、251供给工作油;以及第1溢流阀60,其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50、250的下游侧,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在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容许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251供给工作油,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在将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供给路径3向先导室51、251的供给切断,在向先导室51、251供给有工作油的情况下,切换阀50、2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在工作油向先导室51、251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切换阀50、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在容许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的情况下,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该结构中,由于第1溢流阀60设置在分支路径5,因此,不必在第2控制阀26、526、726、926中形成自供给路径3到第1溢流阀60的流路。由于只要在自供给路径3通过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到达先导室51、251的流路中流动有与先导室51、251的容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即可,因此,该流路也可以较细,从而能够使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小型化。另外,在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第2控制阀26、526、726、926容许向先导室51、251供给工作油,因此,工作油被向先导室51、251供给,切换阀50、2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并且,由于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不会使第1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能够使用于对起升油缸10和倾斜油缸20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流体压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100、400、500、600、700、800、900还包括第2溢流阀70,该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用于将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限制在比第1压力极限值高的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该结构中,由于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切换阀50的上游侧,因此,不管切换阀50的状态如何,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均被限制在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即使在第1溢流阀60不限制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2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200、300还包括第2溢流阀70,该第2溢流阀70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下游侧,用于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比第1压力极限值高的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在向先导室251供给有工作油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引导并将工作油向第2溢流阀70的流动切断,在工作油向先导室251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切换阀2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并将工作油导向第2溢流阀70。

在该结构中,由于第1溢流阀60和第2溢流阀70这两个溢流阀设置在分支路径5,因此,不必在分支路径5之外额外设置自供给路径3到第2溢流阀70的流路。另外,由于切换阀250能切换工作油的流动方向,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或第2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能够在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并防止超过第2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起升油缸10的同时使流体压控制装置200、300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卸荷阀80,该卸荷阀80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250的上游侧,用于在开阀时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绕过切换阀250引导到排出路径6,卸荷阀80具有:阀芯81,其容许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流动或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向排出路径6的流动切断;以及背压室82,其以与阀芯81的背面面对的方式设置且与切换阀250相连通,供给路径3的工作油经由节流件84被引导到该背压室82,阀芯81根据背压室82内的压力进行开闭。

在该结构中,由于阀芯81根据背压室82内的压力进行开闭,因此,只要分支路径5中的比卸荷阀80靠下游侧的部分能够将第1溢流阀60和第2溢流阀70内的压力传递到背压室82即可,该部分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另外,卸荷阀80在开阀时将工作油自分支路径5绕过切换阀250引导到排出路径6。被自供给路径3引导到分支路径5后的工作油在卸荷阀80开阀时主要经由排出路径6a、6向流体箱2排出,因此,分支路径5的比卸荷阀80靠下游侧的部分的流路面积也可以较小。因而,能够使流体压控制装置300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800、9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2控制阀26、36;先导路径28,在第2控制阀26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该先导路径28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先导路径38,在第2控制阀36容许工作油向附属装置用驱动器30流动的情况下,该先导路径38与供给路径3相连接;以及梭阀54,其与先导路径28、38相连接并与先导室51相连接,该梭阀54将先导路径28、38中的压力较高的一个先导路径与先导室51相连通并将工作油在先导路径28、38中的另一个先导路径中的流动切断。

在该结构中,在例如先导路径28内的压力高于先导路径38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梭阀54将工作油在先导路径38中的流动切断。因此,先导路径28内的工作油难以经由先导路径38向其他通路(例如旁通路径4和排出路径6)流动。因而,能够将先导路径28内的工作油更可靠地供给到先导室51,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超过第1压力极限值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包括:供给路径3,其用于将自泵1喷出的工作油引导到起升油缸10和倾斜油缸20;第1控制阀16,其设置在供给路径3,用于对起升油缸10的工作进行控制;第2控制阀26,其设置在供给路径3,用于对倾斜油缸20的工作进行控制;分支路径5,其自供给路径3中的第2控制阀26的上游侧分支且绕过第2控制阀26;切换阀1050,其设置在分支路径5并具有先导室1051,能够自供给路径3绕过第2控制阀26向该先导室1051供给工作油;以及第1溢流阀60,其设置在分支路径5中的切换阀1050的下游侧,第2控制阀26在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容许自先导室1051排出工作油,第2控制阀26在将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的流动切断的情况下,将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的排出切断,在工作油自先导室1051的排出被切断的情况下,切换阀1050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的流动切断,在工作油被自先导室1051排出的情况下,切换阀10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在容许了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的情况下,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

在该结构中,由于第1溢流阀60设置在分支路径5,因此,不必在第2控制阀26中形成自供给路径3到第1溢流阀60的流路。由于只要在自先导室1051通过第2控制阀26到达排出路径6的流路中流动有与先导室1051的容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即可,因此,该流路也可以较细,从而能够使第2控制阀26小型化。另外,在第2控制阀26容许工作油向倾斜油缸20流动的情况下,第2控制阀26容许自先导室1051排出工作油,因此,工作油被自先导室1051排出,切换阀1050容许工作油向第1溢流阀60流动。并且,由于第1溢流阀60将分支路径5内的压力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此,供给路径3内的压力被限制在第1压力极限值以下。因而,不会使第1压力极限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倾斜油缸20,能够使用于对起升油缸10和倾斜油缸20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流体压控制装置1000进一步小型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所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1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48660要求优先权,并以参照的方式将该申请的所有内容编入到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