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286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一种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尤指一种可以防止润滑油脂渗漏并提供储存空间的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一般轴承主要系作为与轴心枢设并减少轴心与其他零件直接转动配合造成轴心或对应枢设之零件之磨损,一般较为常见的轴承系为含油轴承,一般含油轴承主要系透过粉末冶金烧结所成型,并因其多孔隙之特性,将其浸泡于润滑油脂内后透过其本身之毛细力可将润滑油脂储存于该等孔隙中,待与其枢设之轴心旋转时将润滑油脂由孔隙中引导出对两者间提供润滑,其中又以马达最为普及使用。

散热领域中使用有马达或电动机之结构又以散热风扇最为常见,含油轴承系设置于风扇之轴筒内部,具有复数扇叶及轴心的风扇轮毂透过该轴心与该轴心对应枢接,藉此透过轴承系可防止轴心或轴筒因转动时产生磨耗,如磨耗过度仅需更换轴承。

并另外透过选用具有含油特性的含油轴承,更可含油轴承内部所储存的润滑油脂进一步降低轴心与轴承之磨耗损坏,但由于轴心旋转时润滑油脂受离心力作用会向外甩出,当所有润滑油脂皆被甩出殆尽时,则轴心与轴承产生磨耗进而发出异音或产生轴心与轴承卡死之状态最后使散热风扇损坏。

则如何防止润滑油脂被甩出殆尽以及提升散热风扇之使用寿命,即为该项业者现行最为重要之改良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爰此,为解决上述习知技术之缺点,本发明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可令轴承润滑油脂回流并增加轴承使用寿命的轴承结构。

本发明再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可令轴承润滑油脂回流并增加轴承使用寿命的轴承结构的散热风扇。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轴承结构,系包含:一本体,系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及一倾斜导油面,该第一端面具有一轴孔,该轴孔轴向贯穿该本体并连接该第一、二端面,该倾斜导油面呈倾斜设置于该第一端面,并该倾斜导油面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面及该轴孔。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系包含:一风扇框架、一轴承结构、一定子组、一转子组;

所述风扇框架系垂直延伸一轴筒,该轴筒内部系具有一容置空间。

所述轴承结构系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轴承结构系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系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及一倾斜导油面,该第一端面具有一轴孔,该轴孔轴向贯穿该本体并连接该第一、二端面,该倾斜导油面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面及该轴孔。

所述定子组,套设于该轴筒外侧;所述转子组系具有一轮毂并垂设一轴心,该轮毂周围环设有复数扇叶,该轴心穿设前述轴孔与该本体枢设。

本发明之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当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透过轴承结构中之倾斜导油面系可令轴承中被甩出之润滑油脂可顺着该倾斜导油面回流至轴承并重新被储存,进而提升风扇整体之使用寿命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轴承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创作轴承结构之第一实施剖面图。

图3为本创作轴承结构之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4为本创作轴承结构之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本创作轴承结构之第四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创作散热风扇之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符号说明

轴承结构1

本体11

第一端面111

第二端面112

倾斜导油面113

轴孔114

轴向导油槽115

第一凹槽116

径向导油槽117

第二凹槽118

散热风扇2

风扇框架21

轴筒211

容置空间212

定子组22

硅钢片221

线圈222

转子组23

轮毂231

轴心232

扇叶233

润滑油脂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第1、2图,系为本发明轴承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轴承结构1,系包括:一本体11;

所述本体11系具有一第一端面111及一第二端面112及一倾斜导油面113,该第一端面111具有一轴孔114,该轴孔114轴向贯穿该本体11并连接该第一、二端面111、112,该倾斜导油面113呈倾斜设置于该第一端面111,并该倾斜导油面113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面111及该轴孔114。

该本体11外侧周缘更具有复数轴向导油槽115,该等轴向导油槽115系沿该本体11轴向延伸所构型。

请参阅第3图,系为本发明轴承结构之第二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该本体11更具有一第一凹槽116及复数径向导油槽117,该第一凹槽116设于该第一端面111对应该轴孔114之外侧,该等径向导油槽117设置于该第一、二端面111、112,并设置于该第一端面111之该等径向导油槽117一端与前述第一凹槽116连接。

请参阅第4图,系为本发明轴承结构之第三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该本体11更具有一第二凹槽118,该第二凹槽118由该第二端面112向第一端面111方向凹设于该第二端面112,并该第二凹槽118环设于该轴孔114外部与该轴孔114平行设置。

请参阅第5图,系为本发明轴承结构之第四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三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该本体11更具复数径向导油槽117,该等径向导油槽117设置于该第一、二端面111、112,部分设置于该第二端面112之径向导油槽117系分别连接该轴孔114及该第二凹槽118及该轴向导油槽115。

请参阅第6图,系为本发明散热风扇之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之轴承结构系可为前述轴承结构第一~四实施例其中任一,本实施例中之轴承结构1系以轴承结构第一实施例作为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散热风扇2,系包含:一风扇框架21、一轴承结构1、一定子组22、一转子组23;

所述风扇框架21系垂直延伸一轴筒211,该轴筒211内部系具有一容置空间212;所述轴承结构1系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2内,该轴承结构1系具有:本体11;

所述本体11系具有一第一端面111及一第二端面112及一倾斜导油面113,该第一端面111具有一轴孔114,该轴孔114轴向贯穿该本体11并连接该第一、二端面111、112,该倾斜导油面113呈倾斜设置于该第一端面111,并该倾斜导油面113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面111及该轴孔114。

所述定子组22系套设于该轴筒211外侧,该定子组22具有复数硅钢片221,并该等硅钢片221外部缠绕复数线圈222;所述转子组23系具有一轮毂231并垂设一轴心232,该轮毂231周围环设有复数扇叶233,该轴心232穿设前述轴孔114与该本体11枢设。

并一并参阅前述第1~5图,本发明轴承结构及其散热风扇主要系透过该轴承结构1第一端面111上所设置之倾斜导油面113令散热风扇2运转时被甩出之润滑油脂3可顺着该倾斜导油面113再回流至该本体11或轴孔114中再次润滑使用或储存。

前述轴承结构1第三实施例中之第一凹槽116之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可以防止轴承结构1装配反向(防呆装置)。

该本体11之第二端面112所开设之径向导油槽117至少任一或任二向该第一端面111处延伸凹设(如第5图所示),令该第二凹槽118形成一种具有空气动力储油功能之储油槽,该第二凹槽118设置于该轴筒211内时,该第二凹槽118呈开放之一端与该风扇框架21之轴筒211内部容置空间212交界处可以储油,该第二凹槽118呈封闭之一端则可以储存空气,当散热风扇2运转工作时温度上升时,位于该第二凹槽118封闭之一端的空气膨胀将润滑油脂3压出,当散热风扇2不工作时,温度下降空气收缩将润滑油脂3吸入该第二凹槽118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