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分配盒以及使用该电源分配盒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00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电源分配盒以及使用该电源分配盒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涉及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尤其涉及能够通过外部导线的不同配置来完成对不同速度档位、不同个数的冷却风扇的驱动控制的电源分配盒。



背景技术:

在例如汽车领域,汽车的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发动机的机体温度过高;过高的发动机系统温度将导致零件工作特性下降,润滑油和燃油温度上升,从而影响发动机润滑和可燃混合气浓度,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为此,汽车的发动机采用了水冷系统,其中,冷却水在水冷系统的管道中流动,并将这些水引导至例如装在发动机前端并具有散热片的水箱上,并且在诸如水箱内侧配置有冷却风扇,以降低水的温度,提高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

一般地,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发动机散发的热量是不相同的,或者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散发的热量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不同冷却风扇功率输出、或者不同个数冷却风扇对发动机的水冷系统进行风冷散热。这就对应要求针对冷却风扇配置不同的控制电路,这样,在汽车领域,需要针对冷却风扇设置各种相互不兼容的控制电路,通用性差,也提高了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的成本。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27256.1、公开号为CN102889229A、名称为“一种汽车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专利中,涉及了一种汽车冷却风扇控制电路,其通过对风扇进行串并联控制达到双风扇双速的一种控制方式。明显地,这种冷却风扇控制电路是不适应于例如单风扇双速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平台化设计。

为实现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分配盒,包括均为常开型的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每个继电器中设置有线圈(W1,W2,W3,W4,W5)和触点开关(J1,J2,J3,J4,J5);

其中,所述电源分配盒(10)上设置有用于输入电源的第一端口(P1)以及用于外接外部导线以形成不同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300,400,500)的第二端口(P2)、第三端口(P3)、第四端口(P4)、第五端口(P5)、第六端口(P6)、第七端口(P7)、第八端口(P8)、第九端口(P9)、第十端口(P10)、第十一端口(P11)、第十二端口(P12)、第十三端口(P13)、第十四端口(P14)和第十五端口(P15);

其中,所述第二端口(P2)和第三端口(P3)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W1)的两端,所述第四端口(P4)和第五端口(P5)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的两端;

所述第六端口(P6)耦接连接所述第一端口(P1)的电源线(11);

所述第七端口(P7)和第八端口(P8)分别耦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的两端,所述第九端口(P9)和第十端口(P10)分别耦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J3)的两端,所述第十一端口(P11)耦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W4)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W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W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W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端口(P12)共同耦接所述电源线(11),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W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W3)的第二端共同耦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触点开关(J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触点开关(J4)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W5)的两端分别耦接所述电源线(11)和所述第十三端口(P13),所述第十四端口(P14)和第十五端口(P15)分别耦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的两端,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的耦接所述第十五端口(P15)的一端还耦接所述电源线(1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10),其中,所述电源分配盒(10)上还设置有与第四端口(P4)并行设置的第十六端口(P4’),该第十六端口(P4’)也耦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保持常开时,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与所述第十六端口(P4’)耦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闭合时,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与所述第十六端口(P4’)耦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10),其中,还设置第一熔断器(F1)、第二熔断器(F2)和第三熔断器(F3)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熔断器(F1)设置在所述第六端口(P6)与所述电源线(11)之间;

所述第二熔断器(F2)设置在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W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W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W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端口(P12)的共同连接点与所述电源线(11)之间;

所述第三熔断器(F3)设置在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的耦接所述第十五端口(P1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线(11)之间。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200),其包括:

以上所述及的任一种电源分配盒(10);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三端口(P13)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硬线的第一外部导线;以及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四端口(P14)外接的用于连接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的第二外部导线。

具体地,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二端接地。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300),其包括:

以上所述及的任一种电源分配盒(10);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三端口(P13)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硬线的第一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一端口(P11)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硬线的第二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六端口(P6)和所述第七端口(P7)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六端口(P6)和所述第七端口(P7)的第三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四端口(P14)外接的第四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八端口(P8)外接的第五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以及

设置所述第四外部导线或所述第五外部导线上的限流电阻(R1)。

具体地,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二端接地。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400),其包括:

以上所述及的任一种电源分配盒(10);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三端口(P13)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硬线的第一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一端口(P11)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硬线的第二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五端口(P5)和所述第六端口(P6)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五端口(P5)和所述第六端口(P6)的第三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三端口(P3)和所述第十端口(P10)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三端口(P3)和所述第十端口(P10)的第四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七端口(P7)和所述第十五端口(P15)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七端口(P7)和所述第十五端口(P15)的第五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九端口(P9)和所述第十二端口(P12)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九端口(P9)和所述第十二端口(P12)的第六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四端口(P14)外接的第七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八端口(P8)外接的第八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以及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四端口(P4)外接的第九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

在所述第七外部导线、所述第八外部导线和所述第九外部导线的至少两个上分别设置的第一限流电阻(R2)和第二限流电阻(R2)。

具体地,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二端接地。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500),其包括:

以上所述的电源分配盒(10);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三端口(P13)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硬线的第一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一端口(P11)外接的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硬线的第二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六端口(P6)和所述第七端口(P7)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六端口(P6)和所述第七端口(P7)的第三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三端口(P3)和所述第十二端口(P12)外接的用于连通所述第三端口(P3)和所述第十二端口(P12)的第四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二端口(P2)外接的用于连接所述第十三端口(P13)的第五外部导线;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四端口(P14)外接的第六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四端口(P4)外接地,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十六端口(P4’)外接的第七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以及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五端口(P5)外接的第八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二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一端;以及

在所述电源分配盒(10)的所述第八端口(P8)外接的第九外部导线,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二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分配盒可以作为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平台,控制电路的设计实现变得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好,并且能兼容多种工况的冷却风扇控制。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单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是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4是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三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5是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双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图1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10可以用来形成汽车的发动机的水冷系统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平台,在该实施例中,电源分配盒10内部设置有5个继电器,即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继电器K4和继电器K5,每个继电器中均设置有如图1所示线圈和触点开关;5个继电器K1至K5中,继电器K3和K3为用于实现逻辑输入的继电器,继电器K1、K2和K5是用于实现电源供给输出的继电器;5个继电器K1至K5均为常开型继电器,继电器K1至K5可以固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等各种类型的常开型继电器。

继续如图1所示,电源分配盒10上设置有用于输入电源(例如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的端口P1,在其内部对应设置有连接端口P1的电源线11;同时,电源分配盒10上还设置有另外14个端口,即端口P2、端口P3、端口P4、端口P5、端口P6、端口P7、端口P8、端口P9、端口P10、端口P11、端口P12、端口P13、端口P14和端口P15,这些端口用于外接外部导线以形成不同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其具体外接方式将在以下详细介绍。

具体地,端口P2和端口P3分别耦接继电器K1的线圈W1的两端,端口P4和端口P5分别耦接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的两端,端口P6耦接电源线11。

具体地,端口P7和端口P8分别耦接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的两端,端口P9和端口P10分别耦接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J3的两端,端口P11耦接继电器K4的线圈W4的第二端,线圈W4的第一端、继电器K2的线圈W2的第一端、继电器K3的线圈W3的第一端以及端口P12共同耦接电源线11,线圈W2的第二端和线圈W3的第二端共同耦接继电器K4的触点开关J4的第一端,触点开关J4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继电器K5的线圈W5的两端分别耦接电源线11和端口P13,端口P14和端口P15分别耦接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的两端,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的耦接端口P15的一端还耦接电源线11。

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供给电流过大,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熔断器F1、熔断器F2和熔断器F3中的至少一个,在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有熔断器F1、熔断器F2和熔断器F3;其中,熔断器F1设置在端口P6与所述电源线11之间;线圈W4的第一端、线圈W2的第一端、线圈W3的第一端以及端口P12具有共同连接点,熔断器F2设置在该共同连接点与电源线11之间;熔断器F3设置在触点开关J5的耦接端口P15的一端与电源线11之间。这样,通过熔断器F1、熔断器F2或熔断器F3所在路径的电流超过某一值时,熔断器F1、熔断器F2或熔断器F3熔断。熔断器F1、熔断器F2或熔断器F3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型号的熔断器,例如,可以是具有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的保险丝,其可以根据熔断电流大小要求而设置。

以下结合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来说明电源分配盒10上的具体使用。

图2所示为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单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是在电源分配盒10上外接外部导线形成,具体地,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3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ECM)的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1,即ECM1,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5,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5的导通或关断;并且,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4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该电机M的第二端接地GND。这样,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

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可以通过信号ECM1控制继电器K5输出固定的电源供给至电机M,从而,冷却风扇以大致固定的风速转动,该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适合应用于单风扇单风速控制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源分配盒10应用于单风扇单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200时,端口P2-P12和端口P15是空置的,继电器K1至K4也是不工作的。

图3所示为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是在电源分配盒10上外接外部导线形成,具体地,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3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ECM)的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1,即ECM1,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5,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5的导通或关断;并且,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1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ECM的又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2,即ECM2,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4,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4以及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的导通或关断;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6和端口P7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4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电机M的第二端接地GND;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8外接的又一外部导线,其也连接于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并且,在电机M的第一端连接的任一外部导线上串联设置限流电阻R1,在该实施例中,限流电阻R1设置在端口P14对应的外部导线上。这样,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

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接收从ECM的两条硬线上输出的信号ECM1和ECM2;在一情形下,ECM1为“1”、ECM2为“0”时,控制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导通(此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保持断开),经过继电器K5输出第一电流至电机M,电机M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相对低速的档位;在又一情形下,ECM1为“0”、ECM2为“1”时,控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导通(此时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保持断开),依次经过端口P1、电源线11、熔断器F1、端口P6和P9之间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2输出第二电流至电机M,电机M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相对高速的档位。需要理解的是,由于限流电阻R1设置端口P14对应的外部导线上,以上第一电流小于第二电流,对应的速度档位也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限流电阻R1也可以设置在端口P8对应的外部导线上,对应的速度档位也将发生变换。因此,冷却风扇可以通过ECM控制工作在两档风速上,该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适合应用于单风扇双风速控制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源分配盒10应用于单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时,端口P2-P7、P9-P10、P12和P15是空置的,继电器K1也是不工作的。

图4所示为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单风扇三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冷却风扇控制电路400是在电源分配盒10上外接外部导线形成,具体地,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3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ECM)的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1,即ECM1,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5或W1,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5或K1的导通或关断;并且,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1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ECM的又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2,即ECM2,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4,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4、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3以及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J3导通或关断;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5和端口P6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3和端口P10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7和端口P15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9和端口P12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4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电机M的第二端接地GND;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8外接的又一外部导线,其也连接于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4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也连接于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M的第一端;并且,在电机M的第一端连接的三条外部导线中任意两条上分别串联设置限流电阻R2和R3,在该实施例中,限流电阻R2设置在端口P14对应的外部导线上,限流电阻R3设置在端口P8对应的外部导线上。这样,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400。

冷却风扇控制电路400接收从ECM的两条硬线上输出的信号ECM1和ECM2;在一种情形下,ECM1为“1”、ECM2为“0”时,控制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导通(此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保持断开、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J3保持断开),这样可以经过继电器K5输出第一电流(被限流电阻R2限流,其大小可以由限流电阻R2确定)至电机M,电机M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相对低速的档位;在又一种情形下,ECM1为“0”、ECM2为“1”时,控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导通(此时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保持断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也保持断开),依次经过端口P1、电源线11、熔断器F3、端口P15和P7之间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2输出第二电流(被限流电阻R3限流,其大小可以由限流电阻R3确定)至电机M,电机M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相对中速的档位;在还一种情形下,ECM1为“1”、ECM2为“1”时,控制所有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均导通,这样电流可以通过P14对应的外部导线、P8对应的外部导线和P4对应的外部导线来输出电流至电机M,由于P4对应的外部导线上未设置限流电阻,电流选择通过P4对应的外部导线来输出第三电流至电机M,电机M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高速的档位。因此,冷却风扇可以通过ECM控制工作在三档风速上,该冷却风扇控制电路300适合应用于单风扇三风速控制的情形。通过设置限流电阻R2和R3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使上述第三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大于第一电流。

图5所示为基于图1所示的电源分配盒搭接的适用于双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电源分配盒10还增加了端口P4’,端口P4’与端口P4并行设置,其也连接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的一端,在触点开关J1保持常开时,触点开关J1与端口P4’连接,在触点开关J1闭合时,触点开关J1与端口P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冷却风扇控制电路500是在电源分配盒10上外接外部导线形成,具体地,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3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ECM)的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1,即ECM1,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5,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5的导通或关断;并且,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1外接外部导线,该外部导线连接ECM的又一硬线,从而输入ECM的控制信号2,即ECM2,例如信号“0”或“1”至线圈W4,从而控制触点开关J4、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以及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的导通或关断;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6和端口P7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3和端口P12外接用于电性连通二者的又一外部导线;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2外接用于连接端口P11的又一外部导线,这样ECM2也输入至端口P2对应的继电器K1;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14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M1的第一端,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M1的第二端接地GND;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4外接地线,即接地,同时,端口P4’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一冷却风扇的电机M1的第一端;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5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二冷却风扇的电机M2的第一端;进一步,在电源分配盒10的端口P8外接又一外部导线,其连接于第二冷却风扇的电机M2的第二端。这样,形成了如图5所示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500。

冷却风扇控制电路500接收从ECM的两条硬线上输出的信号ECM1和ECM2。在一情形下,ECM1为“0”、ECM2为“1”时,控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导通,相应地,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保持断开,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保持断开,触点开关J1连接端口P4’,依次经过端口P1、电源线11、熔断器F1、端口P6和P7之间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2输出第一电流经过电机M2,再依次经过端口P5对应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1、端口P4’对应的外部导线至电机M1,此情形下,同时串联驱动电机M1和M2,电机M1和M2对应的冷却风扇可以工作在相对低速的档位。在又一情形下,ECM1为“1”、ECM2为“1”时,控制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J2导通,相应地,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J5、继电器K1的触点开关J1也均导通(触点开关J1连接端口P4);一方面,依次经过端口P1、电源线11、熔断器F3、继电器K5、端口P14对应的外部导线输出电流经过电机M1,从而形成一供电回路;另一方面,依次经过端口P1、电源线11、熔断器F1、端口P6和P7之间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2输出电流经过电机M2,再依次经过端口P5对应的外部导线、继电器K1至端口P4对应的接地端,从而形成又一供电回路;此情形下,同时并联驱动电机M1和M2,电流也较大,电机M1和M2工作在相对高度的档位。因此,冷却风扇可以通过ECM控制两个冷却风扇工作在两档风速上,该冷却风扇控制电路500适合应用于双风扇双风速控制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源分配盒10应用于单风扇双速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电路500时,端口P9-P10和P15是空置的。

需要理解的是,在以上图3至图5实施例中,如果ECM1为“0”、ECM2为“0”时,继电器K1至K5保持常开。ECM的两根硬线可控制地输出四个状态,即,“0”/“0”、“1”/“0”、“0”/“1”、“1”/“1”。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冷却风扇的控制电路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盒10基本实现并优化了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平台化设计,通过不同的外部导线等部件的简单连接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电路,实现对不同个数冷却风扇、不同速度档位的控制。因此,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热量配置冷却风扇个数及功率,可以基于ECM输出的两个硬线控制信号作为对冷却风扇功率的输出的控制;冷却风扇控制电路可以对ECM逻辑进行解析并输出电源供给,确保冷却风扇按照整车工况正常工作。 冷却风扇控制电路设计成本低、兼容多种工况。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分配盒以及使用该电源分配盒的各种冷却风扇控制电路。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