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障车的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400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障车的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障车附属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障车的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清障车全名为道路清障车,又称拖车、道路救援车、拖拽车,具有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清障车主要用于道路上行驶发生故障的车辆,城市违章车辆及抢险救援等将故障车或事故车及时拖离现场,确保道路的畅通无阻。清障车是在专用载货汽车底盘基础上配装托举牵引装置、起重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车体与工具箱等组成,目前国内市场上清障车机器有噪音大和油耗偏高等缺点,另外,当清障车底盘发动机或者变速箱故障时清障车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研发了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保证了清障车能够使处理故障车辆和违章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具有使用电机驱动液压系统时零油耗,清洁无噪音,节能环保的一种用于清障车的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液压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的底盘变速箱、清障车上装,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依次通过球阀、第一三通、齿轮油泵、第一单向阀、第二三通与多路换向阀相连,多路换向阀的换向接口与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相连,液压系统执行元件与清障车上装相连,所述的多路换向阀回油口与液压油箱上的回油滤清器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电机泵组和第二单向阀与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的齿轮油泵与底盘变速箱一侧的取力器相连;所述的电机泵组与清障车电瓶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油箱的内底部设有排泄油口,液压油箱一侧下部的出油口上设有与球阀相连的吸油滤清器,液压油箱的另一侧设有液位计,液压油箱的顶部设有液压空气滤清器和回油滤清器。

优选地,所述的取力器和电机泵组上分别设有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取力器开关和电机泵组开关。

优选地,所述的多路换向阀为三路换向阀,所述的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液压马达、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的清障车上装包括清障车绞盘和清障车平板。

优选地,所述的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一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一液压油缸相连,所述的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清障车平板的底部相连;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二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锁与第二液压油缸相连,清障车平板底部沿滑轨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滑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端相连;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三路通过液压马达与设在清障车平板底部的清障车绞盘相连。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一种用于清障车的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通过清障车的发动机和清障车电瓶提供动力,不用外接电源,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车辆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双动力能够保证在发动机或变速箱出现故障时仍能够将故障车辆和违章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尤其是使用清障车电瓶时,具有无噪音、节能环保和零油耗的特点;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对原有车辆进行改装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保证了清障车能够使处理故障车辆和违章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具有减少油耗,清洁降噪,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障车上装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油箱5、与底盘发动机12相连的底盘变速箱13、清障车上装,液压油箱5的出油口依次通过球阀7、第一三通8、齿轮油泵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三通17与多路换向阀18相连,多路换向阀18的换向接口与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相连,液压系统执行元件与清障车上装相连,所述的多路换向阀18回油口与液压油箱5上的回油滤清器3相连;第一三通8的第三端通过电机泵组9和第二单向阀11与第二三通17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的齿轮油泵15与底盘变速箱13一侧的取力器14相连;所述的电机泵组9与清障车电瓶10相连。所述的液压油箱5的内底部设有排泄油口4,液压油箱5一侧下部的出油口上设有与球阀7相连的吸油滤清器6,液压油箱5的另一侧设有液位计1,液压油箱5的顶部设有液压空气滤清器2和回油滤清器3。所述的取力器14和电机泵组9上分别设有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取力器开关和电机泵组开关。所述的多路换向阀18为三路换向阀,所述的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液压马达22、第一液压油缸26和第二液压油缸28;所述的清障车上装包括清障车绞盘21和清障车平板25。所述的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一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一液压油缸26相连,所述的第一液压油缸26的活塞端通过第一销轴19与清障车平板25的底部相连;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二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锁27与第二液压油缸28相连,清障车平板25底部沿滑轨23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滑轨23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24,支撑架24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20与第二液压油缸28的活塞端相连;三路换向阀中的第三路通过液压马达22与设在清障车平板25底部的清障车绞盘21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路换向阀18为三路换向阀、四路换向阀、五路换向阀或六路换向阀等等,所述的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可以为多个液压马达或液压油缸,本实用新型中对三路换向阀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为四路换向阀、五路换向阀或六路换向阀时可与清障车上装上的托架,踏板,支腿等等相连,其原理与三路换向阀的原理类似,其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液位计1、液压空气滤清器2、回油滤清器3、排泄油口4、吸油滤清器6均位于液压油箱5内;球阀7的一端与液压油箱5链接,另一端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一三通8链接;第一三通8的第二端通过液压油管与齿轮油泵15的进油口连接,齿轮油泵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底盘发动机12相连的变速箱13旁的取力器14上,齿轮油泵15的出油口与第一单向阀16连接,第一单向阀16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二三通17连接;第一三通8的第三端通过液压油管与电机泵组9的进油口连接,电机泵组9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大梁内侧,电机泵组9正负极通过电线与清障车电瓶10连接,电机泵组9的出油口与第二单向阀11连接,第二单向阀11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二三通17的第三端相连;第二三通17的第二端通过液压油管与多路换向阀18的进油口链接,多路换向阀18上的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系统执行元件连接,所述的多路换向阀18包括三路换向阀、四路换向阀、五路换向阀或六路换向阀等等,所述的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多路换向阀18回油口与液压油箱5上的回油滤清器3相连;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通过销轴与清障车上装上的平板、绞盘等连接,从而带动清障车工作;取力器14和电机泵组9的控制开关均设置在驾驶室内,方便操作者操作。发动机驱动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发动汽车,打开驾驶室内的取力器开关,此时电机泵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取力器14接合后,将汽车动力输出至齿轮油泵15,齿轮油泵15工作,使液压油转化为高压液压油,高压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流经第一单向阀16、第二三通17后进入多路换向阀18,第二单向阀11可阻止高压液压油倒流进入电机泵组9中,通过操控多路换向阀18上的不同手柄,即可使液压系统执行元件进行各种动作,进而带动清障车上装工作。电机驱动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打开汽车电源开关,此时汽车可以处于熄火状态,打开驾驶室内的电机泵组控制开关,电机泵组9工作,将液压油转化为高压液压油,高压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流经第二单向阀11、第二三通17后进入多路换向阀18内,第一单向阀16可阻止高压液压油倒流进入齿轮油泵15中,通过操控多路换向阀18上的不同手柄,即可使液压系统执行元件进行各种动作,进而带动清障车上装中的平板、绞盘等工作。多路换向阀18中以三路换向阀为例进行操控:三路换向阀中第一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一液压油缸26的进出油口连接,第一液压油缸26通过第一销轴19与清障车平板25的底部相连,通过操控换向阀的1号换向手柄即可使第一液压油缸26伸出或缩回,进而带动清障车平板25的滑动;三路换向阀中第二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第二液压油缸28上的液压锁27相连,第二液压油缸28通过第二销轴20与支撑架24连接,滑轨23焊接在支撑架24上,清障车平板25套装在滑轨23上,通过操控多路阀的2号换向手柄即可使第二液压油缸28伸出或缩回,进而带动清障车平板25的倾斜;三路换向阀中第三路换向接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22的进出油口连接,液压马达22与固定在清障车平板25上的绞盘21连接,通过操控多路阀的3号换向手柄即可使液压马达22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绞盘21收绳、放绳,当处于收绳位置时,钢丝绳与车辆链接后就可以将车辆拖上清障车平板25,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放绳即可将车辆放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部”、“顶部”、“前端”等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