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散热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动力系统的散热一直都是设计前期考虑的关键点之一。动力系统温度过高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会烧毁发动机及其他元器件,使系统瘫痪。
现有的发动机,其桨叶和转子顺时针旋转时,扇叶向由发动机内部向外抽风,进行散热。这种散热设置形式的气流量小,散热量少,不能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
目前,亟需一种气流量大,散热量多的发动机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散热装置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动机散热装置的气流量小,散热量少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包括端盖、扇叶及传动毂;
所述传动毂与所述端盖同轴设置;
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扇叶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与所述传动毂的外壁之间;
所述扇叶用于顺时针旋转时由所述端盖外部向内部抽风。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毂包括传动顶片、传动毂壁及传动底片;
所述传动顶片设置在所述传动毂壁的顶端;
所述传动底片设置在所述传动毂壁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顶片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传动顶片的内径与所述传动毂壁顶端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底片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传动底片的外径与所述传动毂壁底端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底片上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传动底片的周向均匀设置在靠近所述传动底片的外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用于将所述传动毂连接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基座及挡片;
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为圆环状,所述挡片的圆心与所述基座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传动顶片下方,所述扇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挡片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转子及如前述的旋转散热装置,所述传动毂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转子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散热装置及发动机,传动毂与端盖同轴设置,多个扇叶周向均匀设置在端盖的内壁与传动毂的外壁之间,传动毂顺时针旋转时,扇叶由端盖外部向内部抽风,端盖内部的气流量大,对发动机内部元件的散热量多,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中传动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端盖; 2-扇叶; 3-传动毂;
11-基座; 12-挡片; 31-传动顶片;
32-传动毂壁; 33-传动底片; 3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包括端盖1、扇叶2及传动毂3;
传动毂3与端盖1同轴设置;
扇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扇叶2周向均匀设置在端盖1的内壁与传动毂3的外壁之间;
扇叶2用于顺时针旋转时由端盖1外部向内部抽风。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启动,转子顺时针旋转,传动毂3和端盖1随转子同样顺时针转动,带动扇叶2绕传动毂3的轴线顺时针转动,扇叶2将端盖1外部的空气压进发动机内部,即由外向内抽风,对转子及其他元件进行散热。
扇叶2由外向内抽风,流过发热元件的气流量更大,对发热元件的散热量更多,散热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地使动力系统的温度降得更低。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毂3包括传动顶片31、传动毂壁32及传动底片33;
传动顶片31设置在传动毂壁32的顶端;
传动底片33设置在传动毂壁32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毂壁32的形状为类圆柱体状,为空心管体,传动毂壁32的截面直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顶片31的形状为圆环状,传动顶片31的内径与传动毂壁32顶端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顶片31固定在传动毂壁32的顶端,传动顶片31的内径与传动毂壁32顶端的直径相同,扇叶2的一条侧边与传动顶片31连接,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扇叶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底片33的形状为圆环状,传动底片33的外径与传动毂壁32底端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底片33固定在传动毂壁32的底端,传动底片33的外径与传动毂壁32底端的直径相同,传动底片33与发动机的转子连接,使传动毂3整体随转子的转动而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底片33上设置有定位孔34;
定位孔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孔34沿传动底片33的周向均匀设置在靠近传动底片33的外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传动底片33的外缘处,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4,多个定位孔34沿传动底片33的周向均匀设置,传动底片33通过定位孔34固定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定位孔34用于将传动毂3连接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34,将传动毂3连接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端盖1包括基座11及挡片12;
挡片12焊接在基座1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挡片12固定在基座11的顶部,扇叶2的一条侧边与挡片12连接,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扇叶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挡片12为圆环状,挡片12的圆心与基座11的圆心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扇叶2,其侧边之一,均与圆环状的挡片12连接,多个扇叶2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扇叶2的一端设置在传动顶片31下方,扇叶2的另一端设置在挡片12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顶片31和挡片12使扇叶2能够稳定地随传动毂3的转动而转动,使散热工作能够稳定地进行。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散热装置,包括端盖1、扇叶2及传动毂3;
传动毂3与端盖1同轴设置;
扇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扇叶2周向均匀设置在端盖1的内壁与传动毂3的外壁之间;
扇叶2用于顺时针旋转时由端盖1外部向内部抽风。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启动,转子顺时针旋转,传动毂3和端盖1随转子同样顺时针转动,带动扇叶2绕传动毂3的轴线顺时针转动,扇叶2将端盖1外部的空气压进发动机内部,即由外向内抽风,对转子及其他元件进行散热。
扇叶2由外向内抽风,流过发热元件的气流量更大,对发热元件的散热量更多,散热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地使动力系统的温度降得更低。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毂3包括传动顶片31、传动毂壁32及传动底片33;
传动顶片31设置在传动毂壁32的顶端;
传动底片33设置在传动毂壁32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毂壁32的形状为类圆柱体状,为空心管体,传动毂壁32的截面直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减小。
传动顶片31和传动底片33与传动毂壁32可为一体式结构,即传动毂3整体为一体成型,对于旋转元件,一体式结构更加稳定,自身的尺寸偏差更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顶片31的形状为圆环状,传动顶片31的内径与传动毂壁32顶端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顶片31固定在传动毂壁32的顶端,传动顶片31的内径与传动毂壁32顶端的直径相同,扇叶2的一条侧边与传动顶片31连接,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扇叶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底片33的形状为圆盘状,传动底片33的直径与传动毂壁32底端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底片33固定在传动毂壁32的底端,传动底片33的直径与传动毂壁32底端的直径相同,传动底片33与发动机的转子连接,使传动毂3整体随转子的转动而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传动底片33上设置有定位孔34;
定位孔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孔34沿传动底片33的周向均匀设置在靠近传动底片33的外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传动底片33的外缘处,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4,多个定位孔34沿传动底片33的周向均匀设置,传动底片33通过定位孔34固定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定位孔34用于将传动毂3连接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34,将传动毂3连接在发动机的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端盖1包括基座11及挡片12;
挡片12通过螺纹连接在基座1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挡片12固定在基座11的顶部,扇叶2的一条侧边与挡片12连接,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扇叶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挡片12为圆环状,挡片12的圆心与基座11的圆心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扇叶2,其侧边之一,均与圆环状的挡片12连接,多个扇叶2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扇叶2的一端设置在传动顶片31下方,扇叶2的另一端设置在挡片12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顶片31和挡片12使扇叶2能够稳定地随传动毂3的转动而转动,使散热工作能够稳定地进行。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包括转子及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旋转散热装置,传动毂3的底端连接在转子上。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毂3同轴连接在转子上,具体为,螺栓穿过传动毂3底部的定位孔34,将传动毂3固定在转子上。
整个旋转散热装置随转子的转动而转动,由外界向内部抽风,对发动机内部的元件进行散热,带动的气流量大,散热量多,散热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