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92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扇。



背景技术: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为了让发动机不会因过热而不能正常工作,人们设计了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而其中散热风扇(通常为电子扇)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扇除了散热功能,另一方面还具备吸风和吹风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舱内安装有发动机、变速器、上述的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以及其它机械电子结构,结构复杂。发动机舱下方因其通风冷却要求,并未完全封闭,而是与外界相通,故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动机舱内会积累厚厚的一层灰,这样不仅影响着发动机舱的美观,而且长久下去,也对发动机的养护造成不便和影响。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专业人士或车主定期清洗,一般的清洗方式有柴油或煤油清洗、高压水枪清洗和高压空气清洗。但是清洗发动机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稍不留意就会导致机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子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扇,包括外壳、若干个扇叶、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扇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扇叶和/或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所述电极通电带高压,使一对电极之间的灰尘处于游离状态,所述外壳上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电子扇的出风一侧,所述过滤网与扇叶相隔一定距离。

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分别设置在一个扇叶和外壳上。

所述电极与电子扇的开关电路串联,当电子扇启动时,电极通电。

所述扇叶为弯叶形。

所述扇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外壳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架,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心处,所述扇叶位于圆形通孔内。

所述过滤网为方形,所述过滤网的边长大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

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放置过滤网的插槽,当所述过滤网插入插槽内时,所述过滤网完全覆盖所述圆形通孔。

当所述过滤网插入插槽内时,所述过滤网高于所述外壳。

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用于储存灰尘的盒子,所述盒子上设有开口,当所述过滤网入插槽内时,所述盒子位于底端,开口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电子扇启动时,发动机舱内的空气会由电子扇进入散热系统,灰尘会堆积在过滤网上,车主定期清理或更换过滤网即可,设置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电极通电后产生高压电场,灰尘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会处于游离状态,防止灰尘堆积在扇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扇的主视图。

图2为外壳的俯视图。

图3为过滤网的主视图。

图中,1,外壳;102,安装架;103,插槽;2,扇叶;3,电机;4,电极;5,过滤网;501,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电子扇,包括外壳1、若干个扇叶2、电机3,所述电机3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扇叶2连接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扇叶2和/或外壳1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4,所述电极4通电带高压,使一对电极4之间的灰尘处于游离状态,所述外壳1上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位于所述电子扇的出风一侧,所述过滤网5与扇叶2相隔一定距离。电子扇启动时,发动机舱内的空气会由电子扇进入散热系统,灰尘会堆积在过滤网上,车主定期清理或更换过滤网即可,设置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电极通电后产生高压电场,灰尘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会处于游离状态,防止灰尘堆积在扇叶上。

一对极性相反的电极4分别设置在一个扇叶2和外壳1上。扇叶处于转动状态,外壳处于静止状态,电极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可以满足不同的除尘需求。

所述电极4与电子扇的开关电路串联,当电子扇启动时,电极4通电。

所述扇叶2为弯叶形,倾斜设置。有助于集风、散热。

所述扇叶2通过螺母拧紧固定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更加牢固,必要时,也方便更换维修。

所述外壳1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架102,所述电机3通过安装架102固定在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心处,所述扇叶2位于圆形通孔内。

所述过滤网5为方形,所述过滤网5的边长大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

所述外壳1上设有用于放置过滤网5的插槽103,当所述过滤网5插入插槽103内时,所述过滤网5完全覆盖所述圆形通孔。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更换,操作更简便,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连接方式,比如用螺钉固定。

当所述过滤网5插入插槽103内时,所述过滤网5高于所述外壳1。方便取出

所述过滤网5上设有用于储存灰尘的盒子501,所述盒子501上设有开口,当所述过滤网5插入插槽103内时,所述盒子501位于底端,开口朝上。当灰尘较多时,会自然落入盒子内,防止过多的灰尘堆积在过滤网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凡是依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