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装置及家用型便携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53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装置及家用型便携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装置及具有该种风扇装置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家用风扇接上交流电才能获得其功能,其便携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而携带式风扇使用时间短、充电不方便且风力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并且在需要充电时,通常需要将风扇的插头插入插座中。因此,在风扇的供电过程中,插头与插座上的孔需要精确地对准,且对准后风扇不可旋转,其使用极为不便且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通用性较强的风扇装置及具有该种风扇装置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装置,包括:

风扇单元,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风扇本体端部的底座;所述风扇本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枢轴枢接,以使所述风扇本体相对所述底座可枢转;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磁体;以及

电连接支架,其上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彼此吸合,以使所述风扇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合与所述电连接支架电连接,且所述风扇单元相对所述电连接支架在平行于所述电连接支架的平面上绕所述第一磁体的几何中心可枢转。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电连接支架的一侧,并裸露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电连接支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并裸露于所述电连接支架的外表面。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支架为移动电源,且所述移动电源包括连接控制电路、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移动电池,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连接开关;

所述风扇单元还包括内置电池、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的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内置电池之间还连接有电控开关,且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控开关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内置电池或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供电。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支架上组装有挂钩、吸盘、转盘或USB界面。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单元,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风扇本体端部的底座;所述风扇本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枢轴枢接,以使所述风扇本体相对所述底座可旋转;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磁体;以及移动电源,其上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彼此吸合,以使所述风扇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合与所述移动电源电连接,且所述风扇单元相对所述移动电源绕所述第一磁体的几何中心可枢转;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连接控制电路、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移动电池,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连接开关;

所述风扇单元还包括内置电池、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的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内置电池之间还连接有电控开关,且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控开关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内置电池或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供电。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家用型便携式风扇,包括两个前面所述的风扇装置,且两个所述风扇装置各自的电连接支架相互抵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用型便携式风扇还包括可自由旋转的旋转底座;两个所述风扇装置各自的电连接支架沿垂直于所述风扇单元的方向插入所述旋转底座内。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具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连接口,以及与所述电连接支架连接的插槽;所述旋转底座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为所述电连接支架内部的移动电池充电,或直接为风扇单元的内置电池供电。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用型便携式风扇还包括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所述风扇装置的电连接支架插接;所述喷水装置还与所述风扇装置液体连通。

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风扇装置的电连接支架上还设置有进水箱,且所述进水箱与每一所述风扇装置的风扇单元之间还分别形成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远离所述进水箱的一端设置有喷嘴。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装置及具有该种风扇装置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供电时在磁性连接组件的磁体的吸附力范围内,该风扇单元均可与电连接支架之间实现自动快速连接而无需精确对准,且该风扇可实现无死角的吹风,其风力和功能都能媲美家用风扇效能,且实用性﹑便携性和节能等等都远超过家用风扇。此外,该风扇装置及其组合风扇体积小且重量轻,可使用时间较长,且可快速分拆,而分拆后每个部件都有功能加强实用性和便携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风扇装置的组装图;

图2为图1中的风扇装置的风扇单元和电连接支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风扇单元相对电连接支架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风扇单元的风扇本体相对底座枢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向下吹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简图;

图8为图7中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的分解图;

图9为图7中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插入旋转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风扇装置100。如图1-4所示,该风扇装置100大体上包括风扇单元10以及电连接支架20。其中,风扇单元10与电连接支架20之间通过磁性连接组件30彼此可拆卸地电连接。其中,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支架20优选为移动电源,由此可为风扇单元10供电。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连接支架20还可连接外部电源,例如汽车上的电池或电源插座等,从而通过外部电源为风扇单元10供电。

进一步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磁性连接组件30连接风扇单元10和电连接支架20时,通过磁性耦合的方式使风扇单元10相对于电连接支架20可枢转,并同时实现风扇单元10和电连接支架20之间的电连接,由此在风扇单元10相对电连接支架20以360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连接时仍可自动快速地为风扇单元10内的风扇控制电路16(参见图5)供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100使用方便,无需使电连接支架20与风扇单元10精确对准即可实现风扇单元10的外部供电,并且风扇单元10可实现360度的旋转调整。

具体如图1-4所示,风扇单元10大体上包括风扇本体11以及连接在该风扇本体11端部的底座12。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本体11与底座12之间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枢轴13枢接,由此使得风扇本体11绕底座12可实现180度范围内任意角度的旋转(参见图3),以调节风扇本体11的角度,从而可方便地选择所需的角度来实现吹风。因此,上述设置使得风扇单元可在平行于电连接支架20的平面上实现360度调整,并且可在三维空间内绕枢轴13实现180度调整,从而可无死角地向任何目标吹风,由此可使该风扇装置达到家用风扇的效果。

具体如图2所示,该磁性连接组件30大体上包括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其中,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彼此吸合,以使风扇单元10通过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的吸合与电连接支架20实现电连接,且风扇单元10相对电连接支架20绕第一磁体31的几何中心可枢转。

其中,第一磁体31设置于底座12靠近电连接支架20的一侧,并且裸露于该底座12的外表面。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接触的表面与底座12上靠近电连接支架20一侧的外表面齐平。而第二磁体32则设置在电连接支架20靠近底座12的一侧上,并裸露于该电连接支架20的外表面。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磁体32和第一磁体31接触的表面与电连接支架20上靠近底座12一侧的外表面齐平。另外,该第一磁体31靠近电连接支架20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体32靠近底座12一侧的极性相反。因此,无论风扇单元10相对电连接支架20旋转任何角度,该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均可彼此吸合,以将风扇单元10通过底座12牢固地吸附在电连接支架20上,并实现风扇单元10与电连接支架20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风扇单元10的供电。

需指出的是,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的这种齐平设置可使风扇单元10直接与电连接支架20表面接触,由此可避免因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外凸形成悬臂结构时可能导致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受力过大而使用寿命缩短。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该磁性连接组件30,例如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来实现给风扇单元充电。

另外,该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采用例如钢、合金等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优选为永磁体。因此,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磁性耦合后可使风扇单元10与电连接支架20彼此电连接,由此可实现风扇单元10的供电。

进一步如图1-4所示,并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电连接器20还包括连接控制电路21,以及连接在该连接控制电路21和第一磁体31之间的连接开关22。在连接开关22闭合时,连接控制电路21和第一磁体31之间电路导通;而在连接开关22断开时,连接控制电路21和第一磁体31之间电路断开。该连接开关22优选为按钮。在电连接器20为移动电源时,该电连接器20还包括移动电池23。该移动电池23与连接控制电路21电连接,并由连接控制电路21控制其放电。

以下以电连接器20为移动电源的实施例为例结合图5介绍该风扇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单元10还包括内置电池14,用于在风扇单元10与电连接支架20分离时单独为风扇单元10提供电力。其中,该内置电池14容纳在底座12内。该内置电池14优选为充电电池。

进一步如图5所示,该风扇单元10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15、风扇控制电路16以及传感器17。其中,电源控制电路15、风扇控制电路16以及传感器17均容纳在底座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传感器17优选为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路中的默认参数的值,并回馈给电源控制电路15。电源控制电路15与内置电池14电连接,从而内置电池14可一直为电源控制电路15供电。另外,该电源控制电路15还与传感器17电连接,用于根据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控制何种电源(内置电池14或移动电源)为风扇控制电路16供电。而风扇控制电路16则与内置电池14以及第二磁体32电连接,并通过内置电池14或移动电源为其供电;该风扇控制电路16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实现风扇的开启和关闭、摇头、定时、风速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风扇控制电路16与内置电池14之间设置有电控开关141(优选为继电器)。该电控开关141与电源控制电路15电连接。因此,电源控制电路15可控制电控开关141的开启与关闭,由此可使内置电池14与风扇控制电路16之间电路导通或断开。

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17可连接在连接控制电路21与第一磁体31之间,用于检测该段电路的电流大小,并将检测结果回馈给电源控制电路15。电源控制电路15用于根据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扇控制电路16与内置电池14之间的电路通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传感器17也可以连接在第二磁体32与风扇控制电路16之间。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单元10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2上的开关按钮18以及调速组件19。其中,开关按钮18连接在内置电池14和电源控制电路15之间,用于控制电源控制电路15与内置电池14之间的电路通断,由此实现风扇装置整体的开启与关闭。

以下结合图1-5简述该风扇装置100的工作原理。

在连接开关22闭合时,连接控制电路21和第一磁体31之间电路导通。传感器17检测在默认时间段内电路是否存在电流,如电流不存在,则电路未接通(例如第一磁体31与第二磁体32还未磁性耦合,或开关按钮18未闭合),此时,连接控制电路21在默认时间段后控制该移动电源内的移动电池23停止放电。该预设时间段优选为5s~10s。

当传感器17在默认时间段内电路检测到电流时,则第一磁体31与第二磁体32磁性耦合,且开关按钮18已闭合,使风扇控制电路16与连接控制电路21最终电路导通。此时,电源控制电路15根据传感器17的检测结果控制内置电池14与风扇控制电路16之间电路断开,并且连接控制电路21控制移动电池23为风扇控制电路16供电。

当连接开关22断开时,连接控制电路21和第一磁体31之间电路断开。此时传感器17检测不到电流通过。如开关按钮18闭合电源,使内置电池14为控制电路15供电,则控制电路15此时控制内置电池14与风扇控制电路16之间电路导通,通过内置电池14为该风扇控制电路16供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电连接支架20上还可以组装有例如挂钩、吸盘、转盘等结构,或者是电连接支架20还可连接外部电源线,例如车用电源等,以适应风扇装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连接支架20的远离风扇单元10的表面组装有这样的挂钩、吸盘或转盘等。

因此,使用该种风扇装置100时,由于风扇单元10和电连接支架20之间通过磁性连接组件30或其他方式可拆卸地电连接,因此在风扇单元10相对电连接支架20呈三百六十度时仍可保持电连接支架20与风扇单元10的电连接,由此实现风扇单元10的供电。此外,该风扇装置100还可实现一般风扇不能实现的向下吹风,从而分散风力,如图6所示。

图7-8进一步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具有上述的风扇装置100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如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大体上包括两个上述的风扇装置100。其中,两个风扇装置100各自的电连接支架20之间通过外置的连接组件40彼此固定连接且相互支撑,由此可在电连接支架2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摆放时仍可将两个风扇装置100牢固地放置在工作平台(未示出)上。其中,该连接组件40包括但不限于定位件与定位孔、卡钩与扣槽,或突出部与凹槽等互补配合结构,或者是魔术贴等粘合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风扇装置100各自的电连接支架20也可以直接彼此抵接。

图9进一步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具有上述的风扇装置100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如图9所示,该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还包括旋转底座400,风扇装置100各自的电连接支架20沿垂直于所述风扇单元的方向插入所述旋转底座400内。当该风扇装置100插入旋转底座400后,由于旋转底座400可自动旋转,因此带动该风扇装置100自由旋转,甚至在该旋转底座400被吊挂时也能旋转。

进一步如图9所示,所述旋转底座400具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连接口410,以及与所述电连接支架连接的插槽420;所述旋转底座40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未示出)以为所述电连接支架20内部的移动电池充电,或直接为风扇单元的内置电池供电。

图10进一步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具有上述的风扇装置100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连接支架20远离工作平台的一侧还可设置喷水装置300。在本实施例中,该喷水装置300大体上包括进水箱310,且进水箱310与每一风扇装置100的风扇单元10之间还分别形成有进水通道320,用于将进水箱310内的水分别通过进水通道320提供至风扇单元10内,由此可在风扇单元10工作时通过将进水箱310内的水喷出来实现加湿甚至是进一步降温功能。其中,该进水箱310大体上呈漏斗形,且进水箱310还可连接有储水箱330。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水箱330一个实施例中位于进水箱310的上方,由此可借助重力作用实现自动供水。另外,在进水通道320远离进水箱310的一端一个实施例中还具有喷嘴(未示出),以便于将水喷出。

上述给出的是具有两个风扇装置100的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该家用型便携式风扇200还可以是由三个、四个或更多的风扇装置100组合而成。此时,多个风扇装置100可依靠连接组件彼此连接以实现相互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100可单独使用或多个风扇装置100组合使用,供电时在磁性连接组件的磁体的吸附力范围内,该风扇单元均可与电连接支架之间实现自动快速连接而无需精确对准,且该风扇可实现无死角的吹风,其风力和功能都能媲美家用风扇效能,且实用性﹑便携性和节能等等都远超过家用风扇。此外,该风扇装置及其组合风扇体积小且重量轻,可使用时间较长,且可快速分拆,而分拆后每个部件都有功能加强实用性和便携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