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56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风扇,由于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其通过简单的组合设计,使得组装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风扇,包括机体和风扇本体,所述机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右壳体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左壳体凸起的第一边缘条,所述左壳体卡于所述右壳体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条之间,所述右壳体包括第一U型底座和第一反S型支架,所述第一U型底座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一体成型,所述左壳体包括第二U型底座和第二反S型支架,所述第二U型底座和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U型底座与所述第一U型底座结构相似,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与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结构相似;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上部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风扇本体包括电机和扇片,所述电机和所述扇片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壳体中间位置设有凸台,所述电机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凸台卡于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之间,所述第二U型底座内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内设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位于朝向所述第一U型底座一侧,所述第一U型底座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开关按钮相对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右壳体凸起的第二边缘条,所述第一U型底座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边缘条平行的导向条,所述第二边缘条插设在所述第一边缘条与所述导向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和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上与所述风扇本体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组合设计,使得组装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壳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壳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风扇本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扇,包括机体和风扇本体3,所述机体包括左壳体2和右壳体1,所述右壳体1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左壳体2凸起的第一边缘条,所述左壳体2卡于所述右壳体2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条之间,所述右壳体1包括第一U型底座12和第一反S型支架11,所述第一U型底座12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11一体成型,所述左壳体2包括第二U型底座22和第二反S型支架21,所述第二U型底座22和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2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U型底座22与所述第一U型底座12结构相似,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21与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11结构相似;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21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11上部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通孔5,所述风扇本体3包括电机31和扇片32,所述电机31和所述扇片32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31的壳体中间位置设有凸台33,所述电机31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5内,所述凸台33卡于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21和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11之间,所述第二U型底座22内插设有插块24,所述插块24内设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机31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上设有开关按钮25,所述开关按钮25位于朝向所述第一U型底座12一侧,所述第一U型底座12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开关按钮25相对的第二通孔,使用者可以按到开关按钮2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壳体2和所述右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壳体2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右壳体1凸起的第二边缘条,所述第一U型底座12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边缘条平行的导向条,所述第二边缘条插设在所述第一边缘条与所述导向条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反S型支架11和所述第二反S型支架21上与所述风扇本体3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4。使得风扇本体一侧的空气可以吹向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供电装置内部设有电池和供电电路,所述第一U型底座和所述第二U型底座设有电池安装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