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060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潜水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直流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通常包含泵体、电机、叶轮,泵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电机启动带动叶轮转动,带动水从进水口进入,然后从出水口排出,水流通道是通过泵体内部的中空部分形成的通道。

然而,如今的直流潜水泵的排水口是直接与水流通道连通,这样的设计会导致水流不顺畅,容易导致壳体内压力过大,需要使用大功率电机,浪费能耗;如使用小功率电机,则排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吸水能力强、排水顺畅、节省能耗及工作效率高的直流潜水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潜水泵,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顶盖和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进水底壳,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叶轮块和用于驱动叶轮块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的容纳腔体,所述驱动电机装设于容纳腔体的凹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容纳腔体与叶轮块连接;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壳体内部贯穿的排水口,所述容纳腔体的外侧设有一弧形导水槽,所述弧形导水槽与壳体的内腔形成一排水腔室,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排水腔室贯通的通水孔;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叶轮块的周围设有若干个导水块。

其中的,所述弧形导水槽自下而上螺旋地环绕设于容纳腔体的外侧,所述弧形导水槽与排水口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出水口。

其中的,所述导水块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的,所述导水块设有一斜坡面。

其中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卡环,所述进水底壳设有与卡环进行扣合的卡接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水底壳的四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潜水泵,其壳体内设置有吸水导向块,通过导向块对水体的引流,增强水流速度,从而增强了潜水泵的吸水性能,同时在壳体内的排水腔室与排水口连通的位置设有一弧形导水槽,该弧形导水槽能够有效引导水体顺畅地流向排水口,减少水体流动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效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容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容纳腔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容纳腔体;111-凹腔;112-排水腔室;113-弧形导水槽;12-排水口;13-通水孔;131-出水口;14-导水块;141-斜坡面;15-卡环;2-顶盖;3-进水底壳;31-卡接块;32-通水槽;4-叶轮块;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潜水泵,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的顶盖2和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进水底壳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叶轮块4和用于驱动叶轮块4转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5的容纳腔体11,所述驱动电机5装设于容纳腔体11的凹腔111内,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容纳腔体11与叶轮块4连接;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与壳体1内部贯穿的排水口12,所述容纳腔体11的外侧设有一弧形导水槽113,所述弧形导水槽113与壳体1的内腔形成一排水腔室112,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与排水腔室112贯通的通水孔13;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叶轮块4的周围设有若干个导水块14。

在工作时,水体从潜水泵底部的进水底壳3进入,水体通过通水孔13进入排水腔室112,叶轮块4在电机的高速运转下高速转动,从而带动排水腔室112内的水体高速流转;水体在导水块14的引导下迅速往上流动,从而提高了潜水泵的吸水性能;流向排水腔室112顶部的水体,在弧形导水槽113的引导下,可以顺畅地通过排水口12排出。弧形导水槽113的设计有效地减少水体流动阻力,增强水体的流动速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较低功率的驱动电机5来实现高效率的排水效能。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所述弧形导水槽113自下而上螺旋地环绕设于容纳腔体11的外侧,所述弧形导水槽113与排水口12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出水口131。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缓水体的流动阻力,出水口131与排水口12相对应,使泵体内的水体能够顺畅地排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导水块1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导水块14设有一斜坡面141。排水腔室112内水体在斜坡面141的引导下,可以迅速地从壳体1底部往上流动,从而增强水流速度,提高潜水泵的吸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卡环15,所述进水底壳3设有与卡环15进行扣合的卡接块31。在潜水泵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将进水壳底壳拆下,对泵体内部进行清洗与维护。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述进水底壳3的四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水槽32,具体地,通水槽32纵向地设置在进水壳的四周,通水槽32能够实现水体流入的同时还能具体过滤杂质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