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叶一体式散热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348发布日期:2018-09-07 22:2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散热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叶一体式散热扇。



背景技术:

散热扇主要涉及电动机学和空气流体学等技术。目前,绝大部分散热扇都是由各类电动机和风叶组装而成,这类散热扇的主要缺点是:电动机装在风叶中央,即电动机转子转轴与风叶转轴同轴,由于电动机的体积较大,堵住了散热扇的中心部分气流通道,从而降低特别是散热扇中心部分的气流量,影响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机叶一体式散热扇,包括一对半外壳,半外壳相连风叶轮轴承支架,轴承固定在风叶轮轴承支架上,风叶轮固定于轴承中;该散热扇外配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半外壳是可衔接的,半外壳衔接处有螺栓孔,两个半外壳通过螺栓孔衔接固定;一半外壳一端衔接面上有插线板,其相对的另一半外壳的对应衔接面上有插线槽;半外壳内部设计有圆形内槽,内槽里面封装有绕在硅钢片上的线圈;与半外壳相连的是风叶轮轴承支架,轴承套在风叶轮轴承支架内部的凹槽上,风叶轮安装在轴承上。

所述半外壳的圆形内槽里面封装有线圈,线圈缠绕在叠加的圆弧形硅钢片上。

所述与半外壳相连的风叶轮轴承支架为一对半圆环组合,其内环面有内槽,内槽的内径值与轴承的外径值相等。

所述风叶轮的外沿上嵌有磁极交替变换的弧形永久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机叶一体式使得散热扇体积减小、厚度更薄;外壳为带线圈的定子,风叶轮为带永久磁铁的转子,从而使得转子的力矩更大、风叶动力更强,并且转速更稳定、更静音;散热扇的半外壳对半合并组装设计更加便于拆装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4部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3部件和5部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动力原理图。

附图标记:外壳内槽1、半外壳2、插线槽3、风叶轮4、插线板 5、信号线入口6、轴承7、螺栓孔8、安装孔9、轴承支架10、定子绕组11、四相五线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2、永久磁铁13、风叶轮转轴 14、风叶15、铜片16、导线17、槽孔18、插板19、硅钢片20、线圈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 所示:一种机叶一体式散热扇,其主要由一对半外壳2、一个风叶轮 4、八个定子绕组11和轴承7等部件组成。半外壳2相连于轴承支架10,它们直接由朔料铸成;半外壳2上下端的衔接处有螺栓孔8且其中一个半外壳2的顶部有信号线入口6,两个半外壳2通过螺栓锁紧组合成内圆外方的散热扇外壳。散热扇外壳的四个角上打有安装孔9,安装孔是用于散热扇的安装与固定。此外,半外壳2的低端衔接处设计有插线板5和插线槽3;半外壳2的外壳内槽1内封装有定子绕组 11;整个散热扇外壳相当于一个定子。

上面所述的风叶轮4的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如图3,整个风叶轮 4主要由风叶15、风叶轮转轴14、轴承7、永久磁铁13等组成;轴承7安装在轴承支架10上,它的作用是把风叶轮4固定在五个自由度上;永久磁铁13嵌入在风叶轮4的外沿,永久磁铁13的南北磁极分布在风叶轮4的两侧,即永久磁铁13内部的磁场方向与风叶轮4 的旋转平面垂直。

上面所述的插线板5和插线槽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槽孔 18的上表面和插板19的下表面都附着有铜片,铜片16同过导线17 与线圈12相连。插线板5和插线槽3实现了封装在两外壳内槽1里的定子绕组11的导线连接,使其组成一个四相五线电路。

上面所述的永久磁铁13和定子绕组1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定数量的U形硅钢片20重叠在一起,线圈21绕在其中部,形成一个定子绕组。

根据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如图2,定子绕组11封装于散热扇的外壳内槽1里面;八组定子绕组11中,相对的两组通过插线板5和插线槽3连接成一相电路,共组成A、B、C、D四相电路。四相电路与风叶轮4外沿的六个永久磁铁13构成一个特殊的四相五线步进电机。外界的四相五线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2 通过信号线入口6连接四相电路,并产生信号电流对风叶轮4进行驱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