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4679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曲轴空气泵气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



背景技术:

曲轴空气泵是实现空气弹簧汽车减震很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是用作为空气弹簧的气囊提供高压气体,而高压气体的产生必然是通过空气的压缩来实现。

空气压缩通过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实现对气体的压缩,而气缸是实现气体压缩的必要组件,传统的气缸结构简单,缸体内直接设有活塞,单个活塞直接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

这种气缸缸体仅仅满足的是为空气压缩提供一个压缩的空间,结构上多为单一直接的缸体,且为实现其压缩量大的效果,体积会设计的较大,并不适用于车载,为空气弹簧气囊提供高压气体,而且,传统气缸的缸体仅能满足气体的一次压缩,并不能形成气体的二次压缩,而要形成高压气体往往要经过多个气缸内的气体压缩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能够实现曲轴空气泵在单个气缸内活塞组件对气体的二级压缩,即将空气进行四倍压缩,该气缸缸体在密封性能上效果更好,散热性能好且便于制作和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适用于曲轴空气泵,包括一体式的缸体1本身,缸体1上包括一进气端11、一电机端12、一高压连接端13和一低压连接端14,四者均为中空的圆柱结构且十字连接在缸体1中部,四者紧密契合形成缸体1内部水平和竖直向贯通的结构,具体的,进气端11和电机端12同轴对立设置,而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同轴对立设置;

低压连接端14和所述高压连接端13内外径相同,低压连接端14内部直接为工作区域,而所述高压连接端13在其内部轴线对称的向内形成坡道131,随后形成工作通道132,而工作通道132直径为高压连接端13内径的一半;

活塞组件具体放置在四者连接的中心位置,其中低压活塞放置在低压连接端14内的工作区域内,且低压活塞与低压连接端14内壁完全契合,高压活塞放置在工作通道132内,且与工作通道132完全切合,从而高压活塞和低压活塞将缸体1内的贯通结构进行了分区;

该二级压缩气缸缸体还包括散热片2,具体布置在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外表面,能够排出工作过程中活塞与内壁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缸体1和活塞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电机端12设有电机外接端板121,用于连接电机,为活塞组件提供动力,高压连接端13设有排气外接端板133,连接外侧气体导流结构,使得高压连接端13形成密封,形成压缩腔室,并能够排出高压气体,低压连接端14设有密封外接端板141,连接外侧固定基板,使得低压连接端14能够密封,形成压缩腔室;

进一步地,电机外接端板121和密封外接端板141上设有预留槽3,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从而提升整个装置的缸体1在连接中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散热片2在任一表面均垂直于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外表面,垂直的散热片2可以使得拔模过程中模具拔出不会存在太大阻力;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活塞压缩区域直径存在倍数关系,能够将空气进行二级压缩。

2、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同轴线对立布置,高压活塞和低压活塞运动过程中不会存在偏离轴线的运动,从而活塞与内壁的摩擦力小,活塞的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连接过程中有O型密封圈作用,密封性能好,且制作方法简单,采用压铸成型,最后车床打磨使得精度高,从而发生故障和磨损的可能性低,且安装方式均通过连接端面连接安装,简单直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其中:1、缸体;2、散热片;3、预留槽;11、进气端;12、电机端;13、高压连接端;14、低压连接端;121、电机外接端板;131、坡道;132、工作通道;133、排气外接端板;141、密封外界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二级压缩气缸缸体,如图1、图2所示,一体式的缸体1包括进气端11、电机端12、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四者具体为中空圆柱结构,且呈十字状在缸体1中心部位契合,在缸体1内部形成水平和竖直的贯通甬道,而四者中,进气端11和电机端12同轴线对立布置,同理,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同轴线对立布置。

上文中,低压连接端14和高压连接端13作为活塞的压缩区域,两者内外径均相同,但是,高压连接端13内部由内向外直径显示渐变形成坡道131,随后直径不变形成工作通道132,具体的,工作通道132直径为高压连接端13内径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活塞组件具体放置在四者连接的中心位置,其中低压活塞放置在低压连接端14内的工作区域内,且低压活塞与低压连接端14内壁完全契合,高压活塞放置在工作通道132内,且与工作通道132完全切合,从而高压活塞和低压活塞将缸体1内的贯通结构进行了分区。

然而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同轴线对立布置,使得高压活塞和低压活塞运动过程中不会存在偏离轴线的运动,因为工作通道132直径为低压连接端14直径的一半,在工作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高压连接端13能够将第一连接端的气体进行4倍压缩,压强达到25MPa。

该二级压缩气缸缸体还包括散热片2,具体布置在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外表面,能够排出工作过程中活塞与内壁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缸体1和活塞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该气缸缸体的外接问题和压缩腔室的密封问题,电机端12设有电机外接端板121,用于连接电机,为活塞组件提供动力,高压连接端13设有排气外接端板133,连接外侧气体导流结构,使得高压连接端13形成密封,形成压缩腔室,并能够排出高压气体,低压连接端14设有密封外接端板141,连接外侧固定基板,使得低压连接端14能够密封,形成压缩腔室。

上文优选的,电机外接端板121和密封外接端板141上设有预留槽3,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从而提升整个装置的缸体1在连接中的密封性能。

为方便拔模,使散热片2在拔模过程中模具拔出不会存在太大阻力,将散热片2在任一表面均垂直于高压连接端13和低压连接端14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活塞组件放置在缸体1内部贯通的甬道中心位置,低压活塞设置在低压连接端14内部,高压活塞设置在工作通道132内,同时排气外接端板133与气体导流结构连接,密封外接端板133与固定基板连接,电机外接端板与电机连接,而电机在缸体1内部通过曲柄轴与活塞组件连接,缸体1在活塞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散热片2排出,而预留槽3内设有预留槽,能够放置O型密封圈,使得缸体1的气密性好。

工作过程中,气体从进气端11先行进入低压连接端14的密闭压缩空间内,随后在活塞组件内进入高压连接端13内的密闭空间内,随后经气体导流结构内管道进入干燥室。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