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后期改造的给煤机闸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2330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煤机闸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后期改造的给煤机闸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给煤机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闸板轨道变形的现象,变形后的闸板开启或关闭困难,极大影响了原煤系统的正常供料,经过现场观察及分析,发现其因液压推杆行程不一致导致:闸板两侧与两个液压缸推杆相连接,当液压推杆动作时,带动闸板进行动作,完成闸板的开启和关闭动作。当两个液压推杆行程不一致时,闸板两侧液压推杆不能同时动作或两侧动作不一致,导致闸板与轨道之间错位,出现卡阻现象,由于闸板对轨道的长期作用,最后导致轨道变形,闸板动作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步运行,且行程一致的便于后期改造的给煤机闸板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后期改造的给煤机闸板系统,包括闸板1、闸板轨道2、液压站3和控制系统10,闸板1在闸板轨道2内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第一液压电磁阀6、第二液压电磁阀7,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的活塞杆均与闸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的进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站3连接,所述液压站3与所述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电磁阀6,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8,所述液压站3与所述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电磁阀7,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9,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6、第二液压电磁阀7均与控制系统10电性相连。

所述的液压站3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6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11,所述的液压站3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12。

所述的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结构相同均包括缸筒51、活塞52、上活塞杆53和下活塞杆54,活塞52设置在缸筒51内,上活塞杆53与活塞52的一侧固定连接,上活塞杆53穿置在缸筒51的一端,活塞5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下活塞杆54,下活塞杆54穿置在所述缸筒51的另一端。

所述的上限位装置A8、上限位装置B9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在缸筒51顶部的限位块13、上限位螺栓14和上螺母螺母15,限位块13的中心设置上限位螺栓14,上限位螺栓14通过上螺母螺母15锁紧在限位块13上,上活塞杆53上行时碰到上限位螺栓14,上限位螺栓14就阻止了上活塞杆53的继续上行,适当调节上限位螺栓14的拧入长度,就调节了上活塞杆53的上行位置。

所述的液压电磁阀安装在油路块16上,油路块16与双出头提升油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液压站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液压站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能够同步运行;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通过调整限位装置,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行程一致。限位装置是通过在油缸的上端盖上设置一处限位块,限位块的中心设置一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用螺母锁紧在限位块上。这样,上活塞杆上行时碰到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就阻止了上活塞杆的继续上行,适当调节限位螺栓的拧入长度,就调节了上活塞杆的上行位置,现实调整行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液压站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液压站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能够同步运行。2、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通过调整限位装置,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行程一致。3、经过优化后的给煤机闸板系统,闸板动作灵活,减少了给煤机司机的工作量。4、避免了相关人员在处理闸板动作困难时出现的危险。5、后期改造时,仅需更换具有上限位装置的出头提升油缸,并加装流量调节阀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闸板,2-闸板轨道,3-液压站,4-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5-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6-第一液压电磁阀,7-第二液压电磁阀,8-上限位装置A,9-上限位装置B,10-控制系统,11-流量调节阀A,12-流量调节阀B,13-限位块,14-上限位螺栓,15-上螺母螺母,16-油路块,51-缸筒,52-活塞,53-上活塞杆,54-下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便于后期改造的给煤机闸板系统,包括闸板1、闸板轨道2、液压站3和控制系统10,闸板1在闸板轨道2内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第一液压电磁阀6、第二液压电磁阀7,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的活塞杆均与闸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的进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站3连接,所述液压站3与所述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电磁阀6,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8,所述液压站3与所述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电磁阀7,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9,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6、第二液压电磁阀7均与控制系统10电性相连。

所述的液压站3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6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11,所述的液压站3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12。

所述的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4、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5结构相同均包括缸筒51、活塞52、上活塞杆53和下活塞杆54,活塞52设置在缸筒51内,上活塞杆53与活塞52的一侧固定连接,上活塞杆53穿置在缸筒51的一端,活塞5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下活塞杆54,下活塞杆54穿置在所述缸筒51的另一端。

所述的上限位装置A8、上限位装置B9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在缸筒51顶部的限位块13、上限位螺栓14和上螺母螺母15,限位块13的中心设置上限位螺栓14,上限位螺栓14通过上螺母螺母15锁紧在限位块13上,上活塞杆53上行时碰到上限位螺栓14,上限位螺栓14就阻止了上活塞杆53的继续上行,适当调节上限位螺栓14的拧入长度,就调节了上活塞杆53的上行位置。

所述的液压电磁阀安装在油路块16上,油路块16与双出头提升油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液压站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液压站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能够同步运行;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通过调整限位装置,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行程一致。限位装置是通过在油缸的上端盖上设置一处限位块,限位块的中心设置一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用螺母锁紧在限位块上。这样,上活塞杆上行时碰到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就阻止了上活塞杆的继续上行,适当调节限位螺栓的拧入长度,就调节了上活塞杆的上行位置,现实调整行程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液压站与所述第一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A,液压站与所述第二液压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B,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能够同步运行。2、在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A,在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上部设置上限位装置B,通过调整限位装置,保证第一双出头提升油缸、第二双出头提升油缸行程一致。3、经过优化后的给煤机闸板系统,闸板动作灵活,减少了给煤机司机的工作量。4、避免了相关人员在处理闸板动作困难时出现的危险。5、后期改造时,仅需更换具有上限位装置的出头提升油缸,并加装流量调节阀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