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344阅读:1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的导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导流结构,具体用于空气压缩机中气缸与干燥室之间的导流。



背景技术:

高压干燥的气体是汽车空气弹簧减震系统中气囊需要的气体,而高压的气体是通过空气压缩机来产生的,而干燥的气体需要通过干燥室来完成。

将空气压缩机中气缸内压缩的高压潮湿气体进行干燥,需要使气体进入干燥室干燥,而将该气体引入干燥室,若将气缸直接与干燥室连接,体积较大且在结构上不稳定,并且气体仅能导入单个干燥室,在效率上也会降低,故将高压潮湿的气体导入干燥室必然需要一个导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气体导流结构,应用于汽车空气悬挂的空气压缩机上的气体干燥室导流,将气缸内潮湿的高压气体导入两个干燥室中,使得气体的干燥效率高,并且使得空气泵在结构上更稳定,同时,该导流结构本身简单,使用便捷,且自身密封性能好,能有效的导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导流结构,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导流,包括板体1,板体1在其上两端对称设有两方形的干燥室嵌入槽11,两个干燥室嵌入槽11之间设有气缸出气环12;

气缸出气环12圆心位置开设有通气管121与设置在板体1内部的中间气室13联通;

干燥室嵌入槽11在其底部边缘位置设有进气口111,进气口111通过连接管路14在板体1内部与中间气室13联通;

进一步地,气缸出气环12圆周外围设有第一预留槽122,且其上预留有活塞螺栓工作孔123,第一预留槽122内设有O型密封圈,使得气缸内的高压气体能够完全的进入中间气室13内,而活塞螺栓工作孔123的作用解决高压气缸中活塞上螺栓较长,运动过程中可能会碰撞气缸出气环12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干燥室嵌入槽11圆心部位还铣有环状的弹性元件槽112,弹性元件槽112内放置弹性元件,而弹性元件作用在干燥室内的干燥剂隔板上,能够保持干燥剂的稳定;

更进一步地,中间气室13的底部盖板131与板体1之间设有第二预留槽132,第二预留槽132内同样设有O型密封圈,使得中间气室13内的气体不会泄露,并进入干燥室嵌入槽11内;

更进一步地,干燥室嵌入槽11和气缸出气环12四周均预留有螺栓固定孔2,用于整个导流机构与干燥室和气缸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期间,气缸中的高压潮湿气体先进入中间气室13,随后进入干燥室嵌入槽11,从而进入两个干燥室内,干燥效率更高,并且本导流结构上设有两个预留槽用于放置O型密封圈,使得结构整体密封性好,导流性能好,而与气缸和干燥室室连接时,均用螺栓固定,位置上将气缸置于中部,干燥室位于两端,结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其中:1、板体;2、螺栓固定孔;11、干燥室嵌入槽;12、气缸出气环;13、中间气室;14、连接管路;111、进气口;112、弹性元件槽;121、通气管;122、第一预留槽;123、活塞螺栓工作孔;131、底部盖板;132、第二预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气体导流结构,如图1、图2所示,板体1上在其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干燥室嵌入槽11,而每个干燥室嵌入槽11底部边缘位置设有进气口111,连接管路14将进气口111与板体1内部的中间气室13连接,两个干燥室嵌入槽11之间的气缸出气环12通过其圆心部位的通气管121也与中间气室13联通,故而气缸出气环12与干燥室嵌入槽11气路联通。

上文中,干燥室嵌入槽11圆心部位还铣有环状的弹性元件槽112,弹性元件槽112内放置弹性元件,而弹性元件作用在干燥室内的干燥剂隔板上,能够保持干燥剂的稳定,气缸出气环12在其上预留有活塞螺栓工作孔123,解决高压气缸中活塞上螺栓较长,运动过程中可能会碰撞气缸出气环12的问题。

为提高导流结构的密封性能,气缸出气环12圆周外围设有第一预留槽122,其内设有O型密封圈,使得气缸内的高压气体能够完全的进入中间气室13内,中间气室13的底部盖板131与板体1之间设有第二预留槽132,第二预留槽132内同样设有O型密封圈,使得中间气室13内的气体不会泄露,并进入干燥室嵌入槽11内。

优选的,干燥室嵌入槽11和气缸出气环12四周均预留有螺栓固定孔2,用于整个导流机构与干燥室和气缸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如下:

O型密封圈放置在预留槽内,底部盖板131首先对中间气室密封,螺栓固定孔2将干燥室和气缸固定在板体1上,而O型密封圈也同时完成对气缸出气环12的密封。

实际工作中,汽缸内活塞运动,产生的高压潮湿气体从通气管121进入中间气室13,而中间气室13内将高压潮湿气体分流,分别进入两端的连接管路14,随后从进气口111进入干燥室嵌入槽,随后进入干燥室内完成对高压潮湿气体的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元件槽112内放置弹性元件,而弹性元件作用在干燥室内的干燥剂隔板上,能够保持干燥剂的稳定。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