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吸附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4180阅读:17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吸附气缸。



背景技术:

磁性吸附气缸是一种利用活塞运动控制永磁体动作,实现永磁体对外磁力传导的气缸,其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搬运场合,但在搬运粗糙的金属板、穿孔板和带孔或形状复杂的钣金零件等场合,现有的真空吸盘及气动夹爪均难以满足实际要求,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普通吸附机构不能运用于板面粗糙、有孔及形状复杂的场合;

2.普通抓取机构不能抓取复杂曲面构件。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最大化实现永磁体的磁导,能吸附各种各样的导磁工件的磁石吸附气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吸附气缸不能吸附结构复杂构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性吸附气缸,包括圆管状的缸体,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同轴地连接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缸体连接后形成一个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滑动设置有顺次相互固定连接的永磁体和活塞,所述前盖上开设有前进气孔,所述后盖上开设有后进气孔,所述前进气孔和后进气孔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活塞与永磁体在所述内腔的配置为:所述前进气孔和后进气孔的进气分别控制所述活塞的伸出或缩回,并带动所述永磁体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吸附或释放工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盖为铁芯,所述前盖的外端外围设有摩擦垫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永磁体和活塞之间设有连接垫,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永磁体突出设有突轴,所述连接垫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突轴上,所述连接垫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永磁体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缸体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盖与缸体之间垫设有第一密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与所述内腔的内壁之间垫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活塞和磁体采用一体化设计,柄采用高导磁铁芯,实现永磁体磁力的最大化传导,适合搬运粗糙的金属板、穿孔板和带孔或形状复杂的钣金零件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性吸附气缸,包括圆管状的缸体6,缸体6的两端分别同轴地连接有前盖4和后盖7,前盖4为铁芯,前盖4与缸体6连接后形成一个中空的内腔,内腔内滑动设置有顺次相互固定连接的永磁体2和活塞5,永磁体2和活塞5之间设有连接垫3,活塞5朝向永磁体2突出设有突轴,连接垫3的一端套设在突轴上,连接垫3的另一端抵靠在永磁体2上。

前盖4上开设有前进气孔8,后盖7上开设有后进气孔9,前进气孔8和后进气孔9分别与内腔连通,前进气孔8和后进气孔9的进气分别控制活塞5的伸出或缩回,并带动永磁体2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吸附或释放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活塞5运动控制永磁体2动作,实现永磁体2对外磁力传导的气缸,活塞运动带动永磁体2直线运动,改变永磁体2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来改变作用吸附力的大小,从而达到吸附、释放工件的效果,当活塞5向下运动到底时,永磁体2与铁芯完全贴合,永磁体2通过铁芯向外传导;当活塞5回程时,永磁体2与铁芯分离,铁芯剩磁确保工件自重脱落。

进一步优选的,前盖4的外端外围设有摩擦垫圈1,在吸取工件时,增加减震和缓冲功能,同时增加了气缸与工件间的摩擦系数,实现高横向力,缸体6采用耐压、耐磨、机械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材料并配以防滑槽增大摩擦效率,前盖4与缸体6之间垫设有第一密封圈10,活塞5与内腔的内壁之间垫设有第二密封圈11,从而增强了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不使用真空也能搬运钢板;适用于小缸径长行程的场合。

2)、构紧凑、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活塞和磁体采用一体化设计,柄采用高导磁铁芯,实现永磁体磁力的最大化传导,适合搬运粗糙的金属板、穿孔板和带孔或形状复杂的钣金零件等场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