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以及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5564阅读:1641来源:国知局
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以及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该止回阀包括壳体、弹簧片和压制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这种止回阀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由DE 195 24 906 A1公知一种用于真空泵的按类属的止回阀,该止回阀具有壳体、压制器以及遮盖阀开口的弹簧片。弹簧片和压制器在该文献中经由共同的螺丝紧固在壳体上。此外,压制器具有螺接部段和贴靠部段,螺接部段和贴靠部段经由拱曲的中间部段(具体来说也就是拱曲部)彼此过渡。压制器在该文献中在螺接部段上经由螺丝旋拧在壳体上。压制器在其贴靠部段中具有长孔形的凹口,该凹口特别是在更大量输送润滑油成分的情况下避免压制器断裂。

由DE 10 2015 100 987 A1公知一种叶片负压泵,其具有用于排出吸入的空气的排出接口和膜片阀部件。膜片阀部件具有第一膜片阀以及第二膜片阀,该第一膜片阀盖住阀开口,具体来说也就是排出接口,而第二膜片阀遮盖第一膜片阀。在该文献中两个膜片阀由于不同的厚度而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因此,尤其是应该至少降低了不舒服的噪音。

通常,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止回阀具有如下问题:在压制器与弹簧片(也就是阀封闭体)之间积聚脏污颗粒,并且因此在止回阀持续打开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为按类属的止回阀提供改进的或至少是替选的实施方式,其是特别更耐抗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问题通过如下的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来解决。所述止回阀包括壳体、压制器和遮盖阀开口的弹簧片,

-其中,所述弹簧片和所述压制器经由共同的螺丝紧固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所述压制器具有螺接部段和贴靠部段,所述螺接部段和所述贴靠部段经由拱曲部彼此过渡,

-其中,所述压制器在所述螺接部段上经由所述螺丝旋拧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

-所述拱曲部以如下方式取向:使所述拱曲部能实现所述压制器与所述弹簧片之间的针对脏污的容纳部,

-所述压制器在所述拱曲部的区域中具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利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基于如下的总体构思,即,在弹簧片与限制该弹簧片的偏转运动的压制器之间设置由压制器的拱曲部形成的空间,该拱曲部能够实现压制器与弹簧片之间的针对脏污的容纳部,并且其中,同时在该拱曲部的区域中设置开口,经由该开口可以立刻送出相应的脏污颗粒。由此,特别是可以可靠地避免长期损坏止回阀的、在弹簧片与压制器之间的脏污颗粒积累。在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包括壳体、上面已描述的压制器以及上面已描述的且遮盖阀开口的弹簧片。弹簧片和压制器在此经由共同的螺丝紧固在止回阀的壳体上。压制器本身具有螺接部段以及贴靠部段,螺接部段和贴靠部段经由上面已描述的拱曲部彼此过渡。压制器在此经由螺接部段和螺丝旋拧在壳体上。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拱曲部以如下方式取向:使拱曲部在压制器与弹簧片之间形成空腔,并且因此能够实现针对脏污以及脏污颗粒的容纳部。在拱曲部的区域中,根据本实用新型额外地设置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能够实现脏污颗粒的立刻移除,并且因此能够实现止回阀的长期无干扰的运行。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有利变型方案中,压制器在贴靠部段中弯曲。经由这种类型的弯曲例如可以影响弹簧片的打开特性。在此可考虑,压制器仅用作止挡件,弹簧片从一定的打开角度起贴靠在该止挡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止回阀打开的情况下,弹簧片仅在压制器的贴靠部段中贴靠在该压制器上。压制器在此在其贴靠部段的区域中通常具有从阀开口指出去的弯曲的形状,因此弹簧片在打开运动很小的情况下不贴靠在压制器的贴靠部段上,而是在打开运动较大的情况下才贴靠在压制器的贴靠部段上。

适宜地,拱曲部具有在1.5mm与3.0mm之间的半径r。通过按这种方式选择的半径r,尤其是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容积或者说足够大的空腔,用于容纳脏污颗粒。由此,还可以保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正常运行所需的用于容纳脏污颗粒的空腔的大小。

适宜地,压制器由弹簧钢带制造。因此,压制器不仅能低成本地制造,而是同时还具有精确地预先限定的打开运动所需的特性。在此不仅弹簧片而且压制器都可以构造为冲压件,并且由此低成本且高品质地制造。

适宜地,压制器至少在其贴靠部段的区域中比弹簧片更宽。由此也可以精确地预先限定止回阀的打开特征。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在止回阀闭合的情况下,压制器在贴靠部段中以间距a与弹簧片相间隔。这可以实现,拱曲部和由此形成的空腔即使在止回阀闭合的情况下也是可从外部接近的,从而脏污颗粒在弹簧片闭合且因此止回阀闭合的情况下到达由空腔形成的拱曲部中,并且通过在拱曲部处设置的开口又可以被输送出,从而可以实现在弹簧片与压制器之间长期地不集聚脏污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由从附图并且由结合附图配属的附图说明得到。

应当理解的是,上面提到的特征和下面将要描述的特性,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按相应描述的组合而且可以按其他组合或甚至单独地应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书中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

在附图汇总,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图1是在弹簧片闭合的情况下沿着剖面I-I穿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止回阀的剖视图;

图2是与图1类似但沿着剖面II-II并且同时是在止回阀打开的情况下的示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对应于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真空泵2的止回阀1 具有壳体3、弹簧片4以及压制器5。弹簧片4在此遮盖阀开口6并且使该阀开口密封地闭合(参见图1)。弹簧片4和压制器5经由共同的螺丝7紧固在壳体3上,其中,压制器5具有螺接部段8以及贴靠部段9,螺接部段和贴靠部段经由拱曲部10彼此过渡。压制器5在此在螺接部段8上经由螺丝7与壳体3螺接。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拱曲部10以如下方式取向:使拱曲部在压制器5与弹簧片4之间形成针对脏污颗粒的容纳部11,其中,压制器5在拱曲部10的区域中同时具有开口12,到达容纳部11中的脏污颗粒又可以经由该开口被输送出。

根据图1,在此示出在闭合状态下的止回阀1,其中,弹簧片4密封地靠置在阀开口6上。与之相对地,图2示出打开的止回阀1,其中,弹簧片4从阀开口6抬起并且贴靠在压制器5的贴靠部段9上。在此,如根据图2所示,在弹簧片4与压制器5的贴靠部段9之间的接触仅在止回阀1打开的情况下实现。

如果继续观察压制器5,那么可以看到压制器在贴靠部段9中弯曲地构造。拱曲部10具有在1.5mm至3mm之间的半径r,由此容纳部 11具有用于容纳脏污颗粒的足够的容积。在此,通过拱曲部10的区域中的开口12产生了压制器5的不能忽视的剖面削弱部,其中,可以根据开口12的大小而定地影响弹簧片4在止回阀1打开情况下的偏转特性。通常,压制器5由弹簧钢带制造,例如由其冲压且同时改形,由此压制器5可以完全高质量且低成本地制造。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制造弹簧片4,其中,弹簧片的厚度通常明显小于压制器5的厚度。

如果继续观察压制器5,那么可以看到压制器在贴靠部段9中以连贯闭合的方式(geschlossen)构造,也就是说,完全不具有开口,由此可以实现弹簧片4在打开状态下的面式的贴靠。

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1,尤其是可以低成本地且同时耐磨损地封闭阀开口6(例如真空泵2的排出阀的阀开口),这是因为,开口12的设置在弹簧片4与压制器5之间的在拱曲部10的区域中的容纳部11可靠地防止了脏污颗粒在压制器5与弹簧片4之间的长期聚集,由此可以可靠地避免压制器5的尤其是由此导致的损坏甚至压制器的断裂。开口12在此仅限制在拱曲部10的区域上,并且在贴靠部段9之前结束。压制器5在止回阀1闭合的情况下在贴靠部段9中在邻接拱曲部10之处以间距a(例如0.8mm至2.0mm)与弹簧片4相间隔,其中,该间距a能够实现脏污颗粒毫无问题地进入布置在压制器5 与弹簧片4之间的容纳部11中,以及能够实现将该脏污颗粒经由开口 12输送出。

如果再观察图3,那么可以看到压制器5至少在贴靠部段9的区域中比弹簧片4更宽,由此实现弹簧片4在打开状态下的可靠的支撑。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1具有如下显著的优点:能够实现弹簧片4与压制器5之间长期无脏污颗粒聚集,这些脏污颗粒不仅会导致损害止回阀1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对止回阀的打开和闭合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