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81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机,特别是一种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屋顶式通风机的风帽材料通常采用玻璃钢,其垂直投影大多是圆形,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但由于风帽采用整体组装固定结构,特别是大型风机配套电机一般质量超过100kg,当风机检修时需拆除风帽、叶轮及电机后才可进入风机内部,且用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起吊工具,给设备的检修带来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人们已经发明了一种使风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任意角度开启的屋顶式通风机风帽开启装置,以方便设备检修。上述的装置由风帽、推杆、驱动件等组成。其中,风帽由左风帽和右风帽组成,且左风帽和右风帽均通过转轴与风机的风筒铰接;推杆有两根且均竖直设置在风筒内,两推杆的上端均通过铰链分别与左风帽和右风帽相连;驱动件有两个且均固定在风筒内,驱动件能够驱动推杆上下滑动,使左风帽和右风帽转动以开启或遮住风筒的筒口。

现有的开启装置存在一个问题:驱动件和推杆所组成的驱动机构与左风帽和右风帽是单独适配的,导致整个装置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风机包括风筒、固设在风筒内的电机以及设于风筒顶部的风帽,所述的风帽由左风帽和右风帽组成,且左风帽和右风帽均通过转轴与所述的风筒铰接,本风帽启闭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风筒内的推杆,推杆有两根且分别处于电机的两侧,两所述的推杆的上端均通过铰链分别与左风帽和右风帽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筒内还水平固设有桶体,且所述的桶体处于电机下方,桶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呈敞开状和封闭状,桶体内设有活塞,且所述的活塞将桶体的内腔分成互不连通的左腔和右腔,所述的桶体的顶部具有呈直管状凸出的连接部,且连接部的内腔与所述的右腔相连通,所述的连接部有两根,两上述的推杆的下端分别插在两连接部内,且推杆和连接部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的左腔内水平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右端与活塞相固连,本风帽启闭装置还包括能推动驱动杆左右平移的驱动件,所述的右腔内填充有液压油。

风帽开启过程如下:驱动件推动驱动杆右移压缩液压油,使液压油进入到连接部内推动推杆上移,从而同时带动左风帽和右风帽转动以打开风筒的筒口,从而方便风机的检修。

本装置只需在一个驱动件、一个桶体和一个活塞的配合下便可同时实现左风罩和右风罩的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左风罩和右风罩分别与两驱动件相连实现单独转动”这一技术方案,桶体和活塞的总体成本要远低于驱动件的成本,这样便可有效降低开启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的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杆的左端依次伸出桶体和风筒,所述的驱动件位于风筒外,该驱动件上具有手柄,且通过转动或按压手柄能给驱动杆的移动提供动力。

即只需通过手动转动手柄或者是手动按压手柄的方式便可完成开启风罩的操作,即本装置完全不需要连接外部动力源(电能或空气能等),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环境,来提高实用性。

在上述的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所述的驱动件为千斤顶或手动液压泵。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所述的驱动件固设在风筒内,该驱动件为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杆部与所述的驱动杆的左端相固连。

在上述的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所述的推杆的下端侧壁上设有与该推杆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周面与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

在0形圈的作用下,使推杆和连接部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以防止液压油泄漏,来提高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所述的活塞包括呈柱状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该本体同轴的环形密封槽,所述的环形密封槽有两个且沿本体的轴向均布,两所述的环形密封槽内均设有环形油封,且环形油封的外侧壁与桶体的内侧壁相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只需在一个驱动件、一个桶体和一个活塞的配合下便可同时实现左风罩和右风罩的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左风罩和右风罩分别与两驱动件相连实现单独转动”这一技术方案,桶体和活塞的总体成本要远低于驱动件的成本,这样便可有效降低开启装置的制造成本。

2、只需通过手动转动手柄或者是手动按压手柄的方式便可完成开启风罩的操作,即本装置完全不需要连接外部动力源(电能或空气能等),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环境,来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筒;2、电机;3、风帽;3a、左风帽;3b、右风帽;4、转轴;5、带座法兰型轴承;6、推杆;7、桶体;7a、左腔;7b、右腔;7c、连接部;8、驱动杆;9、驱动件;9a、手柄;10、活塞;10a、环形油封;10b、本体;11、铰链;12、支架;13、0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风机中的风帽开启装置中,风机包括风筒1、固设在风筒1内的电机2以及设于风筒1顶部的风帽3。其中,风帽3由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组成,且优选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各占风帽3的一半。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均通过转轴4与风筒1铰接,且通过转动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能够遮住或打开风筒1的筒口。在本实施例中,风筒1的两侧均固定有带座法兰型轴承5,转轴4呈L形,两转轴4的一端分别与两带座法兰型轴承5相连,且两转轴4的另一端分别与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相固连,以稳定地实现左风帽3a和风筒1相铰接以及右风帽3b与风筒1相铰接的目的。

本风帽开启装置由推杆6、桶体7、驱动杆8、驱动件9、活塞10等组成。其中,推杆6呈直杆状且竖直设置在风筒1内。如图1所示,推杆6有两根且分别设于电机2的两侧。其中一根推杆6通过铰链11与左风罩相连,且另一根推杆6也通过铰链11与右风罩相连。

桶体7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风筒1内,此时,桶体7处于电机2的正下方。如图1所示,桶体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呈敞开状和封闭状,且桶体7的右端通过支架12与桶体7相固连。

如图1至图3所示,活塞10设置在桶体7内,且该活塞10将桶体7的内腔分成互不连通的左腔7a和右腔7b。在本实施例中,活塞10由环形油封10a和呈柱状的本体10b组成,其中,本体10b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该本体10b同轴的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有两个且沿本体10b的轴向均布,两环形密封槽内均设有上述的环形油封10a,且环形油封10a的外侧壁与桶体7的内侧壁相抵靠,以在桶体7内稳定地形成右腔7b和左腔7a。

如图1所示,桶体7的顶部具有呈直管状凸出的连接部7c,且连接部7c与桶体7为一体式结构。连接部7c有两根,且两连接部7c的内腔均与桶体7的内腔相连通。两上述的推杆6的下端分别插在两连接部7c内,且推杆6和连接部7c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具体来说,两推杆6的下端侧壁上均设有与推杆6同轴的环形凹槽,两环形凹槽内均设有0形圈13,且0形圈13的外周面与对应的连接部7c的内侧壁相抵,使连接部7c和推杆6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自然,采用“推杆6的侧壁和连接部7c的内侧壁相匹配并贴靠在一起”这一技术方案同样能够实现连接部7c和推杆6之间形成密封的目的。

驱动杆8呈直杆状且水平设置在左腔7a内。驱动杆8的右端与本体10b相固连,本风帽启闭装置还包括能推动驱动杆8左右平移的驱动件9,右腔7b内填充有液压油。

进一步说明,驱动杆8的左端依次伸出桶体7和风筒1,驱动件9位于风筒1外,且驱动件9上具有手柄9a。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9为千斤顶,千斤顶的顶杆与驱动杆8的左端相固连,且通过转动手柄9a能给驱动件9的移动提供动力。自然,驱动件9为手动液压泵也是可以的,其中,手动液压泵的活塞10杆与驱动件9的左端相固连,且通过按压手柄9a能给驱动杆8的移动提供动力。

如图1和图3所示,风帽开启过程如下:驱动件9推动驱动杆8右移压缩液压油,使液压油进入到连接部7c内推动推杆6上移,从而同时带动左风帽3a和右风帽3b转动以打开风筒1的筒口,从而方便风机的检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驱动件9固设在风筒1内,该驱动件9为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的杆部与驱动杆8的左端相固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