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87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无负压节能泵。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而经济发展中的高能耗也成了我国工业及居民生活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节能技术的日新月异,节约能源,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同时因自来水压力不足的用水困难等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它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持续供水。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负压供水设备普遍存在管道、阀门多,结构复杂不便安装,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阀门数量少、结构优化、空间利用率高的罐式无负压节能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用于连接市政供水管网和用户用水管网,包括泵壳、真空抑制器、进水口、泵芯、监控装置、动力装置和出水口,泵壳下部一侧设置一进水口,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泵壳上端一边设置一真空抑制器,泵壳上端另一边设置监控装置,监控装置与真空抑制器信号连接,泵壳内设置多个泵芯,泵壳外设置多个动力装置,泵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泵芯与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出水口,出水口连接用户用水管网。

优选地,所述泵芯数量与动力装置数量相等,一个动力装置连接一个泵芯。

优选地,所述泵壳内沿内壁设置一层吸附层,吸附层布满整个泵壳内壁。

优选地,所述泵壳下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滑轮。

优选地,所述泵芯设置于泵壳内底部。

优选地,所述泵壳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泵芯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罐式无负压节能泵通过将泵芯设置于泵壳内部,省去了泵芯与泵壳之间的连接管道和阀门,优化和简化结构,减小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的体积,节省空间,故障率降低,安装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泵芯数量与动力装置数量相等,一个动力装置连接一个泵芯,提高工作效率;泵壳内沿内壁设置一层吸附层,吸附层用于吸附水内杂质,一定程度净化水质,提高用水质量,并且吸附层布满整个泵壳内壁,可以有效防止水内金属离子对泵壳内壁的侵蚀,提高泵壳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泵壳下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滑轮,便于泵壳移动安装;泵芯设置于泵壳内底部,充分利用泵壳内储存水,防止市政供水管网供水不足造成二次供水间断,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正常用水需求;泵壳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美观、牢固、耐用;泵芯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保证高效率,有利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泵壳、2-真空抑制器、3-进水口、4-泵芯、5-监控装置、6-动力装置、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用于连接市政供水管网和用户用水管网,在市政供水管网剩余压力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从而保证用户用水管网正常的水供应。该罐式无负压节能泵包括泵壳1、真空抑制器2、进水口3、泵芯4、监控装置5、动力装置6和出水口7。泵壳1下部一侧设置一进水口3,该进水口3用于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将水引入泵壳1内。泵壳1为密闭容器,可储存一定量的水,当进水口3水流量发生变化,瞬间用水量大于市政供水管网供水量时,储存的水可及时补充,起到稳流补偿作用,并且为整个罐式无负压节能泵提供机械支撑。泵壳1上端一边设置一真空抑制器2,真空抑制器2用于消除泵壳1内部负压,节能减耗,提高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的工作效率。泵壳1上端另一边设置监控装置5,监控装置5与真空抑制器2信号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泵壳1内的负压值,将负压信号传输至真空抑制器2。泵壳1内设置多个泵芯4,泵壳1外设置多个动力装置6,泵芯4通过管道与动力装置6相连接,动力装置6为泵芯4的工作提供动力,泵芯4完成对市政供水管网供水的二次加压。泵芯4数量与动力装置6数量相等,一个动力装置6连接一个泵芯4,提高工作效率。泵芯4与动力装置6之间设置出水口7,出水口7用于连接用户用水管网,将经过二次加压的水输入用户用水管网。

所述泵壳1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美观、牢固、耐用。作为优选,泵壳1内沿内壁设置一层吸附层,吸附层用于吸附水内杂质,一定程度净化水质,提高用水质量,并且吸附层布满整个泵壳1内壁,可以有效防止水内金属离子对泵壳1内壁的侵蚀,提高泵壳1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泵壳1下端设置支撑架,用于支撑泵壳1。支撑架底部设置滑轮,便于泵壳1移动安装。

所述泵芯4使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保证高效率,有利节能。作为优选,泵芯4设置于泵壳1内底部,充分利用泵壳1内储存水,防止市政供水管网供水不足造成二次供水间断,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正常用水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罐式无负压节能泵通过将泵芯4设置于泵壳1内部,省去了泵芯4与泵壳1之间的连接管道和阀门,优化和简化结构,减小罐式无负压节能泵的体积,节省空间,故障率降低,安装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