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机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813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流风机叶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机叶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以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建筑能耗问题不容忽视,占社会总能耗5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建筑能源消耗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7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空调保有量约为4.8亿台。其中,空调中风机作为一种将原动机所做的功转换成被输送气体的压力势能和动能的流体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等行业。尽管每台风机的功率较小,但由于风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范围极广,每年消耗的能源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0%以上。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节能工程设计,尤其是对空调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贯流风机叶片进行优化设计使风机达到减阻降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贯流风机在叶轮内缘存在一个能够控制整个气流流动的涡流,它作用于叶轮圆周的一边内侧。叶轮内部的旋涡流动是由一个具有自由移动涡核的涡流所造成的,该涡核可以按具体情况而漂移。叶轮内速度场的分布,取决于偏心涡涡心的位置以及流场中循环流的范围。由于这种内涡流的存在,使已经排出的空气又倒流回叶轮内部,这种回流造成了很大能量的损失。贯流风机的效率就取决于这种回流流量在总流量中所占的比例。

贯流风机叶轮出气侧的内圆周边界附近存在偏心涡,导致贯流形成,控制着叶轮内部区域的流动。旋涡的位置对贯流风机的性能影响较大,旋涡中心接近叶轮内圆周且靠近蜗舌,风机性能较好;旋涡中心离涡舌较远,则循环流的区域增大,风机效率降低,流量不稳定程度增加。气流主要从蜗壳下方导向边区域流出叶轮,形成主排气区,该区域的气流速度最大。在蜗舌下方导向边附近区域,由于受偏心涡的影响,部分气流再次流入叶轮,形成排气回流区,该区域的气流平缓,速度较低。

现有技术的贯流风机叶片一般为截面型线是弧线与直线相交的结构,表面光滑,气流易横向移动,叶片前缘易形成较大的涡流,叶片后缘流体直接脱离表面,压差阻力较大,使用该结构的叶片的风机存在上述所说的能耗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叶片,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贯流风机叶片,所述叶片由若干个叶片单元沿叶片轴向排列成一排组成,所述叶片单元为前端和后端均呈“V”型,两侧部高度高于中间部高度的肋条式双“V”结构。

进一步的,由所述肋条式双“V”结构叶片单元组成的叶片的截面型线在迎风面是两条弧线相交,背风面是第一直线、第一弧线、第二弧线、第二直线依次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相邻两叶片单元的“V”型结构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单元的“V”型结构的顶点到两端点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为1.8mm。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长为61mm,宽为10mm,高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叶片的表面仿照鲨鱼盾鳞,形成类似肋条结构的表面,抑制气流的横向流动;

(2)叶片前端形成“V”形结构,使气流沿流线方向流动,由于紊流的掺混作用,使附面层内的流体质点取得更多动能补充,因而分离点的位置后移,旋涡区显著减小,从而降低形状阻力;

(3)叶片的后端形成“V”形结构,尖端指向流体方向,这种“V”形肋条结构能够产生较强的浊流以维持流体的附着,防止流体分离,从而减少压差阻力。

(4)使用该叶片的贯流风机减阻降耗,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叶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叶片的主视图,

图4是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

1、叶片单元,11、前端,12、后端,13、侧部,14、中间部,2、叶片,21、弧线,22、弧线,23、第一直线,24、第一弧线,25、第二弧线,26、第二直线,3、叶轮,31、上轮盘,32、中轮盘,33、下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具体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叶片由若干个叶片单元1沿叶片轴向排列成一排组成,所述叶片单元的前端11和后端12均呈“V”型,两侧部13高度高于中间部14高度形成两肋,因此组成为肋条式双“V”结构。

参照图2,由肋条式双“V”结构叶片单元1组成的叶片2,其截面型线在迎风面是两条弧线21、22相交,背风面是第一直线23、第一弧线24、第二弧线25、第二直线26依次相交。参照图3,所述相邻两叶片单元1的“V”型结构的顶点a之间的距离A为15.25mm。所述叶片单元1的“V”型结构的顶点a到两端点b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B为1.8mm。所述叶片2长为61mm,宽为10mm,高为1mm。

参照图4,由所述叶片2组成的叶轮3包括上轮盘31、中轮盘32、下轮盘33,以及设置于上轮盘31与中轮盘32之间、下轮盘33与中轮盘32之间的叶片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