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90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



背景技术:

泵是用来移动液体、气体或其他特殊流体介质的装置,一种用以增加液体的压力,使之输送流动的机械,即是对流体做工的机械。现有的泵是轴一端连接驱动叶轮,另一端连接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叶轮使流体介质输送流动。而在该结构中,由于轴分两段需通过联轴器连接,同轴度差,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对轴的固定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包括轴本体、叶轮及泵体,所述轴本体一端部固定叶轮,轴本体置于泵体内,所述轴本体的另一端部固定有法兰,所述轴本体上设有环形槽Ⅰ及环形槽Ⅱ,所述环形槽Ⅰ及环形槽Ⅱ内分别设有滚球及滚柱,所述滚球及滚柱的另一侧顶置有外圈,所述外圈与轴本体之间还设有保持架,所述外圈固定安装在泵体上,所述轴本体与外圈之间设有两密封圈,且滚球及滚柱位于两密封圈之间,所述泵体与轴本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靠近叶轮的一侧。

所述滚柱与轴本体平行设置,所述外圈内表面上设有分别与环形槽Ⅰ及环形槽Ⅱ对应的环形槽。

所述外圈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与外圈平行设置的条形凸起,所述泵体设为通孔结构,所述通孔内设有环形凸起,所述泵体内表面上设有与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从泵体的一端至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所形成的通孔孔径等于轴本体的外径。

所述法兰呈等边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其各角设有固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泵的轴固定不牢及出现同轴度不够的问题,该泵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滚球及滚轮对轴的固定牢固,转动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轴本体1与外圈6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法兰9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本体;11、环形槽Ⅰ;12、环形槽Ⅱ;2、叶轮;3、泵体;31、条形槽;32、环形凸起;4、滚球;5、滚柱;6、外圈;61、环形槽;62、条形凸起;7、密封圈;8、密封件;9、法兰;91、固定孔;10、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泵,包括轴本体1、叶轮2及泵体3,所述轴本体1一端部固定叶轮2,轴本体1置于泵体3内,所述轴本体1的另一端部固定有法兰9,所述轴本体1上设有环形槽Ⅰ11及环形槽Ⅱ12,所述环形槽Ⅰ11及环形槽Ⅱ12内分别设有滚球4及滚柱5,所述滚球4及滚柱5的另一侧顶置有外圈6,所述外圈6与轴本体1之间还设有保持架10,所述保持架10用于限制滚球4及滚柱5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滚球4及滚柱5圆周均匀分布在轴本体1的外周。所述外圈6固定安装在泵体3上,具体地,所述外圈6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与外圈6平行设置的条形凸起62,所述泵体3设为通孔结构,所述通孔内设有环形凸起32,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32与泵体3一体结构设置;所述泵体3内表面上设有与条形凸起62相配合的条形槽31,所述条形槽31从泵体3的一端至环形凸起32,所述环形凸起32所形成的通孔孔径等于轴本体1的外径,安装时将外圈6上的条形凸起62沿本体3内的条形槽31滑入至环形凸起32,所述条形凸起62与条形槽31长度适配,优选地为长度相等。

所述轴本体1与外圈6之间设有两密封圈7,且滚球4及滚柱5位于两密封圈7之间,所述密封圈7固定在外圈6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63内,所述泵体3与轴本体1之间设有密封件8,所述密封件8设置于靠近叶轮2的一侧。

所述滚柱5与轴本体1平行设置,所述外圈6内表面上设有分别与环形槽Ⅰ11及环形槽Ⅱ12对应的环形槽61,滚球4级滚柱5可在轴本体1与外圈6之间滚动,对轴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降低对轴本体1转动时带来的摩擦。

所述法兰9呈等边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其各角设有固定孔91,所述固定孔91用来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电机转轴转动通过法兰9带动轴本体1旋转,进而驱动叶轮2转动,叶轮2驱动流体介质的流动。

所述叶轮2设置在蜗壳内,所述蜗壳设有流体进出口,叶轮2转动将流体介质从进口驱动至出口,完成泵的作业即输送流体。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泵的轴固定不牢及出现同轴度不够的问题,该泵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滚球及滚轮对轴的固定牢固,转动使用灵活。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