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55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草加工过程中,真空回潮工序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使用的设备称为烟草真空回潮机,真空系统是真空回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该设备自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时,其真空系统的配置有多种,例如机械真空泵组+制冷机组、蒸汽喷射泵+水环泵联合真空机组、二级蒸汽喷射泵组等。该设备引进后,国内又研制成功三级蒸汽喷射真空系统、四级蒸汽喷射真空系统等。特别是自2011年开始,针对传统设备能耗大的特点,国内又研制了汽水联合真空机组、全射流真空机组、烟草回潮机用螺杆真空泵联合抽空机组等节能型真空系统。

烟草回潮用真空系统的特点是:在不同的工作阶段,真空系统抽吸的气体或是空气,或是水蒸汽。在上文所述的真空系统中,机械真空泵组+制冷机组因其结构复杂已经退出实际应用,全蒸汽喷射系统因为蒸汽能耗大而应用越来越少,全射流真空系统和新型纯电式真空机组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授权公告号CN204312339U“烟草回潮机用螺杆真空泵联合抽空机组”专利中“冷凝器管程出口通过第一真空阀与真空过滤器进口连通;冷凝器管程出口通过第二真空阀与水环真空泵进口连通;冷凝器管程出口通过第三真空阀与罗茨真空泵进口连通;罗茨真空泵位于冷凝器之后,水环真空泵位于罗茨真空泵之后。”

授权公告号CN203624224U“用于烟草回潮机的电水一体化抽空系统”专利中“冷凝器壳程进口与设置在其上部的喷淋冷却水箱出水口连通;冷凝器壳程出口通过排水泵与喷淋冷却水箱的喷淋头进水口连通;冷凝器的管程出口通过串联设置的罗茨真空泵、螺杆真空泵与大气连通;冷凝器管程进口通过真空阀与回潮箱连通;冷凝器壳程出口通过单向阀与排水泵进水口连通;冷凝器位于所有真空泵与真空回潮箱之间。”

上述专利技术虽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但其存在结构复杂、管道铺设杂乱,冷凝器的的壳程与冷却水系统连接造成检修维护困难,使用一段时间后管程内部粘接严重而影响运行效果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检修维护、工作可靠、节能的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包括罗茨真空泵、螺杆真空泵、水环真空泵、管壳式冷凝器、真空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冷却塔、循环水箱,所述螺杆真空泵吸入口与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吸入口通过主管道与所述真空箱出口的一端相连,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吸入口和所述真空箱的出口的一端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真空箱出口另一端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所述真空箱出口另一端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入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出口与所述水环真空泵的吸入口相连;

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管程入口与相连,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管程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水箱入口,所述循环水箱入口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与冷却塔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螺杆真空泵和罗茨真空泵以及水环真空泵的入口均可设置真空泵过滤器。

所述管壳式冷凝器可以卧式或立式安装,其壳程入口处的中轴线与主管道中轴线重合。

所述冷却塔下方设置集水箱和第二水泵,集水箱入水口与冷却塔的出水口相连,集水箱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入口相连,第二水泵出口与管壳式冷凝器的管程入口相连。

所述螺杆真空泵与罗茨真空泵及水环真空泵均位于主管道两端同侧。

所述循环水箱与第一水泵及水环真空泵均位于管壳式冷凝器下部,且均位于主管道同侧,冷凝器管程出口处中轴线与循环水箱中轴线相重合。

所述真空箱通过真空箱出口管与主管道连通,真空箱出口管为竖直管,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设置于主管道上,且位于真空箱出口管两侧,真空箱出口管连接真空箱体过滤器。

所述螺杆真空泵连接于主管道一端,罗茨真空泵设置于螺杆真空泵一侧,罗茨真空泵通过罗茨真空泵管道与主管道连接,罗茨真空泵管道与主管道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三阀门,罗茨真空泵管道包括罗茨真空泵吸入管与罗茨真空泵出口管,罗茨真空泵设置于罗茨真空泵吸入管与罗茨真空泵出口管之间。

所述水环真空泵的出气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大气连通。

实用新型的有益作用:

(1)当抽吸空气时,开启螺杆真空泵,达到设定真空度时,开启罗茨真空泵,该抽空过程不经过冷凝器,减少了沿程阻力损失。

(2)当抽吸水蒸汽时,含有烟草杂质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的壳程,一部分烟草杂质粘壳程内壁与管程外壁,便于观察和检修清理。

(3)当抽吸水蒸汽时,水蒸汽进入冷凝器的壳程,通常设计中壳程的有效通径比管程大,有益于减少真空管路的阻力损失。

(4)水环真空泵与罗茨真空泵并联安装,有益于现场布置整齐美观,且有效缩短了真空管路。

(5)冷凝器不经过螺杆真空泵的真空管路,缩短了主泵的真空管路,也有益于现场布置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螺杆真空泵1、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2、管壳式冷凝器5、冷却塔6、水环真空泵7、第一水泵8、循环水箱9、真空箱10、真空箱出口管101、罗茨真空泵11 、第二水泵12、集水箱13、真空箱体过滤器14、汽水分离器15、罗茨真空泵管道16、主管道17、真空泵过滤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包括罗茨真空泵11、螺杆真空泵1、水环真空泵7、管壳式冷凝器5、真空箱10、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冷却塔6、循环水箱9,螺杆真空泵1吸入口与罗茨真空泵11的吸入口通过主管道17与真空箱10出口的一端相连,罗茨真空泵11的吸入口和真空箱10的出口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3,真空箱10出口另一端与管壳式冷凝器5的壳程入口相连,真空箱10出口另一端与管壳式冷凝器5的壳程入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4,管壳式冷凝器5的壳程出口与水环真空泵7的吸入口相连;

冷却塔6的出水口与管壳式冷凝器5的管程入口与相连,管壳式冷凝器5的管程出口连接循环水箱9入口,循环水箱9入口通过第一水泵8与冷却塔6的进水口相连。

螺杆真空泵和罗茨真空泵以及水环真空泵的入口均可设置真空泵过滤器18,(图中只示出螺杆真空泵、罗茨真空泵处设置的真空泵过滤器18)。

管壳式冷凝器5可以卧式或立式安装,其壳程入口处的中轴线(图中未示)与主管道17中轴线(图中未示)重合。

螺杆真空泵1与罗茨真空泵11及水环真空泵7均位于主管道17两端同侧。

循环水箱9与第一水泵8及水环真空泵7均位于管壳式冷凝器5下部,且均位于主管道17同侧。

真空箱10通过真空箱出口管101与主管道17连通,真空箱出口管101为竖直管,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设置于主管道17上,且位于真空箱出口管101两侧。

螺杆真空泵1连接于主管道17一端,罗茨真空泵11设置于螺杆真空泵1一侧,罗茨真空泵11通过罗茨真空泵管道16与主管道17连接,罗茨真空泵管道16与主管道17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三阀门2,罗茨真空泵管道16包括罗茨真空泵吸入管161与罗茨真空泵出口管162,罗茨真空泵11设置于罗茨真空泵吸入管161与罗茨真空泵出口管162之间。

水环真空泵7的出气口与汽水分离器15的进气口相连,汽水分离器15的排气口与大气连通。

如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烟草回潮的真空装置与图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1)在真空箱10出口设置了真空箱体过滤器14,具体的真空箱出口管101连接真空箱体过滤器14,其目的是真空箱10内排出的气体经过初级过滤,减少杂物粘接。(2)冷却塔6下方设置了集水箱和水泵,具体的冷却塔6下方设置集水箱13和第二水泵12,集水箱13入水口与冷却塔6的出水口相连,集水箱13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12入口相连,第二水泵12出口与管壳式冷凝器5的管程入口相连。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现场情况合理布局,便于冷却水系统分散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管程出口连接循环水箱而不与螺杆真空泵、真空过滤器、水环真空泵与罗茨真空泵进行连接,冷凝器管程进口与冷却塔出水口相连,冷凝器位于水环真空泵前,冷凝器壳程进口连接的是真空箱体,冷凝器壳程出口连接的水环真空泵,罗茨真空泵通过阀门与真空箱体相连,不经过冷凝器;当抽吸空气时,开启螺杆真空泵,达到设定真空度时,开启罗茨真空泵,该抽空过程不经过冷凝器,减少了沿程阻力损失;当抽吸水蒸汽时,含有烟草杂质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的壳程,一部分烟草杂质粘壳程内壁与管程外壁,便于观察和检修清理,当抽吸水蒸汽时,水蒸汽进入冷凝器的壳程,通常设计中壳程的有效通径比管程大,有益于减少真空管路的阻力损失。水环真空泵与罗茨真空泵并联安装,有益于现场布置整齐美观,且有效缩短了真空管路。冷凝器不经过螺杆真空泵的真空管路,缩短了主泵的真空管路,也有益于现场布置整齐美观。

工作时,首先抽吸真空箱10内的空气,关闭第二阀门4、启动螺杆真空泵1,开启第一阀门3、达到设定真空度时关闭第三阀门2、开启罗茨真空泵11;达到工作真空度后,开始加潮、增湿过程;然后关闭第一阀门3、开启水环真空泵7、开启第二阀门4,此时第一水泵8已经开启,大部分蒸汽经过管壳式冷凝器5冷凝成水,未冷凝的蒸汽和空气由水环真空泵7排除、经汽水分离器15分离后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