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4265发布日期:2018-06-12 23:03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压泵,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增压泵。



背景技术:

增压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增压的泵,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反渗透净水器增压用等等。其原理为先将增压泵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液体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液体作用一升力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液体,这个力对液体做功,使液体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液体的动能与压能均增大。常规的增压泵一般功能单一且体积较大不便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紧凑的变频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频增压泵,包括电机部、控制部、增压轮和端盖,所述的控制部设置于电机部上方且通过螺丝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轮通过电机轴与电机部连接且外部套设有屏蔽套,所述的增压轮与电机部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的电机部上密封连接有泵壳且增压轮位于泵壳内,所述泵壳的两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泵壳上开设有分别与内部和进水口连通的流量室,所述的流量室内通过轴旋转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的其中一对称叶片上分别安装有磁钢,且两磁钢的N极和S极互为反向,所述的流量室通过盖板密封,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与接口,所述的端盖与电机部相固连起保护作用。

本变频增压泵的技术效果为:屏蔽套和密封板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泵壳内的液体进入电机部而烧坏电机,增压轮位于泵壳内且泵壳安装于电机部上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其中,流量室的设计其内部叶轮在水流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叶片上的磁钢旋转,并通过霍尔传感器将信号传导给控制部,以此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水流的控制。

在上述的一种变频增压泵中,所述电机部的后端通过螺丝安装有塑盖。通过塑盖可以方便其内部电机后期的维修。

在上述的一种变频增压泵中,所述的电机部上位于塑盖的边缘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设置可以将内部电机运行散发的热量排出,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变频增压泵中,所述的端盖上位于其上下两端均排列开设有通风口。

在上述的一种变频增压泵中,所述端盖和泵壳的外表面均具有流向识标。流向识标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增压泵在安装过程中进出水反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变频增压泵具有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紧凑且可以调节流量大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变频增压泵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泵壳的爆炸图。

图3是电机部的后视图。

图中,1、电机部;2、控制部;3、增压轮;4、端盖;5、屏蔽套;6、密封板;7、泵壳;8、进水口;9、出水口;10、流量室;11、叶轮;12、磁钢;13、盖板;14、塑盖;15、散热口;16、通风口;17、流向识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变频增压泵,包括电机部1、控制部2、增压轮3和端盖4,控制部2设置于电机部1上方且通过螺丝固定,增压轮3通过电机轴与电机部1连接且外部套设有屏蔽套5,增压轮3与电机部1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板6,电机部1上密封连接有泵壳7且增压轮3位于泵壳7内,泵壳7的两端开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泵壳7上开设有分别与内部和进水口8连通的流量室10,流量室10内通过轴旋转安装有叶轮11,叶轮11的其中一对称叶片上分别安装有磁钢12,且两磁钢12的N极和S极互为反向,流量室10通过盖板13密封,盖板13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与接口,端盖4与电机部1相固连起保护作用。

水泵按进出水口9方向接入管路,按标牌上的额定电源电压接入。且具有以下功能:

自动增压供水,控制部2调整或显示增压档,开动阀门电机运转增压,关断阀门电机停转。

热水温控模式,水管接入热水器与水龙头并行的循环管上,增压泵接通电源,控制部2调整或显示温控模式,水龙头长时间热水供应。水温高低会自动调节电机转速。

冷、热水循环模式,家庭地板与暖气瓶热、冷循环使用。

定时供水,管路接入,接上电源,控制部2调整或显示定时档,可设定加压时间;控制部2调整或显示定量档,可设定供水量,设定值为0.01~1m3

增压泵驱动为永磁变频电机,高效节能型,泵体没水时,开机两分钟,电机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停止一切工作),泵体有水自动转换到待机与工作状态。

为了方便其内部电机后期的维修,电机部1的后端通过螺丝安装有塑盖14。

为了将内部电机运行散发的热量排出,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部1上位于塑盖14的边缘开设有散热口15。

其中,端盖4上位于其上下两端均排列开设有通风口16,端盖4和泵壳7的外表面均具有流向识标17,防止增压泵在安装过程中进出水反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部1、控制部2、增压轮3、端盖4、屏蔽套5、密封板6、泵壳7、进水口8、出水口9、流量室10、叶轮11、磁钢12、盖板13、塑盖14、散热口15、通风口16、流向识标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