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959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机床中使用的对水或者油进行冷却或润滑的泵,都采用下进水的方式,电机在泵体的上部,电机的下方具有一电机轴向下伸入到泵体内,伸入到水或油的液面下面,电机轴的底部设有叶轮,电机工作时通过电机轴的旋转带动下部的泵叶轮旋转,叶轮离心作用使泵出水。现有的多级离心泵的颈部较短,使用时受限,且必须使用机械密封才能达到很好的密封,使得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颈部加长,适用性好,且在无密封件的情况下,通过高速运转起到密封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包括电机、泵体和转轴,所述的泵体包括出水段、多级中段壳体和泵盖,所述的出水段包括用以与电机的电机壳体固连的上安装法兰端、支撑板和下安装法兰端,所述的支撑板与上安装法兰端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和下安装法兰端之间设置有加长出水管和加长支撑板;所述的下安装法兰端的下端沿着轴向设置有多级中段壳体和泵盖后与拉杆的上端固连,拉杆的下端卡设于泵盖上;所述的转轴包括电机轴和泵轴,所述的电机轴的上端依次穿过支撑板、上安装法兰端后伸入电机内与转子组件相连;所述的泵轴的上端穿过下安装法兰端与电机轴的下端热压成一体,其中电机轴与上安装法兰端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下安装法兰端与泵轴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泵轴上的硬质合金圈以及套设在上安装法兰端内的四氟乙烯套,所述的硬质合金圈与四氟乙烯套之间存在一丝的间隙;所述的泵轴的下端依次套装设于每级中段壳体内的叶轮及导叶后伸至泵盖内与锁紧螺母固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泵盖包括泵盖本体,所述的泵盖本体的底部内凹形成有用以放置底盖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底面上开设有底进水口;该底进水口的圆周面上向着圆心方向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凸板,每个安装凸板均开设有底盖安装孔;所述的底进水口的圆周面上沿轴线方向向内一体成型有多个拉杆挡板,安装凸板与拉杆挡板间隔设置;所述的泵盖本体的底部上且位于拉杆挡板与泵盖本体内圆周面之间开设有拉杆安装孔;所述的泵盖本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侧进水区域,每个侧进水区域均布有多个网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中段壳体包括中段壳体本体,所述的中段壳体本体两端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内止口、外止口,所述的中段壳体本体的底板中心位置处内凹形成柱形凸起,该柱形凸起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水孔;所述的柱形凸起的上方设置有四氟乙烯垫圈后盖上与柱形凸起相配合的固定盖,该固定盖的下端形成的环形边檐与中段壳体本体焊接连接,该固定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第一通水孔相配合的第二通水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出水段包括用以与电机的电机壳体固连的上安装法兰端、支撑板和下安装法兰端,撑板与上安装法兰端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和支撑板,支撑板和下安装法兰端之间设置有加长出水管和加长支撑板,颈部加长,适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下安装法兰端与泵轴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泵轴上的硬质合金圈以及套设在上安装法兰端内的四氟乙烯套,硬质合金圈与四氟乙烯套之间存在一丝的间隙,在无密封件的情况下,硬质合金圈随泵轴高速运转,使得硬质合金圈与四氟乙烯套之间形成水幕,进而实现密封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泵轴的上端穿过下安装法兰端与电机轴的下端热压成一体,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扭矩及耐久度均大大提高;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下安装法兰端的下端沿着轴向设置有多级中段壳体和泵盖后与拉杆的上端固连,拉杆的下端卡设于泵盖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采用立式泵结构,可更好地节省占地面积;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泵盖结构简单,整个泵盖由一块板形成,没有焊接工艺,就去除工人虚焊的风险,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节省了拉杆挡件以及网片的焊接工序;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其中段壳体由中段壳体本体、四氟乙烯垫圈以及固定盖三个零件组成,结构简单,制造工序简单,省料,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剖视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中中段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电机壳体;21、上安装法兰端;22、水平支撑板;23、下安装法兰端;24、出水管;25、竖向支撑板;26、加长出水管;27、加长支撑板;31、中段壳体本体;32、内止口;33、外止口;34、柱形凸起;341、第一通水孔;35、固定盖;351、环形边檐;352、第二通水孔;36、四氟乙烯垫圈;41、泵盖本体;42、网孔;43、底进水口; 44、安装凸板;45、拉杆挡板;46、拉杆安装孔;5、拉杆;61、电机轴;62、泵轴;7、硬质合金圈;8、四氟乙烯套;9、叶轮;10、导叶;11、锁紧螺母;12、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包括电机、泵体和转轴,泵体包括出水段、多级中段壳体和泵盖,出水段包括用以与电机的电机壳体1 固连的上安装法兰端21、水平支撑板22和下安装法兰端23,水平支撑板22与上安装法兰端 21之间设置有出水管24和竖向支撑板25,竖向支撑板25和下安装法兰端23之间设置有加长出水管26和加长支撑板27,颈部加长,适用性好;下安装法兰端23的下端沿着轴向设置有多级中段壳体和泵盖后与拉杆5的上端固连,拉杆5的下端卡设于泵盖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采用立式泵结构,可更好地节省占地面积;转轴包括电机轴61和泵轴62,电机轴的上端依次穿过水平支撑板22、上安装法兰端21后伸入电机内与转子组件相连;泵轴62的上端穿过下安装法兰端23与电机轴61的下端热压成一体,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扭矩及耐久度均大大提高;其中电机轴61与上安装法兰端21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下安装法兰端23与泵轴62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泵轴62上的硬质合金圈7以及套设在上安装法兰端21内的四氟乙烯套8,硬质合金圈7与四氟乙烯套8之间存在一丝的间隙,在无密封件的情况下,硬质合金圈随泵轴高速运转,使得硬质合金圈与四氟乙烯套之间形成水幕,进而实现密封的目的;泵轴62的下端依次套装设于每级中段壳体内的叶轮9及导叶10后伸至泵盖内与锁紧螺母11 固连;

接续并结合图4,泵盖包括泵盖本体41,泵盖本体41的底部内凹形成有用以放置底盖 12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底面上开设有底进水口43;该底进水口43的圆周面上向着圆心方向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凸板44,每个安装凸板44均开设有底盖安装孔;底进水口43的圆周面上沿轴线方向向内一体成型有多个拉杆挡板45,安装凸板44与拉杆挡板45间隔设置;所述的泵盖本体41的底部上且位于拉杆挡板45与泵盖本体41内圆周面之间开设有拉杆安装孔 46;泵盖本体41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侧进水区域,每个侧进水区域均布有多个网孔 42;泵盖结构简单,整个泵盖由一块板形成,没有焊接工艺,就去除工人虚焊的风险,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节省了拉杆挡件以及网片的焊接工序;

接续并结合图5,中段壳体包括中段壳体本体31,中段壳体本体31两端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内止口32、外止口33所述的中段壳体本体31的底板中心位置处内凹形成柱形凸起34,该柱形凸起34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水孔341;柱形凸起34的上方设置有四氟乙烯垫圈 36后盖上与柱形凸起34相配合的固定盖35,该固定盖35的下端形成的环形边檐351与中段壳体本体31焊接连接,该固定盖3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第一通水孔341相配合的第二通水孔352;中段壳体由中段壳体本体、四氟乙烯垫圈以及固定盖三个零件组成,结构简单,制造工序简单,省料,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加长的立式多级离心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颈部加长,适用性好,且在无密封件的情况下,通过高速运转起到密封的作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