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0948发布日期:2019-06-15 00: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入形成于旋转轴的周围的多个缸膛中的活塞在缸膛内往复滑动的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括建筑机械的工业机械中,使用各式各样的油压马达、油压泵等液压装置。在像这样的液压装置的缸体中,有一些形成有能从位于活塞插入侧端面的开口分别插入活塞的多个缸膛,且缸体旋转时插入的活塞在缸膛内往复滑动。

作为这种液压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斜板型液压装置。专利文献1的斜板型液压装置(以下作为“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进行说明)具备旋转轴,旋转轴上一体地安装有缸体。缸体的端面上沿周方向等间距地形成有缸膛,各缸膛中插入有活塞。在从该缸膛突出的端部上安装有滑靴(shoe),该滑靴配置于倾倒配置的斜板的支持面上。

如此构成的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通过在缸膛内使活塞往复运动来令缸体旋转。并且,通过向缸膛供给高压的工作油使活塞往复运动来令缸体旋转,从而使与缸体一体地设置的旋转轴旋转。即,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作为油压马达进行工作。又,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也会通过使缸体旋转来令活塞在缸膛内往复运动。并且,通过旋转轴使缸体旋转,由此能吸入低压的工作油并吐出高压的工作油。即,能使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还作为油压泵进行工作。

另外,作为其他的现有技术,有在缸体的周围设置用于被电磁拾波(pick-up)式的旋转传感器检测的被检测凹部的液压旋转机(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44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67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具有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结构的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主要在低速度、中速度的旋转中使用,然而为了应对建筑机械、工业机械的驱动装置中的高旋转化,理想的是在高速旋转下也能使用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但是,若使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的缸体高速旋转,则作用在活塞及滑靴上的离心力的影响增大,与低旋转时不同从而变得无法忽视离心力的影响。

例如,活塞在缸膛中往复运动时,在供活塞滑动的缸体的滑动面上因滑动而产生热。该滑动面上的发热量取决于缸体与活塞的接触压力。在像以往那样离心力非常小的低旋转规格中,接触压力主要与被供给或是吐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对应,因此滑动面产生的发热量相对较小。故而,在滑动面与活塞之间形成用于逸出工作油的间隙,仅以从该间隙泄漏出的工作油就能将滑动面充分冷却。

但是,在使缸体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与油压的影响相比离心力更会对接触压力产生影响,且旋转速度越高则接触压力越增加,滑动面产生的发热量也越大。藉此,滑动面的温度上升,尤其,利用从间隙泄漏出的工作油的冷却变得困难,因此缸膛的开口附近的温度上升显著。又,藉由离心力的增加,活塞被推向外方,从而与缸体的半径方向内侧相比半径方向外侧的间隙的宽度变窄。这样一来,位于变窄的外侧的间隙的工作油变得难以流动,从而在该间隙部分工作油被加热。若工作油被持续加热而超过工作油的转变温度,则工作油的润滑性能降低。虽然也可以通过增大间隙的宽度来防止工作油的润滑性能的降低,但是增大间隙的宽度会使工作油的泄漏量增加,因此会使作为泵或马达的性能降低,又,会对油压装置的高压化产生限制。

而且,根据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的缸膛数、转速、用途等,期待冷却效果的缸体的部分有所不同,也期望能根据各个斜板型油压旋转装置期待冷却效果的缸体。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缸体的周围设置凹部,但该凹部仅有作为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凹部的功能而不能将缸体冷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缸膛数、转速等改善滑动面的冷却效果的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缸体是形成有在活塞插入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的多个缸膛,在旋转时使分别插入所述缸膛的活塞进行往复滑动的缸体;所述缸体具备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具有形成于相邻的所述缸膛之间且从所述活塞插入侧端面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的延伸的多个冷却用孔。

根据该结构,藉由缸体旋转,由此向缸体的成为高温的活塞的滑动面即缸膛之间具备的冷却部的冷却用孔导入周围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工作油)。导入冷却用孔的冷却液将缸体的热带走并从冷却用孔离开,从而能由该冷却液妥善冷却缸体。藉此,能改善缸体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的温度上升。而且,冷却用孔从缸膛的开口所在的活塞插入侧端面开始延伸,因此在温度上升最为显著的滑动面的活塞插入侧端面附近尤其能抑制其温度上升。

又,也可以是所述冷却用孔以从所述活塞插入侧端面向着所述缸体的外周面贯穿的形式倾斜地形成。

若如此构成,则从活塞插入侧端面进入冷却用孔的冷却液藉由缸体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向缸体的外周面排出。因此,能使冷却液产生强制流动从而提升缸体的冷却效果。

又,也可以是所述冷却用孔具有与所述缸膛平行地延伸的直线部、和从所述直线部的远离所述活塞插入侧端面的位置向着所述缸体的外周面开放的通道孔部。

若如此构成,则从活塞插入侧端面进入冷却用孔的直线部的冷却液藉由缸体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从通道孔部向缸体的外周面排出。因此,能使冷却液产生强制流动从而提升缸体的冷却效果。

又,本发明的缸体是形成有在活塞插入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的多个缸膛,在旋转时使分别插入所述缸膛的活塞进行往复滑动的缸体;所述缸体具备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具有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通过相邻的所述缸膛之间并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用孔。

根据该结构,藉由缸体旋转,由此向从缸体的外周面通过相邻的缸膛之间进行延伸的冷却用孔导入周围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工作油)。导入冷却用孔的冷却液将缸体的热带走并从冷却用孔离开,从而能由该冷却液妥善冷却缸体。

又,本发明的缸体是形成有在活塞插入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的多个缸膛,在旋转时使分别插入所述缸膛的活塞进行往复滑动的缸体;所述缸体具备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具有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用孔。

根据该结构,藉由缸体旋转,由此向从缸体外周面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导入周围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工作油)。导入冷却用孔的冷却液将缸体的热带走并从冷却用孔离开,从而能由该冷却液妥善冷却缸体。

又,所述缸膛具备嵌入衬套(insertbushing);所述冷却用孔形成为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至所述嵌入衬套的外表面位置。

若如此构成,则在缸膛内具备嵌入衬套的结构中,将冷却液导入至缸膛的嵌入衬套的位置为止,从而能妥善冷却靠近成为高温的缸膛的位置。

又,本发明的缸体是形成有在活塞插入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的多个缸膛,在旋转时使分别插入所述缸膛的活塞进行往复滑动的缸体;所述缸体具备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具有在所述缸体的所述活塞插入侧端面的边缘部上形成的环状的切口部、和以从所述环状的切口部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形式形成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冷却用槽。

根据该结构,藉由缸体旋转,由此通过缸体的活塞插入侧端面的边缘部上形成的环状的切口部向活塞插入侧端面的缸体外周部分导入周围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工作油),并将该冷却液从切口部引导至形成于缸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冷却用槽,从而能通过由该冷却液带走缸体的热来妥善冷却缸体。

又,本发明的缸体是形成有在活塞插入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的多个缸膛,在旋转时使分别插入所述缸膛的活塞进行往复滑动的缸体;所述缸体具备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具有位于相邻的缸膛之间且以从所述活塞插入侧端面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形式形成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冷却用槽。

根据该结构,藉由缸体旋转,向从缸体的活塞插入侧端面沿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冷却用槽导入周围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工作油)。导入冷却用槽的冷却液将缸体的热带走并从冷却用槽离开,从而能由该冷却液妥善冷却缸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是如下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与供低压的工作液流动的低压侧通路和供高压的工作油流动的高压侧通路连接,通过使所述工作液从所述高压侧通路供给至所述缸膛并从所述缸膛向所述低压侧通路排出来使缸体旋转,或通过使所述缸体旋转来将所述工作液从所述低压侧通路吸入至所述缸膛,进一步压缩后向所述高压侧通路吐出;具备所述任意的缸体。

根据该结构,在缸膛的滑动面与活塞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将从该间隙泄漏的工作油用作润滑油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能抑制缸体的活塞滑动面上的温度上升。因此,能抑制从间隙泄漏的润滑油的油温的上升,从而防止润滑油转变。藉此,能防止润滑油的润滑性能的降低,从而维持活塞顺畅地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活塞在缸膛内往复滑动的缸体中,根据缸膛数、转速、用途等条件恰当地改善缸体的冷却效果。

参照附图,根据以下理想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c)是示出工作油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3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4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5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四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6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五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7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六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8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七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9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八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10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中的第九实施形态的缸体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的实施形态中,以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中的缸体12a~12i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形态中,以图1所示的左方向为“前方向”、以右方向为“后方向”进行说明。

(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图1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12a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的剖视图。在油压挖掘机、起重机及推土机等建筑机械、油压单元、压力机、制铁机械及注射成型机等陆用装置等工业机械、船舶中,为了驱动其具备的设备、执行器等而设置有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是通常所说的斜板型马达・泵,具有使工业机械、船舶具备的旋转对象物旋转的液压马达的功能、或向工业机械、船舶具备的执行器供给压力液从而使该执行器动作的液压泵的功能。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要操作的工作液为工作油、以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为油压马达10进行说明。

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具备旋转轴11,是能使旋转轴11以高速的转速旋转的高速旋转型的油压马达。该油压马达10除旋转轴11之外还具备缸体12a、多个活塞13、多个滑靴14、斜板15及阀片16,这些部件容纳于壳体17内。旋转轴11以贯穿壳体17的形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壳体17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可旋转地被轴承18、19支持。旋转轴11的中间部分上嵌插有缸体12a。

缸体12a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缸体12a的轴线与旋转轴11的轴线l1一致。缸体12a与旋转轴11通过花键结合一体结合,并与旋转轴11一体旋转。缸体12a上形成有多个缸膛20。缸膛20以轴线l1为中心在缸体12a的周方向上等间距地配置(图2),且与轴线l1平行地延伸。缸膛20是由截面圆形的滑动面与底面规定的孔,在缸体12a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前侧端面)上具有开口。各缸膛20内从开口插入并嵌入有活塞13。

活塞13为大致圆柱状,在规定缸膛20的滑动面12b上滑动且沿前后方向往复滑动。另外,有时在缸膛20内嵌合有铜衬套等圆筒状的套筒(未图示)。此时,活塞13在套筒的内周面上滑动,供活塞13滑动的滑动面是指该套筒的内周面。以下虽然说明的是未嵌合有套筒的情况,但对嵌合有套筒的情况亦相同。

活塞13的外径形成为比缸膛20的内径稍微小径,在活塞13的周围,在活塞13与滑动面12b之间形成有间隙。此外,活塞13在其前端部具有球面保持部13a,球面保持部13a无论活塞13的位置如何均从缸膛20突出。球面保持部13a的外表面形成为大致球面状,该球面保持部13a上安装有滑靴14。

滑靴14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其内表面与球面保持部13a对应地呈部分球面状。该滑靴14内嵌入有活塞13的球面保持部13a,活塞13能以球面保持部13a的中心为中心点转动。又,滑靴14在其底部具有向半径方向外方突出的突缘14a,其底部与斜板15抵接并配置于其上。

斜板15形成为大致圆板状。斜板15以其上侧向后方倾倒的状态设置于壳体17内,其中心附近被旋转轴11贯穿。斜板15配置于比缸体12a靠近前侧处,且在缸体12a侧具有支持板21。支持板21为圆环状,支持板21上沿周方向等间距地配置有多个滑靴14。又,多个滑靴14上,为了将这些滑靴14按压于支持板21而设置有压板22。

压板22为大致圆环状,且旋转轴11可相对旋转地插通其中心。压板22上形成有与滑靴14相同数量的安装孔22a,安装孔22a在周方向上等间距地配置。压板22使滑靴14的开口侧插通安装孔22a,且抵靠在突缘14a上,并与支持板21协作夹持突缘14a。又,压板22在其内孔插通有球面衬套23。球面衬套23为大致圆筒状,且外装于旋转轴11及缸体12a。球面衬套23被缸体12a上设置的多个按压弹簧27向支持板21施力,从而压板22被该球面衬套23按压于支持板21。

像这样配置有多个滑靴14的斜板15其上部与设置于壳体17的上部的调节器24连结。调节器2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可动的柱塞25,该柱塞25上连结有斜板15。故而,能通过使柱塞2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来变更斜板的倾斜角并调节活塞13的行程,从而能变更缸膛20的油室20a的容量。油室20a是指在缸膛20内比活塞13的后端面靠近后侧的空间。

缸体12a上形成有与该油室20a连通的缸端口(cylinderport)26。缸端口26在一个缸膛20上设置有一个,与缸膛20一对一地对应。又,缸端口26在缸体12a的后侧端面上开口,且该后侧端面上设置有阀片16。

阀片16是圆环状的板状构件,位于缸体12a与壳体17的后端部之间。阀片16由未图示的销构件不能相对旋转地固定于壳体17。阀片16的内孔插通有旋转轴11,且旋转轴11与阀片16形成为能相互相对旋转的结构。在像这样配置的阀片16上形成有吸入端口16a及吐出端口16b。

吸入端口16a及吐出端口16b为大致圆弧状,且彼此在周方向上隔开间距配置。这些吸入端口16a及吐出端口16b将阀片16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缸体12a侧的开口与某些缸端口26连接。通过使缸体12a旋转来使缸端口26的连接对象交替切换成吸入端口16a与吐出端口16b。吸入端口16a的开口与未图示的高压侧通路连接,吐出端口16b的开口与未图示的低压侧通路连接。藉此,通过使缸体12a旋转来使缸膛20与高压侧通路和低压侧通路交替连接。另外,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使吸入端口16a与吐出端口16b的位置相对于实际情况在周方向上错开地进行记载。

具有上述结构的油压马达10中,在活塞13从朝缸膛20缩进最多而位于最深部的上死点向活塞13从缸膛20突出最多的下死点移动期间,流通于高压侧通路的工作油通过吸入端口16a被吸入油室20a内。藉此,活塞13被工作油向前方推压,其结果是滑靴14被按压于斜板15。由于斜板15倾倒,因此被按压的滑靴14在斜板15上向下侧滑动,并以轴线l1为中心沿周方向一方公转。藉此,缸体12a上被施以绕轴线l1的旋转力,从而使缸体12a及旋转轴11绕轴线l1旋转。

另一方面,在活塞13位于下死点至上死点之间时,油室20a通过吐出端口16b与低压侧通路连接。藉由缸体12a旋转使滑靴14在斜板15上向上侧滑动,从而仍然以轴线l1为中心沿周方向一方公转。使滑靴14在斜板15上向上侧滑动由此使活塞13被推回后方,伴随于此,油室20a的工作油通过吐出端口16b被排向低压侧通路。像这样在油压马达10中,通过吸入及吐出工作油使活塞13在前后方向上往复滑动,并使缸体12a及旋转轴11绕轴线l1旋转。

另外,在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为油压泵时,使缸体12a旋转由此从低压侧通路向缸膛20的内部吸入工作油,并将利用缸膛20的内部压缩的工作油向高压侧通路吐出。

并且,上述缸体12a上具备冷却该缸体12a的结构。图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12a具有多个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作为冷却部50,除了冷却用孔51之外,还包括后述图8~图10所示那样的冷却用槽55等。以下,说明具备冷却部50的缸体的实施形态。另外,以下的实施形态中,以缸体12a的轴线为轴线l1进行说明。又,对各实施形态中相同的结构标以同一符号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2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12a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c)是示出工作油的流动的示意图。该缸体12a具有作为冷却部50的冷却用孔51。(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a中,在相邻的缸膛20之间靠近外周面12a的位置上设置有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51。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孔51在相邻的各缸膛20之间,设置于比缸膛20的中心靠近缸体12a的外周面12a的位置。

该冷却用孔51的轴线方向深度h1形成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深度h2的范围内。即,冷却用孔51形成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活塞13位于上死点时的活塞13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本实施形态中的轴线方向深度h1在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为止的位置h2的范围中,形成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约1/2左右的范围。

又,冷却用孔51的直径d可相对于活塞13的直径形成于5%~100%的范围内。使冷却用孔51的直径d相对于活塞13的直径形成于5%~100%的范围内,由此能形成在多种条件下能妥善冷却缸体12a的冷却用孔51。作为该冷却用孔51的直径d,被设定为使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进入冷却用孔51的工作油在冷却用孔51的内部移动且冷却缸体12a,并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离开的大小。例如,冷却用孔51可以是3mm~10mm左右的直径d。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a,如图2中的(c)所示,藉由缸体12a旋转,由此,周围的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o向缸体12a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上具备的冷却用孔51导入。并且,该工作油o使冷却用孔51的内部的工作油o产生流动,从而使带走缸体12a的温度的工作油o从冷却用孔51离开,由此能妥善冷却缸体12a。

藉此,能改善缸体12a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冷却用孔51从缸膛20的开口所在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延伸,因此在温度上升最为显著的滑动面12b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附近尤其能抑制其温度上升。

(第二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3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缸体12b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b具有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b中,在相邻的缸膛20之间的半径方向外方设置有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缸体12b的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51。本实施形态中,在靠近缸体12b的外周面12a的位置上,在相邻的各个缸膛20之间的外方分别设置有两根冷却用孔51。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b,与上述缸体12a同样地,能向缸体12b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上具备的冷却用孔51导入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从而妥善冷却缸体12b。藉此,能改善缸体12b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缸体12a相比,能进一步冷却靠近缸膛20的位置。

(第三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4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缸体12c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c具有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c中,在相邻的各缸膛20之间靠近外周面12a的位置上,设置有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51。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孔51是以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向着缸体12c的外周面12a贯穿的形式倾斜的孔。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c,与上述缸体12a同样地,能向缸体12c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上具备的冷却用孔51导入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从而妥善冷却缸体12c。藉此,能改善缸体12c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能使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进入冷却用孔51的工作油藉由缸体12c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向缸体12c的外周面12a排出。因此,能使冷却用孔51内的工作油产生强制流动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第四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5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四实施形态的缸体12d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d具有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d中,在相邻的各缸膛20之间靠近外周面12a的位置上设置有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51。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孔51具有与缸膛20平行地延伸的直线部、和从该直线部的远离活塞插入侧端面12c的深部位置向着缸体12d的外周面12a开放的通道孔部52。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d,与上述缸体12a同样地,能向缸体12d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上具备的冷却用孔51导入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从而妥善冷却缸体12d。藉此,能改善缸体12d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能使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进入冷却用孔51的工作油藉由缸体12d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从通道孔部52向缸体12d的外周面12a排出。因此,能使冷却用孔51内的工作油产生强制流动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第五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6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五实施形态的缸体12e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e具有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e中,从缸体12e的外周面12a在与缸体12e的轴线l1正交的半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用孔51。冷却用孔51在相邻的缸膛20之间,以从外周面12a开始通过缸膛20之间并延伸至距缸体12e的轴线l1指定距离的位置为止的半径方向深度h3进行设置。作为设置冷却用孔51的半径方向深度h3,可以是留有从轴线l1开始至缸膛20的最为靠近轴线l1的位置为止的指定距离的深度。

又,本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在缸体12e的轴线l1的方向上仅设置一根冷却用孔51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在轴线l1的方向上在想要冷却的位置进一步设置冷却用孔51,冷却用孔51的根数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e,能通过在相邻的缸膛20之间延伸的冷却用孔51以向冷却用孔51导入的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来妥善冷却缸体12e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藉此,能改善缸体12e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

(第六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7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六实施形态的缸体12f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f具有冷却用孔51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孔51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f上设置有从外周面12a向缸膛20的外周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冷却用孔51。冷却用孔51以从缸体12f的外周面12a开始至距缸膛20的外周指定距离的位置为止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半径方向深度h4进行设置。作为该冷却用孔51的半径方向深度h4,例如可以是设置有嵌入衬套(图示省略)的情况下的直至嵌入衬套的外表面位置为止的深度。在缸膛20不具有嵌入衬套的情况下,冷却用孔51可设置为直至缸膛20的附近位置为止。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f,也能以向冷却用孔51导入的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来妥善冷却缸体12f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藉此,能改善缸体12f的冷却性能,从而能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需要沿缸体12f的轴线l1的方向进一步设置冷却用孔51时,能提升冷却效果。冷却用孔51的根数不限于图示的例子,也可以是在轴线l1的方向上在想要冷却的位置进一步设置冷却用孔51。

(第七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8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七实施形态的缸体12g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g具有冷却用槽55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槽55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g中,在缸体12g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的边缘部的周方向上设置有环状的切口部56。切口部56通过将缸体12g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的外周面12a的角部削为环状而形成。

并且,以从该切口部56开始沿缸体12g的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形式,在缸体12g的外周面12a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用槽55。在缸体12g的外周面12a的角部上设置环状的切口部56,且冷却用槽55从该切口部56开始延伸,因此能使工作油从切口部56顺畅地流向冷却用槽55。

冷却用槽55的轴线方向深度h1形成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活塞13位于上死点时的活塞13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深度h2的范围内。本实施形态中的轴线方向深度h1形成于在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深度h2的范围内的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约1/2左右的范围。又,冷却用槽55的宽度尺寸w可相对于活塞13的直径形成于2%~100%的范围内。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槽55在缸体12g的外周面12a的周方向上等间距地设置。藉此,在缸体12g的外周面12a上,形成有凹状的冷却用槽55及其间的凸状的外周面12a等间距地形成的凹凸面。并且,能以向冷却用槽55导入的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来妥善冷却缸体12g的外周面12a。藉此,能改善缸体12g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g,藉由凹状的冷却用槽55及凸状的外周面12a的凹凸面,还能具备作为旋转传感器(图示省略)的检测部的功能。将该凹凸面作为旋转传感器的检测部的情况下,增加冷却用槽55的根数时,能高精度地检测转速。

(第八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9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八实施形态的缸体12h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h具有冷却用槽55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槽55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h中,与上述图8同样地,在缸体12h的活塞插入侧端面12c的边缘部的周方向上设置有从外周面12a凹入的切口部56。

并且,设置有从该切口部56沿缸体12h的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用槽55。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槽55以在缸膛20的半径方向外方,从切口部56沿缸体12h的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形式进行设置。该冷却用槽55也可设置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另外,切口部56并非必须设置。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h,与上述缸体12g同样地,能向缸体12h的外周面12a上具备的冷却用槽55导入温度比较低的工作油从而妥善冷却缸体12h。藉此,能改善缸体12h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

(第九实施形态的缸体)

图10是仅示出上述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中的第九实施形态的缸体12i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该缸体12i具有冷却用槽55作为冷却部50。(b)的剖视图在上部示出了冷却用槽55部分的截面,在下部示出了缸膛20部分的截面。

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i上设置有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缸体12i的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用槽55。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槽55在活塞插入侧端面12c上在相邻的缸膛20之间,成为从外周面12a开始通过缸膛20之间直至距缸体12i的轴线l1指定距离的位置为止的半径方向深度h3。作为设置冷却用槽55的半径方向深度h3,可以是留有从轴线l1开始至缸膛20的最为靠近轴线l1的位置为止的指定距离的深度。并且,冷却用槽55以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沿轴线l1的方向延伸的形式形成于缸体12i的外周面12a。又,本实施形态的冷却用槽55形成为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向着缸体12i的外周面12a弯曲的圆弧状。作为冷却用槽55的轴线方向深度h1,形成于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开始至活塞13向缸膛20进入的最深部的位置为止的深度h2的范围内。另外,与上述第八实施形态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切口部56。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缸体12i,能通过设置于相邻的缸膛20之间的冷却用槽55向缸体12i中靠近成为高温的活塞13的滑动面12b的位置导入度比较低的工作油从而妥善冷却缸体12i。藉此,能改善缸体12i的冷却性能,从而抑制滑动面12b的温度上升。而且,能通过圆弧状的冷却用槽55将冷却用的工作油从活塞插入侧端面12c向缸体12i的外周面12a排出。因此,能使冷却用槽55内的工作油产生强制流动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总结)

如上,根据上述缸体12a~12i,能根据油压马达(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10的缸膛20的数目、转速等规格、用途等条件等采用适合的缸体12a~12i。藉此,能进行与缸体12a~12i对应的妥善的冷却。并且,通过妥善冷却缸体12a~12i能抑制工作油的温度上升从而防止工作油的润滑性能降低。因此,能有计划且稳定地运用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等。

另外,上述的实施形态中,作为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1以油压马达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用于油压泵等其他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

又,上述的实施形态示出了一个示例,也可以组合各实施形态,可进行在不损害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多种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

根据上述说明,本发明的多种改进以及其他实施形态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得以明确。因此,上述说明应仅理解为示例,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教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的形态为目的而提供。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可对其构造和/或功能的具体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符号说明:

1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10油压马达;

12a~12i缸体;

12a外周面;

12b滑动面;

12c活塞插入侧端面;

13活塞;

17壳体;

20缸膛;

50冷却部;

51冷却用孔;

52通道孔部;

55冷却用槽;

56切口部;

l1轴线;

d直径;

h1、h2轴线方向深度;

h3、h4半径方向深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