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装式翻转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5052发布日期:2018-11-14 03: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装式翻转控制阀。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推广应用液压翻转犁。用翻转犁进行耕翻怍业,具有无开闭垄、生产效率高、节能等优点。液压翻转犁是利用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来控制左右两套犁体交替作业,以达到无开闭垄的目的。如图6所示,液压翻转犁的翻转机构主要包括悬挂架111、转动轴115、犁梁112和油缸113,转动轴115焊接在悬挂架111上,犁梁112安装在转动轴115上,油缸113两端分别用销轴铰接在悬挂架上部和犁梁112上,犁体114装在犁梁112上。油缸由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控制,犁处于工作状态时,油缸处于最大的伸长状态。在翻转换向时,需要先控制油缸缩短带动犁梁向上翻转,当犁梁旋转到接近垂直位置时,再控制油缸伸出,使犁梁越过“死点”位置,在油缸推力及及重力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到另一侧工作位置时停止。

目前,国内外用于控制油缸的翻转控制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控液压翻转控制阀,另一种是自动翻转控制阀。手控式是由拖拉机驾驶员直接操纵手动滑阀控制油缸油路使双向犁起始翻转,犁在越中位置拨动拨叉带动一个转阀使油缸油路转换,而完成翻转换向的,这种翻转控制阀在地头转弯时拖拉机驾驶员除操纵方向盘、提升犁之外,还要操纵翻转控制阀,在很短时间要完成这几种动作是十分紧张而忙乱的,劳动强度增加;同时需采用两个控制阀不仅构造复杂、成本也高。自动翻转控制阀是利用一套机构控制两个转阀,使第一转阀操纵油缸油路使犁起始翻转,第二转阀控制翻转过程中油缸油路的转换而实现犁的翻转换向。这种翻转机构虽然实现了全自动翻转换向。但是结构十分复杂,可靠性差,而且还需用两个控制转阀成本仍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实现对翻转犁自动翻转换向控制的插装式翻转控制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装式翻转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阀套的侧壁上设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阀套上设有轴向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具有环形的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及第五通流槽,第一通流槽与回油口相连通,第二通流槽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第三通流槽与进油口相连通,第四通流槽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通,第五通流槽通过轴向设置的第一通流孔与第一通流槽相连通;换向阀芯,设于第一通道并能滑移,换向阀芯上设有第一凸肩、第二凸肩及第三凸肩,换向阀芯一端的第一通道构成主控制腔,换向阀芯另一端的第一通道构成次控制腔,主控制腔内设有使换向阀芯保持右移趋势的第一弹簧,次控制腔内设有使换向阀芯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二弹簧,换向阀芯内具有与主控制腔相连通的左空腔以及与次控制腔相连通的右空腔,左空腔具有与第四通流槽连通的第一阻尼孔且左空腔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连通的第四阻尼孔,右空腔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三通流槽连通的第二阻尼孔且右空腔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五通流槽连通的第三阻尼孔;其中,换向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切换。

作为优选,当换向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肩封堵住第一通流槽,第二凸肩封堵住第三通流槽,第三凸肩封堵住第五通流槽,第二阻尼孔露出且与第三通流槽相连通,第四阻尼孔被遮盖住,第三阻尼孔露出且与第五通流槽相连通;当换向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流槽与第二通流槽相连通,且第三通流槽与第四通流槽相连通,第二阻尼孔露出且与第三通流槽相连通,第四阻尼孔露出且与第一通流槽相连通,第三阻尼孔被遮盖住断开与第五通流槽的连通;当换向阀芯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二通流槽与第三通流槽相连通,且第四通流槽与第五通流槽相连通,第二阻尼孔被遮盖住断开与第三通流槽的连通,第四阻尼孔露出且与第二通流槽相连通,第三阻尼孔露出与第五通流槽相连通。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通道的右端设有螺堵封堵,螺堵和换向阀芯之间形成次控制腔。

作为优选,上述左空腔内设有第一阻尼器,上述右空腔内设有第二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合理,零部件少,成本低。

(2)通过原理的设计,可以自动实现对翻转缸的缩回、再伸出的顺序控制,从而完成对液压翻转犁的自动翻转控制,无需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此时换向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液压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换向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换向阀芯处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液压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插装式翻转控制阀,包括:

阀套1,阀套1的侧壁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阀套1上设有轴向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上具有环形的第一通流槽101、第二通流槽102、第三通流槽103、第四通流槽104及第五通流槽105,第一通流槽101与回油口t相连通,第二通流槽102与第二工作油口b相连通,第三通流槽103与进油口p相连通,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一工作油口a相连通,第五通流槽105通过轴向设置的第一通流孔106与第一通流槽101相连通;

换向阀芯3,设于第一通道11并能滑移,换向阀芯3上设有第一凸肩301、第二凸肩302及第三凸肩303,第一通道11的右端设有螺堵2封堵,螺堵2和换向阀芯3之间形成次控制腔1b,换向阀芯3另一端的第一通道构成主控制腔1a,主控制腔1a内设有使换向阀芯3保持右移趋势的第一弹簧5a,次控制腔1b内设有使换向阀芯3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二弹簧5b,换向阀芯3内具有与主控制腔1a相连通的左空腔3e以及与次控制腔1b相连通的右空腔3f,左空腔3e具有与第四通流槽104连通的第一阻尼孔3a且左空腔3e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一通流槽101、第二通流槽102连通的第四阻尼孔3d,右空腔3f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三通流槽103连通的第二阻尼孔3b且右空腔3f具有选择性地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的第三阻尼孔3c;左空腔3e内设有第一阻尼器4a,所述右空腔3f内设有第二阻尼器4b。

其中,换向阀芯3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切换。当换向阀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1所示,第一凸肩301封堵住第一通流槽101,第二凸肩302封堵住第三通流槽103,第三凸肩303封堵住第五通流槽105,第二阻尼孔3b露出且与第三通流槽103相连通,第四阻尼孔3d被遮盖住,第三阻尼孔3c露出且与第五通流槽105相连通;当换向阀芯3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4所示,第一通流槽101与第二通流槽102相连通,且第三通流槽103与第四通流槽104相连通,第二阻尼孔3b露出且与第三通流槽103相连通,第四阻尼孔3d露出且与第一通流槽101相连通,第三阻尼孔3c被遮盖住断开与第五通流槽105的连通;当换向阀芯3处于第三位置时,如图5所示,第二通流槽102与第三通流槽103相连通,且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五通流槽105相连通,第二阻尼孔3b被遮盖住断开与第三通流槽103的连通,第四阻尼孔3d露出且与第二通流槽102相连通,第三阻尼孔3c露出与第五通流槽105相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应用时,如图3所示(图中实际连接在油缸6上的液压锁已经省略),将本发明9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分别和用于控制供油的电磁换向阀8的工作油口a1和b1相连,本发明的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翻转缸6的有杆腔,第二工作油口b连接翻转缸6的无杆腔。

当翻转犁处于工作状态,不需要进行翻转时,电磁换向阀8处于失电状态,此时油口a1、b1与回油口t1相通,则本发明9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也处于无压状态,在第一弹簧5a、第二弹簧5b的作用下,换向阀芯3处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

当需要控制翻转犁进行翻转时,使电磁换向阀8带电,则本发明的进油口p与液压泵7出口相连通,回油口t与油箱相连,如图1所示,液压泵7出口的液压油由进油口p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阻尼孔3b、第二阻尼器4b进入次控制腔1b,推动换向阀芯3向左运动到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使第三通流槽103与第四通流槽104相通,从而使液压泵7出口的油液由进油口p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四通流槽104、第一进油口a后进入翻转缸6的有杆腔,推动翻转缸6缩回;在翻转缸6回缩过程中,由于液压油由第三通流槽103流向第四通流槽104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从而第三通流槽103内压力比第四通流槽104内压力大;第三通流槽103通过第二阻尼孔3b、第二阻尼器4b与次控制腔1b相连,第三阻尼孔3c在换向阀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被遮盖,则第三通流槽103与次控制腔1b内压力相等,而第四通流槽104通过第一阻尼孔3a、第一阻尼器4a与主控制腔1a相连后再由第四阻尼孔3d回到回油口t,第四通流槽104内压力稍大于主控制腔1a内压力,所以次控制腔1b内压力大于主控制腔1a内压力,换向阀芯3在压差作用下一直处于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从而在翻转缸6回缩过程中第三通流槽103与第四通流槽104始终连通;与此同时翻转缸6的无杆腔的油液经第二工作油口b、第二通流槽102、第一通流槽101回到油口t使翻转缸6进行回缩带动翻转犁向上翻转。

当翻转缸6缩回到底后,也即翻转犁到达死点位置后,通过第三通流槽103和第四通流槽104之间的液压油停止流动,所以不会产生压力差,从而主控制腔1a与次控制腔1b内压力基本相等,换向阀芯3在第一弹簧5a作用下向右运动,当换向阀芯3向右运动过程中,第二阻尼孔3b逐渐关闭,第三阻尼孔3c逐渐打开,第四阻尼孔3d逐渐断开与第一通流槽101的连通而逐渐与第二通流槽102连通,此时第四通流槽104压力小于主控制腔1a内压力,而次控制腔1b内压力小于第三通流槽103内压力,所以次控制腔1b内压力小于主控制腔1a内压力,使换向阀芯3在压差作用下一直向右运动到图5所示第三位置,此时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五通流槽105相通,主控制腔1a内的压力与第四通流槽104压力基本相等,次控制腔1b内液压油经第二阻尼器4b、第三阻尼孔3c与回油口t压力相等,从而使换向阀芯3保持在第三位置(如图5所示),进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二工作油口b进入翻转缸6的无杆腔推动翻转缸6伸出带动翻转犁开始向下翻转,翻转缸6有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一工作油口a、第四通流槽104、第五通流槽105、第一通流孔106、回油口t回到油箱。

当翻转缸6伸出到位后,第二工作油口b的压力上升,第二工作油口b的油液由第四阻尼孔3d一直保持流入主控制腔1a,使换向阀芯3继续保持在图5所示第三位置。此时,使电磁换向阀8失电,进油口p的压力消失,换向阀芯3在第一弹簧5a和第二弹簧5b的作用下回到图1所示位置,为下一步翻转控制做准备。因此,驾驶员只需要控制电控按钮就可以完成对翻转犁的自动翻转控制,在翻转犁由上翻到下翻的转换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