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9560发布日期:2018-11-17 01:3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中开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技术中,中开泵一般为单级双吸形式,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密封体、轴套、轴承体部件、填料部件、机械密封部件等组成,泵体,泵盖以叶轮中线为准,形状左右对称,出水蜗壳为双层,泵进、出口在泵中开面以下,与底座平面相对高度一样;叶轮为单级双吸式,进口处均为低压区,左右轴密封一般为自供密封、冲洗水,密封轴套通过两个O型圈对水密封,轴承均为脂润滑,驱动端轴承通过卡圈和轴套定位,非驱动端轴承通过轴肩、轴套及圆螺母加蝶形垫片定位。这种离心泵主要用于水厂、石油、化工、消防、农田灌溉等领域;主要使用范围:流量约75到2880m3/h,扬程约10到220m,输送介质温度≤105℃。

故需要一种大流量、高扬程的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扬程的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

本发明中的一种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旋转轴、轴承结构、次级叶轮、第一首级叶轮、第二首级叶轮、密封装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过渡流道、第二过渡流道和出水口,所述泵壳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与泵盖连接,所述泵体之间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各设有一个轴承结构,所述泵体中部设有次级叶轮,所述次级叶轮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首级叶轮,分别为第一首级叶轮和第二首级叶轮,所述第一首级叶轮设在次级叶轮的左侧,所述第二首级叶轮设在次级叶轮的右侧,所述旋转轴穿过泵壳与次级叶轮、第一首级叶轮和第二首级叶轮连接,所述第一首级叶轮的一侧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二首级叶轮的一侧设有相同的密封装置;

所述泵体下方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首级叶轮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首级叶轮连接,所述第一首级叶轮与次级叶轮通过第一过渡流道连接,所述第二首级叶轮与次级叶轮通过第二过渡流道连接,所述次级叶轮连接出水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承结构包括轴承体冷却腔、轴承体润滑油腔体、轴承体冷却水入口和轴承体冷却水出口,所述轴承体冷却腔设于轴承体润滑油腔体外部,并包裹住轴承体润滑油腔体,所述轴承体冷却水入口与轴承体冷却腔连接,所述轴承体冷却腔与轴承体冷却水出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部件,所述机械密封部件包括机械密封件压盖和机械密封件本体,所述机械密封件压盖与机械密封件本体轴向固定,所述机械密封件压盖与机械密封件本体之间设有青壳纸垫。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为填料密封部件,所述填料密封部件包括填料密封压盖、软填料和密封体连接螺栓,所述填料密封压盖与软填料轴向固定,所述填料密封压盖上设有密封体连接螺栓,所述密封体连接螺栓伸入软填料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泵体与泵盖是水平中开式,所述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青壳纸垫。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扬程的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两只首级叶轮均为单吸式,独自吸水结构,次级叶轮为双吸式,此种叶轮搭配结构可保证旋转轴的密封处在低压区,而且理论进水压力一致,轴向力可忽略,有利于轴承的选型设计;叶轮调节螺母直接裸露,可以安装好整个转子以后再进行叶轮调节,维修、安装中都很方便;不用担心通过轴套内部露出来的水进入轴承结构内,造成轴承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两种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泵体 2、泵盖 3、旋转轴 4、轴承结构 5、次级叶轮 6、第一首级叶轮 7、第二首级叶轮 8、机械密封部件 9、填料密封部件 41、轴承体冷却腔 42、轴承体润滑油腔体 43、轴承体冷却水入口 44、轴承体冷却水出口 51、出水口 61、第一进水口 62、第一过渡流道 71、第二进水口 72、第二过渡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单双吸混合型中开式离心泵,其使用范围:流量约200到10000m3/h,扬程最高360m,输送介质温度≤165℃。可用于楼宇供水、石油、化工、消防、热网循环、引黄、南水北调等。包括泵壳、旋转轴3、轴承结构4、次级叶轮5、第一首级叶轮6、第二首级叶轮7、密封装置、第一进水口61、第二进水口71、第一过渡流道62、第二过渡流道72和出水口51,泵壳包括泵体1和泵盖2,泵体1与泵盖2连接,泵体1之间设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两端各设有一个轴承结构4,泵体1中部设有次级叶轮5,次级叶轮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首级叶轮,分别为第一首级叶轮6和第二首级叶轮7,第一首级叶轮6设在次级叶轮5的左侧,第二首级叶轮7设在次级叶轮5的右侧,旋转轴3穿过泵壳与次级叶轮5、第一首级叶轮6和第二首级叶轮7连接,第一首级叶轮6的一侧设有密封装置,第二首级叶轮7的一侧设有相同的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必须同时用机械密封部件或者同时用填料密封部件,不可一端填料密封、一端机械密封。

泵体1下方设有第一进水口61和第二进水口71,第一进水口61与第一首级叶轮6连接,第二进水口71与第二首级叶轮7连接,第一首级叶轮6与次级叶轮5通过第一过渡流道62连接,第二首级叶轮7与次级叶轮5通过第二过渡流道72连接,次级叶轮5连接出水口51。

如图2、图3所示,轴承结构4包括轴承体冷却腔41、轴承体润滑油腔体42、轴承体冷却水入口43和轴承体冷却水出口44,轴承体冷却腔41设于轴承体润滑油腔体42外部,并包裹住轴承体润滑油腔体42,轴承体冷却水入口43与轴承体冷却腔41连接,轴承体冷却腔41与轴承体冷却水出口44连接。一般情况下,轴承结构的温度来自两个地方:高温介质和旋转轴本身运转产生的温度。1、高温介质的温度会通过泵盖和旋转轴向外传递至轴承结构,再加上轴承结构工作时本身的温度,就会超出正常工作温度,而通过旋转轴的热量可以通过外接冲洗水达到冷却效果,不管是填料密封,还是机械密封,都需要提供外接冲洗水,致使向轴承结构方向传递的热量基本被冷却水带走;轴承结构本身运转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水腔体中的冷却水带走,达到降低轴承工作环境温度的效果。

水流从泵体1的两个进口位置第一进水口61和第二进水口71,进入第一首级叶轮6和第二首级叶轮7,通过首级做功后通过第一过渡流道62和第二过渡流道72,水流到次级叶轮5,经次级叶轮5加压后水流到达出水口51,至此,液体在泵内加压过程结束。

泵体1与泵盖2是水平中开式,泵体1与泵盖2之间设有青壳纸垫,作为密封垫片。

泵盖压出室流道为矩形流道,通过单级流道宽度计算出两级流道之间距离,流道之间的厚度既要保证能承受压力的厚度,也不能太厚,一为保证铸造质量,二为尽量降低成本,过渡流道部位是此发明中的关键之一,从首级压出室第八断面开始,到次级吸入室为过渡流道,设计中遵循了流体动力学原理,遵循了泵流道面积变化原理,遵循了泵外形美观原理,各个断面在同等长度的情况下,其面积按照变化原理均匀变化,使水流层流运动,保证流体在经过过渡流道时沿程损失降到最低,还有需要保证的一点就是过渡流道与次级压出室的位置,在轴向、径向都要保证有大于等于壁厚的厚度,确保流道不能互通。首级叶轮根据设计参数比转数选用最优水力模型,首级叶轮的叶片旋转方向从叶轮入口看为逆时针,次级叶轮叶片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叶轮加工键槽的时候需要注意键槽的位置,使两级叶轮的出水口互相交错。在两级叶轮中间装有中间隔板,使两级压出室之间互相独立,保证单级扬程在尽量在理论设计范围之内,即在与泵盖接触面上安装O型圈,在有相对运动的接触面间隙控制在最小间隙标准,因为这个间隙决定此泵的轴向力,间隙越小,轴向力越小。轴套通过轴套螺母定位,来调节叶轮的是否与流道对中。密封水可以从首级流到部位接水,简洁方便。轴承结构采用滑动和滚动轴承相结合的方式,滑动部分承受径向力,滚动轴承承受轴向力,采用稀油润滑方式,对油域外部壳体进行水冷却,保证轴承运行温度。

实施例一:

其中,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部件8,机械密封部件8包括机械密封件压盖和机械密封件本体,机械密封件压盖与机械密封件本体轴向固定,机械密封件压盖与机械密封件本体之间设有青壳纸垫,作为密封垫片,为了防止密封体本体与机械密封压盖之间漏水。

实施例二:

其中,密封装置为填料密封部件9,填料密封部件包括填料密封压盖、软填料和密封体连接螺栓,填料密封压盖与软填料轴向固定,填料密封压盖上设有密封体连接螺栓,密封体连接螺栓伸入软填料中。通过调节填料密封压盖与密封体联接螺栓长度来调节软填料压缩量,达到密封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