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叶片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1689发布日期:2018-12-01 02: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螺旋叶片离心风机,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螺旋叶片、轴向长度不受限制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家电产品中常用的风机类型有轴流风机、贯流风机、离心风机。其典型的应用产品范例分别是,采用轴流风机的立式风扇,采用离心风机的油烟机,采用贯流风机的空调器室内机。轴流风机的特点是流量较大、压力较低、噪音较大。轴流风机的结构简单。

贯流风机的特点是流量适中、压力适中、噪音较小。贯流风机轴向长度不受限制,出风口气流沿着贯流风机的轴向分布较均匀。与轴流风机相比,贯流风机的气流贯穿叶轮流动,气流受叶片两次力的作用,能够在低噪声条件下把气流输送到较远的距离。贯流风机的气流在叶轮内强制折转,因此压力损失较大、效率较低。贯流风机叶轮采用前向式叶片。

离心风机的特点是流量较小、压力较高、噪音较小。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沿着离心风机的轴向布置,因此离心风机轴向长度受到限制。离心风机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流加速,气流在离心风机的蜗壳内腔减速并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产生高压气流。离心风机效率较高。离心风机叶轮有前向式叶片、径向式叶片、后向式叶片三种类型。

综上所述,贯流风机的压力有待于提高,离心风机的轴向长度受到限制,家电市场需要一种轴向长度不受限制、输出气流压力较大、效率较高的风机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普通贯流风机压力损失较大、效率较低的缺点,以及克服普通离心风机轴向长度受到限制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轴向长度不受限制、输出气流压力较大、效率较高的螺旋叶片离心风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所述离心风机包括机座部件、导流蜗壳、叶轮部件。导流蜗壳安装在机座部件内腔,叶轮部件安装在导流蜗壳内腔,电动机安装在机座部件轴向一端。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驱动叶轮部件的叶轮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叶轮螺旋形的叶轮流道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进入导流蜗壳的內腔时,导流蜗壳和机座的蜗壳板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中减速增压,把叶轮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

导流蜗壳轴向截面呈ω形,导流蜗壳轴向截面直线段部分分别是安装筋板二、安装筋板一,导流蜗壳轴向截面曲线段部分是呈c形的加强筋板。导流蜗壳轴向两端各有一个呈扇形的蜗壳端板,两个蜗壳端板之间有导流蜗壳板,导流蜗壳板两端分别与两个蜗壳端板轴向内侧表面连接在一起。导流蜗壳板截面形状是螺旋线或渐开线。导流蜗壳板一端与安装筋板二连接在一起,导流蜗壳板另一端是导流蜗壳板前端,导流蜗壳板前端与安装筋板一之间是导流进风口。两个蜗壳端板之间沿着轴向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板,每一个加强筋板与导流蜗壳板连接在一起,并且,每一个加强筋板径向内侧部分延伸至导流蜗壳板径向内侧形成內腔隔板二。

机座部件包括机座、侧板一、轴套一、侧板二、轴套二。轴套一、轴套二呈圆筒形,轴套一、轴套二轴向端面中间是轴套中心孔。

机座轴向两端分别是机座端板一、机座端板二。机座端板一呈矩形,机座端板一中间是装配孔,机座端板一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机座端板二呈矩形,机座端板二中间是装配孔,机座端板二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机座中间是蜗壳板,蜗壳板上半部分截面形状是螺旋线或渐开线,蜗壳板下半部分截面形状是螺旋线的切线或者渐开线的切线。蜗壳板下端与前围板一上端连接在一起,蜗壳板上端与固定筋板二右侧一端连接在一起,固定筋板二左侧一端与后围板下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下端与蜗舌板一左侧一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截面呈圆弧形,蜗舌板二与蜗舌板一之间的夹角成锐角,蜗舌板一右侧一端与前围板二下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上端与固定筋板一左侧一端连接在一起。固定筋板二、固定筋板一分别有若干个螺栓孔。后围板、固定筋板二、固定筋板一、蜗壳板、前围板一、前围板二、蜗舌板一、蜗舌板二的两端分别与机座端板一、机座端板二轴向内侧表面连接在一起。

所述离心风机装配时,叶轮部件穿过机座端板一的装配孔或者穿过机座端板二的装配孔,把叶轮部件安装在机座的蜗壳板与蜗舌板二之间,把导流蜗壳安装在叶轮部件的上端,并且使叶轮部件位于导流蜗壳内腔。导流蜗壳的导流蜗壳板和机座的蜗壳板、蜗舌板一、蜗舌板二、机座端板一、机座端板二之间构成半封闭的蜗壳內腔。蜗壳內腔靠近前围板一、前围板二的一端是出风口。后围板、固定筋板二、蜗舌板二、蜗舌板一、前围板二、机座端板一、机座端板二之间构成半封闭的进风內腔。进风內腔靠近后围板、前围板二的一端是进风口。机座的蜗壳板与蜗舌板一之间的蜗壳內腔沿着轴向分布有若干个內腔隔板一。每一个机座的內腔隔板一与一个导流蜗壳的內腔隔板二沿着轴向对齐。若干个內腔隔板一和內腔隔板二把蜗壳內腔沿着轴向分隔成若干个蜗壳內腔流道。

侧板一呈矩形,侧板一轴向一端中间有环形的侧板凸台一,侧板凸台一中间是侧板轴孔,侧板一轴向另一端中间有轴套安装槽一,轴套一安装在侧板一的轴套安装槽一中,侧板一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机座部件在装配时,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侧板一的螺栓孔和机座的机座端板一的螺栓孔,使侧板一安装在机座的机座端板一的轴向外侧表面。侧板二呈矩形,侧板二轴向一端中间有环形的侧板凸台二,侧板凸台二中间是侧板轴孔,侧板二轴向另一端中间有轴套安装槽二,轴套二安装在侧板二的轴套安装槽二中,侧板二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机座部件在装配时,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侧板二的螺栓孔和机座的机座端板二的螺栓孔,使侧板二安装在机座的机座端板二的轴向外侧表面。

叶轮部件包括叶轮、叶轮端板二、定位垫圈二、转轴二、转轴一、定位垫圈一、叶轮端板一。转轴一、转轴二呈圆柱形。定位垫圈一、定位垫圈二呈环形,定位垫圈一、定位垫圈二轴向端面中间是垫圈中心孔。

叶轮径向中间是呈圆筒形的叶轮连接筒,叶轮连接筒轴向两端的径向外表面分别有叶轮螺钉孔,叶轮连接筒径向外侧均布有若干个叶轮叶片,叶轮叶片呈螺旋形,相邻两个叶轮叶片之间是呈螺旋形的叶轮流道。

叶轮端板一呈环形,叶轮端板一轴向端面中间是端板轴孔,叶轮端板一径向外表面有径向的内螺纹孔。叶轮端板二呈环形,叶轮端板二轴向端面中间是端板轴孔,叶轮端板二径向外表面有径向的内螺纹孔。

叶轮部件在装配时,把叶轮端板一的径向外表面焊接在叶轮的叶轮连接筒右侧一端径向内侧,并且使叶轮端板一的内螺纹孔与叶轮连接筒右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对齐,把转轴一一端安装在叶轮端板一的端板轴孔中,把螺钉穿过叶轮连接筒右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并且把螺钉安装在叶轮端板一的内螺纹孔中,使转轴一与叶轮端板一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使转轴一的另一端位于叶轮端板一的轴向外侧,把定位垫圈一的垫圈中心孔安装在转轴一的径向外侧,并且使定位垫圈一左侧端面与叶轮端板一右侧端面接触安装在一起。把叶轮端板二的径向外表面焊接在叶轮的叶轮连接筒左侧一端径向内侧,并且使叶轮端板二的内螺纹孔与叶轮连接筒左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对齐,把转轴二一端安装在叶轮端板二的端板轴孔中,把螺钉穿过叶轮连接筒左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并且把螺钉安装在叶轮端板二的内螺纹孔中,使转轴二与叶轮端板二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使转轴二的另一端位于叶轮端板二的轴向外侧,把定位垫圈二的垫圈中心孔安装在转轴二的径向外侧,并且使定位垫圈二右侧端面与叶轮端板二左侧端面接触安装在一起。

所述离心风机在装配时,把叶轮部件穿过机座端板一的装配孔或者穿过机座端板二的装配孔,把叶轮部件安装在机座的蜗壳板与蜗舌板二之间。使转轴一径向外表面中间位置安装在轴套一的轴套中心孔中,并且使转轴一轴向外侧一端穿过侧板一的侧板轴孔,使转轴一轴向外侧一端位于侧板一轴向外侧。使转轴二径向外表面中间位置安装在轴套二的轴套中心孔中,并且使转轴二轴向外侧一端穿过侧板二的侧板轴孔,使转轴二轴向外侧一端位于侧板二轴向外侧。把导流蜗壳安装在叶轮部件的上端,并且使叶轮部件位于导流蜗壳内腔。并且把导流蜗壳的安装筋板二安装在机座的固定筋板二上表面,把导流蜗壳的安装筋板一安装在机座的固定筋板一上表面。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导流蜗壳的安装筋板二的螺栓孔和机座的固定筋板二的螺栓孔,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导流蜗壳的安装筋板一的螺栓孔和机座的固定筋板一的螺栓孔,使导流蜗壳与机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把电动机的转轴与转轴一连接在一起,或者,把电动机的转轴与转轴二连接在一起。

所述离心风机运行过程是:

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通过转轴一、叶轮端板一驱动叶轮沿着叶轮旋转方向旋转,或者,电动机通过转轴二、叶轮端板二驱动叶轮沿着叶轮旋转方向旋转。叶轮沿着叶轮旋转方向旋转时,使进风內腔中的气流穿过导流蜗壳的导流进风口进入叶轮的叶轮流道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中的气流沿着叶轮输气方向流动,气流沿着叶轮螺旋形的叶轮流道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进入导流蜗壳的內腔时,导流蜗壳和机座的蜗壳板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中减速增压,把叶轮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蜗壳內腔中的气流沿着出风口气流方向从出风口排出。气流在叶轮螺旋形的叶轮流道中高速流动时,会在叶轮流道局部产生负压力,该负压力进一步吸引进风內腔中的气流进入叶轮的叶轮流道中。蜗舌板二阻止叶轮流道中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回流至进风內腔。若干个內腔隔板一和內腔隔板二把蜗壳內腔沿着轴向分隔成若干个蜗壳內腔流道,使所述离心风机出风口气流沿着轴向分布更加均匀。

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叶轮螺旋形的叶轮流道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进入导流蜗壳的內腔时,导流蜗壳和机座的蜗壳板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中减速增压,把叶轮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螺旋形的叶轮流道使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沿着离心风机的径向布置,能够充分利用叶轮流道局部产生的负压力增加进风口的气流流量,并且确保连续、稳定的输送气流。所述离心风机具有轴向长度不受限制、输出气流压力较大、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离心风机的轴测图。

图2是所述离心风机的轴测剖视图。沿着轴线剖切。

图3是机座、导流蜗壳安装在一起的轴测剖视图。

图4是导流蜗壳的轴测剖视图。

图5是所述离心风机的轴测剖视图。沿着轴向截面剖切。

图6是机座的轴测剖视图。

图7是导流蜗壳的轴测图。从下向上投影。

图8是导流蜗壳的轴测图。

图9是侧板二、轴套二安装在一起的轴测剖视图。

图10是侧板一、轴套一安装在一起的轴测剖视图。

图11是叶轮部件的轴测剖视图。

图12是叶轮的轴测图。

图13是叶轮端板二、定位垫圈二、转轴二安装在一起的轴测剖视图。

图14是叶轮端板一、定位垫圈一、转轴一安装在一起的轴测剖视图。

图15是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气流路径示意图。

图中标注有机座1、导流蜗壳2、叶轮3、叶轮端板二4、定位垫圈二5、轴套二6、转轴二7、侧板二8、螺钉9、螺栓孔10、进风口气流方向11、进风口12、转轴一13、轴套一14、定位垫圈一15、侧板一16、叶轮端板一17、出风口18、出风口气流方向19、前围板一20、蜗舌板一21、蜗舌板二22、蜗壳板23、机座端板二24、装配孔25、后围板26、固定筋板二27、机座端板一28、前围板二29、固定筋板一30、蜗壳端板31、安装筋板二32、安装筋板一33、导流蜗壳板34、加强筋板35、导流蜗壳板前端36、侧板凸台二37、侧板凸台一38、叶轮螺钉孔39、叶轮流道40、叶轮叶片41、叶轮连接筒42、叶轮输气路径43、叶轮输气方向44、内螺纹孔45、蜗壳內腔46、气流路径47、进风內腔48、叶轮旋转方向49、內腔隔板一50、內腔隔板二51、导流进风口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叙述。

参照图1、图2、图12、图15,所述离心风机包括机座部件、导流蜗壳2、叶轮部件。导流蜗壳2安装在机座部件内腔,叶轮部件安装在导流蜗壳2内腔,电动机安装在机座部件轴向一端。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驱动叶轮部件的叶轮3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叶轮3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40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36进入导流蜗壳2的內腔时,导流蜗壳2和机座1的蜗壳板23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46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46中减速增压,把叶轮3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

参照图1至图14,导流蜗壳2轴向截面呈ω形,导流蜗壳2轴向截面直线段部分分别是安装筋板二32、安装筋板一33,导流蜗壳2轴向截面曲线段部分是呈c形的加强筋板35。导流蜗壳2轴向两端各有一个呈扇形的蜗壳端板31,两个蜗壳端板31之间有导流蜗壳板,导流蜗壳板两端分别与两个蜗壳端板31轴向内侧表面连接在一起。导流蜗壳板截面形状是螺旋线或渐开线。导流蜗壳板一端与安装筋板二32连接在一起,导流蜗壳板另一端是导流蜗壳板前端36,导流蜗壳板前端36与安装筋板一33之间是导流进风口52。两个蜗壳端板31之间沿着轴向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板35,每一个加强筋板35与导流蜗壳板连接在一起,并且,每一个加强筋板35径向内侧部分延伸至导流蜗壳板径向内侧形成內腔隔板二51。

机座部件包括机座1、侧板一16、轴套一14、侧板二8、轴套二6。轴套一14、轴套二6呈圆筒形,轴套一14、轴套二6轴向端面中间是轴套中心孔。

机座1轴向两端分别是机座端板一28、机座端板二24。机座端板一28呈矩形,机座端板一28中间是装配孔25,机座端板一28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10。机座端板二24呈矩形,机座端板二24中间是装配孔25,机座端板二24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10。机座1中间是蜗壳板23,蜗壳板23上半部分截面形状是螺旋线或渐开线,蜗壳板23下半部分截面形状是螺旋线的切线或者渐开线的切线。蜗壳板23下端与前围板一20上端连接在一起,蜗壳板23上端与固定筋板二27右侧一端连接在一起,固定筋板二27左侧一端与后围板26下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22下端与蜗舌板一21左侧一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22截面呈圆弧形,蜗舌板二22与蜗舌板一21之间的夹角成锐角,蜗舌板一21右侧一端与前围板二29下端连接在一起,蜗舌板二22上端与固定筋板一30左侧一端连接在一起。固定筋板二27、固定筋板一30分别有若干个螺栓孔10。后围板26、固定筋板二27、固定筋板一30、蜗壳板23、前围板一20、前围板二29、蜗舌板一21、蜗舌板二22的两端分别与机座端板一28、机座端板二24轴向内侧表面连接在一起。

所述离心风机装配时,叶轮部件穿过机座端板一28的装配孔25或者穿过机座端板二24的装配孔25,把叶轮部件安装在机座1的蜗壳板23与蜗舌板二22之间,把导流蜗壳2安装在叶轮部件的上端,并且使叶轮部件位于导流蜗壳2内腔。导流蜗壳2的导流蜗壳板34和机座1的蜗壳板23、蜗舌板一21、蜗舌板二22、机座端板一28、机座端板二24之间构成半封闭的蜗壳內腔46。蜗壳內腔46靠近前围板一20、前围板二29的一端是出风口18。后围板26、固定筋板二27、蜗舌板二22、蜗舌板一21、前围板二29、机座端板一28、机座端板二24之间构成半封闭的进风內腔48。进风內腔48靠近后围板26、前围板二29的一端是进风口12。机座1的蜗壳板23与蜗舌板一21之间的蜗壳內腔46沿着轴向分布有若干个內腔隔板一50。每一个机座1的內腔隔板一50与一个导流蜗壳2的內腔隔板二51沿着轴向对齐。若干个內腔隔板一50和內腔隔板二51把蜗壳內腔46沿着轴向分隔成若干个蜗壳內腔流道。

侧板一16呈矩形,侧板一16轴向一端中间有环形的侧板凸台一38,侧板凸台一38中间是侧板轴孔,侧板一16轴向另一端中间有轴套安装槽一,轴套一14安装在侧板一16的轴套安装槽一中,侧板一16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10。机座部件在装配时,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侧板一16的螺栓孔10和机座1的机座端板一28的螺栓孔10,使侧板一16安装在机座1的机座端板一28的轴向外侧表面。侧板二8呈矩形,侧板二8轴向一端中间有环形的侧板凸台二37,侧板凸台二37中间是侧板轴孔,侧板二8轴向另一端中间有轴套安装槽二,轴套二6安装在侧板二8的轴套安装槽二中,侧板二8周围有若干个螺栓孔10。机座部件在装配时,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侧板二8的螺栓孔10和机座1的机座端板二24的螺栓孔10,使侧板二8安装在机座1的机座端板二24的轴向外侧表面。

叶轮部件包括叶轮3、叶轮端板二4、定位垫圈二5、转轴二7、转轴一13、定位垫圈一15、叶轮端板一17。转轴一13、转轴二7呈圆柱形。定位垫圈一15、定位垫圈二5呈环形,定位垫圈一15、定位垫圈二5轴向端面中间是垫圈中心孔。

叶轮3径向中间是呈圆筒形的叶轮连接筒42,叶轮连接筒42轴向两端的径向外表面分别有叶轮螺钉孔39,叶轮连接筒42径向外侧均布有若干个叶轮叶片41,叶轮叶片41呈螺旋形,相邻两个叶轮叶片41之间是呈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

叶轮端板一17呈环形,叶轮端板一17轴向端面中间是端板轴孔,叶轮端板一17径向外表面有径向的内螺纹孔45。叶轮端板二4呈环形,叶轮端板二4轴向端面中间是端板轴孔,叶轮端板二4径向外表面有径向的内螺纹孔45。

叶轮部件在装配时,把叶轮端板一17的径向外表面焊接在叶轮3的叶轮连接筒42右侧一端径向内侧,并且使叶轮端板一17的内螺纹孔45与叶轮连接筒42右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39对齐,把转轴一13一端安装在叶轮端板一17的端板轴孔中,把螺钉9穿过叶轮连接筒42右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39,并且把螺钉9安装在叶轮端板一17的内螺纹孔45中,使转轴一13与叶轮端板一17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使转轴一13的另一端位于叶轮端板一17的轴向外侧,把定位垫圈一15的垫圈中心孔安装在转轴一13的径向外侧,并且使定位垫圈一15左侧端面与叶轮端板一17右侧端面接触安装在一起。把叶轮端板二4的径向外表面焊接在叶轮3的叶轮连接筒42左侧一端径向内侧,并且使叶轮端板二4的内螺纹孔45与叶轮连接筒42左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39对齐,把转轴二7一端安装在叶轮端板二4的端板轴孔中,把螺钉9穿过叶轮连接筒42左侧一端的叶轮螺钉孔39,并且把螺钉9安装在叶轮端板二4的内螺纹孔45中,使转轴二7与叶轮端板二4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使转轴二7的另一端位于叶轮端板二4的轴向外侧,把定位垫圈二5的垫圈中心孔安装在转轴二7的径向外侧,并且使定位垫圈二5右侧端面与叶轮端板二4左侧端面接触安装在一起。

所述离心风机在装配时,把叶轮部件穿过机座端板一28的装配孔25或者穿过机座端板二24的装配孔25,把叶轮部件安装在机座1的蜗壳板23与蜗舌板二22之间。使转轴一13径向外表面中间位置安装在轴套一14的轴套中心孔中,并且使转轴一13轴向外侧一端穿过侧板一16的侧板轴孔,使转轴一13轴向外侧一端位于侧板一16轴向外侧。使转轴二7径向外表面中间位置安装在轴套二6的轴套中心孔中,并且使转轴二7轴向外侧一端穿过侧板二8的侧板轴孔,使转轴二7轴向外侧一端位于侧板二8轴向外侧。把导流蜗壳2安装在叶轮部件的上端,并且使叶轮部件位于导流蜗壳2内腔。并且把导流蜗壳2的安装筋板二32安装在机座1的固定筋板二27上表面,把导流蜗壳2的安装筋板一33安装在机座1的固定筋板一30上表面。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导流蜗壳2的安装筋板二32的螺栓孔10和机座1的固定筋板二27的螺栓孔10,把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过导流蜗壳2的安装筋板一33的螺栓孔10和机座1的固定筋板一30的螺栓孔10,使导流蜗壳2与机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把电动机的转轴与转轴一13连接在一起,或者,把电动机的转轴与转轴二7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1、图2、图12、图15,所述离心风机运行过程是:

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通过转轴一13、叶轮端板一17驱动叶轮3沿着叶轮旋转方向49旋转,或者,电动机通过转轴二7、叶轮端板二4驱动叶轮3沿着叶轮旋转方向49旋转。叶轮3沿着叶轮旋转方向49旋转时,使进风內腔48中的气流穿过导流蜗壳2的导流进风口52进入叶轮3的叶轮流道40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40中的气流沿着叶轮输气方向44流动,气流沿着叶轮3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40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36进入导流蜗壳2的內腔时,导流蜗壳2和机座1的蜗壳板23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46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46中减速增压,把叶轮3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蜗壳內腔46中的气流沿着出风口气流方向19从出风口18排出。气流在叶轮3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中高速流动时,会在叶轮流道40局部产生负压力,该负压力进一步吸引进风內腔48中的气流进入叶轮3的叶轮流道40中。蜗舌板二22阻止叶轮流道40中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回流至进风內腔48。若干个內腔隔板一50和內腔隔板二51把蜗壳內腔46沿着轴向分隔成若干个蜗壳內腔流道,使所述离心风机出风口18气流沿着轴向分布更加均匀。

所述离心风机运行时,电动机驱动叶轮3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叶轮3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流动的过程中被加速,叶轮流道40中的气流从导流蜗壳板前端36进入导流蜗壳2的內腔时,导流蜗壳2和机座1的蜗壳板23径向内侧的蜗壳內腔46截面积逐渐增大,气流在蜗壳內腔46中减速增压,把叶轮3传递给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产生高压气流。螺旋形的叶轮流道40使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沿着离心风机的径向布置,能够充分利用叶轮流道40局部产生的负压力增加进风口12的气流流量,并且确保连续、稳定的输送气流。所述离心风机具有轴向长度不受限制、输出气流压力较大、效率较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