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913发布日期:2018-09-14 21:1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心泵的灌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离心泵来抽取液体,利用离心泵的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物料,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物料做高速旋转运动,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物料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物料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达到了输送物料的目的。

离心泵在使用完至下次使用前,由于管道的气密性问题,经常会在管道内出现气体,从而影响对离心泵的再次启动;这就要求在离心泵再次启动前进行灌泵操作。目前,灌泵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加液的方式进行,人工加液很容易发生物料泄露的情况,由于化工生产用物料具有腐蚀性,泄露的物料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离心泵的灌泵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物料的泄露,缩短离心泵自吸时间,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灌泵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料液的料液存储槽,料液存储槽的底部通过泵前连接管与离心泵吸水管相连,所述泵前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灌泵作业进行的泵前连接管阀门;所述料液存储槽的顶部设置有与离心泵的出水管相连用于向料液存储槽加料的泵后连接管,泵后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料的泵后连接阀门;所述料液存储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空管,排空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气的排空阀门。

上述一种灌泵装置,所述料液存储槽的侧面设置有与料液存储槽相连通用于显示料液存储槽内料液位置的透明液位计。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料液存储箱连接连接离心泵的吸水管,在离心泵启动之前,直接向离心泵加灌液体,避免了人工加液导致的物料泄露,从而节约了物料,更进一步的避免了泄露的物料污染环境。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缩短了离心泵自吸时间,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液存储槽、2.泵后连接管、3.泵后连接管阀门、4.泵前连接管、5.泵前连接管阀门、6.排空阀门、7.排空管、8.液位计、9.离心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灌泵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料液存储槽1、泵后连接管2、泵前连接管4、排空管7、液位计8和离心泵9;料液存储槽1用来存储料液,泵后连接管2用来向料液存储槽1加料,泵前连接管4用来向离心泵9灌泵,排空管7用来排气,液位计8用来显示料液存储槽1内料液的位置。

泵前连接管4设置在料液存储槽1的底部,与离心泵9的吸水管相连,泵前连接管4上设置有泵前连接管阀门5,用来控制灌泵作业进行;泵后连接管2设置在料液存储槽1的上方,与离心泵9的出水管相连,泵后连接管2上设置有泵前连接管阀门3,用来控制加料;排空管7设置在料液存储槽1的顶部,排空管7上设置有排空阀门6,用来控制排气;液位计8为透明管,设置在料液存储槽1的侧面,上下两端分别与料液存储槽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灌泵时,打开泵前连接管阀门,料液存储槽内的料液通过泵前连接管向离心泵和吸水管加液,等灌满后关闭泵前连接管阀门,完成灌泵。启动离心泵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打开排空阀门和泵后连接管阀门,出水管中的物料经泵后连接管向料液存储槽内加料,将料液存储到料液存储槽内,工作人员可以从液位计上观看料液存储槽内料液的位置,待加满后关闭排空阀门和泵后连接管阀门,以备下次灌泵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