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力二级液压油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782发布日期:2018-11-02 22:0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等压力二级液压油缸的结构设计,尤其适合于泵的工作压力基本不变情况下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产品中,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用于环卫机械、轨道交通以及高空作业平台产品,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其工作机构要平稳不冲击,这就要求工作机构上第一级的工作压力和第二级的工作压力基本相等。通常二级液压油缸的泵工作压力是由活塞作用面积S和外载荷F决定(P=F/S),当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其泵工作压力与活塞作用面积成反比。

在现有技术中,二级油缸伸出过程中第一级的活塞作用面积往往比第二级大,导致第一级运行到底之后启动第二级由于面积差造成系统泵压力变大而引起振动,运行不平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等压力二级液压油缸的结构,其第一级活塞作用面积和第二级活塞作用面积基本相等的油缸,适合于泵的工作压力基本不变情况下的液压系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等压力二级液压油缸结构,包括缸体、一级套筒、活塞一、二级套筒、缸盖、活塞杆、活塞二;其中,一级套筒、活塞一、活塞杆、活塞二通过螺纹联接方式紧固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静止的部件,二级套筒、缸盖也是通过螺纹联接方式紧固在一起组成另一个相对静止的部件;且活塞一上设有一组通油孔,活塞二设置在活塞杆上位于活塞一相对的另一端头,活塞杆设置为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油管贯穿整个活塞杆。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一上的通油孔沿活塞一的周缘均匀分布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设计,在活塞杆的另一端增加一活塞二,并将活塞杆中间形成空间装入油管通油至活塞二与活塞杆头之间,解决第一级运行到底启动第二级时运行不平稳问题;形成两级启动面积相当的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压力二级液压油缸结构,包括缸体1、一级套筒2、活塞一3、二级套筒4、缸盖5、活塞杆6、活塞二7;其中,一级套筒2、活塞一3、活塞杆6、活塞二7通过螺纹联接方式紧固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静止的部件,二级套筒4、缸盖5也是通过螺纹联接方式紧固在一起组成另一个相对静止的部件;且活塞一3上设有一组通油孔31,活塞二7设置在活塞杆6上位于活塞一3相对的另一端头,活塞杆6设置为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油管8贯穿整个活塞杆6。所述的活塞一上的通油孔可根据需要沿活塞一的周缘均匀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时,将活塞二7旋入活塞杆6,再把缸盖5装进活塞杆6旋紧固定在二级套筒4,接着活塞一3旋入活塞杆6,锁紧螺母9通过旋紧一级套筒2方式并紧活塞一3,最后整体装入缸体1。

工作时,由于活塞一设计有过油孔,活塞杆6设计空心管内部通油。设活塞杆直径为D1,二级套管内径为D2,一级套筒内径为D3,缸体内径为D4。

第一级油缸伸出时活塞作用面积

S1=D4×D4×π/4。

第二级油缸伸出时活塞作用面积

S2=(D3×D3-D1×D1+D2×D2)×π/4。

如果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D1=75mm,D2=160mm,D3=200mm,D4=250mm。将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

S1=4.9dm2,S2=4.7dm2

S1≈S2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设计,在活塞杆的另一端增加一活塞二,并将活塞杆中间形成空间装入油管通油至活塞二与活塞杆头之间,解决第一级运行到底启动第二级时运行不平稳问题;形成两级启动面积相当的结构。适用于液压缸行业中在新品及批量生产时使用,是一种等推力、运行平稳的结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