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静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405发布日期:2018-11-27 21:0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静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静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等静压处理是把被加工的物体放置一种特定的模具中,再把装有工件的模具放入盛满液体的工作缸中,通过增压缸的活塞杆带动压头深入工作缸中的工作腔逐步加压,通过液体传压,使得物体的各个表面受到了相等的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成型。工件成型工作完成后,增压缸的活塞杆会带动压头回程,由于此时工作腔的压力非常高,在400MPa到600MPa之间,如果增压缸的液压控制系统没有卸压油路,则会损坏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阀等元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等静压机的具有卸压油路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等静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站、增压缸和工作缸;还包括:

主油路,连通液压站和增压缸,驱动所述增压缸的活塞杆往复运动;

卸压油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换向阀和调速阀;液压站、第一换向阀、调速阀和增压缸的无杆腔顺次连接;

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工作缸连通的泄压阀和第一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主油路包括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均分别连通液压站和增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均包括第二换向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叠加式调速阀;液压站、第二换向阀、叠加式调速阀和增压缸顺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和叠加式调速阀之间连接有叠加式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与工作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为电磁换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站包括油箱、风冷却器、泵、过滤器和溢流阀;

所述风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风冷却器的进油口分别与主油路的回油口和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T1连接;

所述过滤器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泵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泵的出油口与主油路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泵的出油口连接,溢流阀的出油口与风冷却器的进油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泵的出油口和溢流阀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分别连接有空气滤清器和液位液温计。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阀为先导式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有耐震压力表;单向阀和耐震压力表之间连接有测压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卸压油路,在增压缸的活塞杆带动压头回程时,先对增压缸的无杆腔卸压,待工作缸的工作腔中的压力下降后,再切换至主油路,从而防止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阀等元器件被损坏;其次,通过设置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从而使增压缸能够具有多种运动速度;并且,通过设置叠加式单向阀,能够防止增压缸的活塞杆意外伸出或缩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等静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油箱;2-过滤器;3-电机;4-联轴器;5-泵;6-单向阀;7-溢流阀;8-空气滤清器;9-液位液温计;10-第二换向阀;11-叠加式液控单向阀;12-叠加式溢流阀;13-叠加式调速阀;14-第一换向阀;15-调速阀;16-风冷却器;17-耐震压力表;18-测压接头;19-增压缸;20-工作缸;21-工作腔;22-泄压阀;23-第一压力表;2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等静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站、增压缸19和工作缸20;还包括:

主油路,连通液压站和增压缸19,驱动所述增压缸19的活塞杆往复运动;

卸压油路,包括第一换向阀14和调速阀15;液压站、第一换向阀14、调速阀15和增压缸19的无杆腔顺次连接;

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工作缸20连通的泄压阀22和第一压力表23。具体的所述泄压阀22为截止阀,通过设置泄压阀22,在意外等特殊情况下,能够直接采用泄压阀22对工作腔21进行快速泄压。

如图1所示,工作缸20内设置有工作腔21,工作腔21内填充有加压介质,例如水;工作时,首先把被加工的工件放置在模具中,再把装有工件的模具放入盛满加压介质的工作腔21中,然后增压缸19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压头深入工作腔21内进行加压动作,通过液体传压,使得工件的各个表面受到了相等的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成型。由于此时工作腔21中的压力巨大,达到400MPa-600Mpa,因此,在增压缸19的活塞杆开始缩回时,首先切换第一换向阀14,使第一换向阀14的油口A1与第一换向阀14的回油口T1连通,从而使增压缸19无杆腔中的液压油经调速阀15和第一换向阀14直接流入液压站;当压力表23观测到工作腔21中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例如下降到0MPa时,切换第一换向阀14,使增压缸19无杆腔中的液压油经主油路流入液压站。

为了使增压缸19能够具有多种运动速度;例如可以实现“快进-工进”的动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油路包括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均分别连通液压站和增压缸19。具体地,所述快速油路和慢速油路均包括第二换向阀10、叠加式液控单向阀11和叠加式调速阀13;液压站、第二换向阀10、叠加式调速阀13和增压缸19顺次连接。进一步地,为了能够调节流入或流出增压缸19的液压油的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11和叠加式调速阀13之间连接有叠加式溢流阀12。

为了防止人为控制出错,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与工作缸20连接的压力传感器24;所述第一换向阀14和第二换向阀10均为电磁换向阀。从而可以通过增加PLC或单片机等控制器对本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所述液压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站包括油箱1、风冷却器16、泵5、过滤器2和溢流阀7;所述风冷却器1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接,风冷却器16的进油口分别与主油路的回油口和第一换向阀14的回油口T1连接;所述过滤器2的进油口与油箱1连接,过滤器2的出油口与泵5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泵5的出油口与主油路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7的进油口与泵5的出油口连接,溢流阀7的出油口与风冷却器16的进油口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泵5为内啮合齿轮泵,泵5通过电机3驱动,泵5和电机3之间通过联轴器4连接。通过设置风冷却器16对液压油进行散热,从而保证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优选地,为了防止液压油回流至泵5引起泵5的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泵5的出油口和溢流阀7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单向阀6。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油箱1从而污染油箱1中的液压油,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箱1连接有空气滤清器8。具体地,空气滤清器8的型号为EF1-2。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检测油箱1中液压油的液位和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箱1还连接有液位液温计9。具体地,液位液温计9的型号为YWZ-200T。

由于增压缸19的工作压力较高,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阀7为先导式溢流阀。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泵5的出口压力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6的出油口连接有耐震压力表17;单向阀6和耐震压力表17之间连接有测压接头18。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