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泵的支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通常由金属泵筒、导叶、水利部件和顶盖组成,而电机设置在金属泵筒内,因此如何将电机、导叶和顶盖很好的固定并连接成一体就成了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电机外铸造一个铝制机壳,然后再将铝制机壳和导叶、顶盖连接在一起,这种解决方法有着很多不足:在电机外铸造一个铝制机壳其铸造难度很大,因此导致成本高昂,而且由于工艺的不足,通常在铝制机壳上会留有不少气孔,在长期使用时就会由于漏水等诸多原因损坏电机,使电机使用寿命缩短,另外,铝制机壳增加了水泵的重量,也对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泵的支架连接结构,该结构能很好的固定电机、导叶和顶盖,并将其牢固连接,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水泵的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泵筒、导叶和顶盖,所述泵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导叶内设置有水利部件,底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电机外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分别与顶盖和导叶紧固连接。
上述支架包括外层支架、中层支架和内层支架,所述中层支架与内层支架之间形成上下端的两个环形凹槽,上环形凹槽与顶盖的凸环相配合,下环形凹槽与导叶的凸环相配合。
上述内层支架与电机之间设置有电机O型密封圈,内层支架与O型密封圈紧密接触。
上述支架的上下端面周向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支架分别与顶盖和导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上述螺栓孔设置在外层支架与中层支架之间。
上述外层支架和中层支架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
上述支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通过周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支杆相互连接。
上述外层支架与中层支架之间、中层支架与内层支架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横向连接支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支架结构代替传统的铝制机壳,单独生产支架,然后再和其它部件组装在一起,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通过独特的结构,同时固定电机、电机O型密封圈、导叶和顶盖,再通过顶盖和导叶固定金属泵筒,进而将水泵牢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3、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内部设计了导流结构供水流通过,利用通过的水流对电机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泵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俯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泵筒;2、导叶;3、顶盖;4、电机;5、水利部件;6、进水口;7、出水口;8、支架;9、支架外层;10、支架中层;11、支架内层;12、上环形凹槽;13、顶盖凸环;14、下环形凹槽;15、导叶凸环;16、O型密封圈;17、螺栓孔;18、竖向连接支杆;19、横向连接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水泵的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泵筒1、导叶2和顶盖3,所述泵筒1内设置有电机4,所述导叶2内设置有水利部件5,底端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顶盖3的顶端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电机4外套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分别与顶盖3和导叶2紧固连接。
水泵工作时,水流由水泵进水口6进入水泵,通过电机4带动水利部件5转动使水增压,增压后水经过泵筒1从出水口7流出。上述支架8单独生产,然后再和其它部件组装在一起。上述支架8同时固定电机4、导叶2和顶盖3,再通过顶盖3和导叶2固定金属泵筒1,进而将水泵牢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具体的,上述支架8包括外层支架9、中层支架10和内层支架11,所述中层支架10与内层支架11之间形成上下端的两个环形凹槽,上环形凹槽12与顶盖3的凸环13相配合,下环形凹槽14与导叶2的凸环15相配合。上述内层支架11与电机4之间设置有电机O型密封圈16,内层支架11与O型密封圈16紧密接触。所述支架8通过凹槽和凸环的配合增加了部件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内层支架11挤压O型密封圈16,增加了电机4的密封性,所述外层支架9与中层支架10之间,中层支架10与内层支架11之间可以设计为一体,也可以在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当留有间隙时可以用一个完整的环相互连接,也可以用周向设置的横向连接支杆19连接。
上述支架8的上下端面周向设置有螺栓孔17,所述支架8分别与顶盖3和导叶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上述螺栓孔17可以设置在外层支架9与中层支架10之间。
上述外层支架9和中层支架10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常规方式,如可以设置导流槽,也可以用相互连接的壁板结构围成导流通道,通过导流通道,水可以方便的流经与电机4毗邻的地方,带走电机4运转中产生的热量,对电机4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4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电机4的使用寿命。
上述支架8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通过周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支杆18相互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