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扇的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4254发布日期:2019-07-10 09:48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扇的叶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吊扇的叶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吊扇依其马达实际驱转型态可区分为轴转式或是轴固式两种,其中叶片结构均多成型为平板状的板体,其实际控制叶片形成与前进方向呈特定倾角以进行切风作用的机制完全是依赖叶座、叶架或是装设的角度,一旦在制造与组装过程中稍一有误差或偏失,使各叶片倾角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吊扇在转动过程中叶片发生抖动,导致风力降低;更严重的,会导致吊扇整体发生晃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工作更加稳定、风力更均匀的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吊扇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端向外延伸并扭曲形成螺旋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迎风部,所述迎风部与固定部倾斜设置,所述固定部、连接部和迎风部形成连续的曲面。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固定部的前后对称,并且固定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吊扇的机架固连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内边沿呈圆弧状。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迎风部的前端高于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迎风部的后端低于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迎风部的下表面沿迎风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风槽,所述迎风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导风槽对应的凸起。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导风槽的宽度为迎风部的宽度的0.3-0.5倍。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以及迎风部的连接面均为弧面。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导风槽的内端向内延伸到所述连接部和固定部上,所述导风槽的内端部沿导风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下凸条,所述叶片的上表面与下凸条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长条状的上凹槽,所述凸起的前后两侧沿凸起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的上凸条,所述叶片的下表面与上凸条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长条状的下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叶片的上表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沿,所述上凹槽内沿上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圆心在内侧的弧形加强板,所述上凹槽的前后两侧沿上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线状加强板,线状加强板的一端与对应的弧形加强板的一端相连,线状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挡沿相连,线状加强板与弧形加强板相连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外侧,每个线状加强板贯穿同侧的上凸条以及上凹槽前侧或后侧的凸起,并在导风槽和下凹槽内分别形成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下凸条的长度大于上凸条的长度,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上凸条的内端部。

在上述的一种吊扇的叶片中,所述固定部、连接部、迎风部以及弧形加强板和线状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螺旋结构的连接部将固定部和迎风部相连,叶片与吊扇的机架连接处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直到脱离机架后叶片的前端才开始缓慢的抬高,后端变低,连接较为平滑,且靠近连接点的位置风阻较小,使叶片不容易发生抖动,稳定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迎风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较为平滑,中间不存在断面,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槽的设计可以将气流下压,使叶片转动时能够产生更大的风量。

4、本实用新型在下凸条和导风槽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挡风板、下凹槽内形成第二挡风板的设计能够防止风随着迎风部向外流动,将更多的空气引导向下,使吊扇产生的风力更加均匀,吊扇外侧与正下侧风力偏向一致,解决了现有吊扇外侧风力远强于内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时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部;2、连接部;3、迎风部;4、导风槽;5、凸起;6、下凸条;7、上凹槽;8、上凸条;9、下凹槽;10、挡沿;11、弧形加强板;12、线状加强板;13、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本吊扇的叶片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1,固定部1的外端向外延伸并扭曲形成螺旋状的连接部2,连接部2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迎风部3,迎风部3与固定部1倾斜设置,固定部1、连接部2和迎风部3形成连续的曲面;连接部2的长度大于固定部1的长度,连接部2与固定部1以及迎风部3的连接面均为弧面。本叶片通过微螺旋结构的连接部2将固定部1和迎风部3相连,叶片与吊扇的机架连接处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直到脱离机架后叶片的前端才开始缓慢的抬高,后端变低,连接较为平滑,且靠近连接点的位置风阻较小,使叶片不容易发生抖动,稳定性更高。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迎风部3的前端高于固定部1所在的平面,迎风部3的后端低于固定部1所在的平面;迎风部3的下表面沿迎风部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风槽4,导风槽4的宽度为迎风部3的宽度的0.3-0.5倍,迎风部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导风槽4对应的凸起5;导风槽4的内端向内延伸到连接部2和固定部1上,导风槽4的内端部沿导风槽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下凸条6,叶片的上表面与下凸条6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长条状的上凹槽7,凸起5的前后两侧沿凸起5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的上凸条8,叶片的下表面与上凸条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长条状的下凹槽9。上述导风槽4的设计可以将气流下压,使叶片转动时能够产生更大的风量。

如图1和图4所示,叶片的上表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沿10,上凹槽7内沿上凹槽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圆心在内侧的弧形加强板11,上凹槽7的前后两侧沿上凹槽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线状加强板12,线状加强板12的一端与对应的弧形加强板11的一端相连,线状加强板12的另一端与挡沿10相连,线状加强板12与弧形加强板11相连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外侧,每个线状加强板12贯穿同侧的上凸条8以及上凹槽7前侧或后侧的凸起5,并在导风槽4和下凹槽9内分别形成第一挡风板13和第二挡风板14。在下凸条6和导风槽4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挡风板13、下凹槽9内形成第二挡风板14的设计能够防止风随着迎风部3向外流动,将更多的空气引导向下,使吊扇产生的风力更加均匀,吊扇外侧与正下侧风力偏向一致,解决了现有吊扇外侧风力远强于内侧的情况。

进一步的,固定部1的前后对称,并且固定部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吊扇的机架固连的安装孔15,固定部1的内边沿呈圆弧状,下凸条6的长度大于上凸条8的长度,安装孔15设于上凸条8的内端部。

进一步的,固定部1、连接部2、迎风部3以及弧形加强板11和线状加强板12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迎风部3和固定部1之间的连接较为平滑,中间不存在断面,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