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4716发布日期:2019-05-15 22:3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渣浆泵。



背景技术:

渣浆泵是指讲指通过借助离心力(泵的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由于渣浆本身的粘性大,容易附着在泵腔内壁,从而影响渣浆泵的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用以解决现有渣浆泵的泵腔内壁上易附着渣浆、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渣浆泵,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的内部具有泵腔,所述泵壳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泵腔与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均连通;

出料管,密封安装于所述出料口;

进料管,密封安装于所述进料口;

叶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泵腔内,并且所述叶轮可转动安装,所述叶轮包括多个均匀布置在所述泵腔的轴线周侧的扇叶;以及,

渣浆剥离构件,所述渣浆剥离构件的近端铰接于所述扇叶的远端,所述渣浆剥离构件的远端能够延伸至所述泵腔的内壁,所述渣浆剥离构件的远端位于所述扇叶的后方。

可选的,所述渣浆剥离构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扇叶的远端;

作用构件,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作用构件背离所述连接杆的侧面具有能够贴合于所述泵腔的周侧面的作用表面。

可选的,所述泵壳包括第一分泵壳和第二分泵壳,所述第一分泵壳与所述第二分泵壳扣合以形成所述泵腔、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

可选的,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第一分泵壳内,所述作用构件朝向所述泵腔的侧面设有铰接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泵壳内。

可选的,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分泵壳内,所述作用构件朝向所述泵腔的侧面设置设有铰接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泵壳和所述第二分泵壳的中部。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端固定于所述扇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第二弹性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以将所述连接杆压向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第二弹性端固定于所述作用构件,以将所述作用构件压向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为扭簧;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为扭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叶轮转动时,铰接于扇叶的远端的渣浆剥离构件同步转动,使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渣浆剥离构件的远端沿泵腔的径向运动,同时又由于其是由叶轮带动的,其一直位于叶轮转动方向的后方,从而使得渣浆剥离构件能够对附着在泵腔的内壁上的渣浆、泵腔的内壁进行敲击、摩擦、挤压,从而使得附着于泵腔的内壁上的渣浆脱落,从而保证渣浆泵能够稳定、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渣浆泵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渣浆剥离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渣浆剥离构件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渣浆泵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渣浆剥离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泵壳;110、泵腔;120、进料口;130、出料口;140、第一分泵壳;150、第二分泵壳;

200、进料管;

300、出料管;

400、叶轮;410、转动轴;420、动力输入端;430、扇叶;

500、渣浆剥离构件;510、连接杆;520、第一铰接轴;530、第二铰接轴;540、作用构件;541、作用面;542、铰接部;

600、对中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渣浆泵,参照图1、图2和图5,其包括:

泵壳100,泵壳100的内部具有泵腔110,泵壳100上开设有进料口 120和出料口130,泵腔110与进料口120、所出料口130均连通;

出料管300,密封安装于出料口130;

进料管200,密封安装于进料口120;

叶轮400,可拆卸安装于泵腔110内,并且叶轮400可转动安装,叶轮400包括多个均匀布置在泵腔110的轴线周侧的扇叶430,叶轮400的一种安装方式为:叶轮400固定于转动轴410的第一端,转动轴410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泵壳100,并且转动轴410的第二端延伸出泵壳 100后固定有齿轮、链轮、皮带轮等动力输入端420,通过电机等动力装置与动力输入端420传动连接,以驱动动力输入端420转动,从而使得叶轮400、渣浆剥离构件500转动,此时需注意,叶轮400的转动方向(图 1和图4中箭头T所示方向)应当符合流体力学的特性,即以能够使渣浆沿进料管200→进料口120→泵腔110→出料口130→出料管300的方向顺畅流动的方向转动;

渣浆剥离构件500,渣浆剥离构件500的近端铰接于扇叶430的远端,渣浆剥离构件500的远端能够延伸至泵腔110的内壁,渣浆剥离构件500 的远端位于扇叶430的后方,叶轮400转动时,铰接于扇叶430的远端的渣浆剥离构件500同步转动,使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渣浆剥离构件500 的远端沿泵腔110的径向运动,同时又由于其是由叶轮400带动的,其一直位于叶轮400转动方向的后方,从而使得渣浆剥离构件500能够对附着在泵腔110的内壁上的渣浆、泵腔110的内壁进行敲击、摩擦、挤压,从而使得附着于泵腔110的内壁上的渣浆脱落,从而保证渣浆泵能够稳定、可靠工作。

另外,渣浆剥离构件500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得渣浆剥离构件500的作用力适中,避免作用力过大造成泵壳100 和渣浆剥离构件500的过度磨损、甚至被破坏,以此保证了较长的使用寿命。

渣浆剥离构件500的一种具体结构,参见图3和图4,其包括:

连接杆510,连接杆510的第一端铰接于固定于扇叶430上的的第一铰接轴520;以及,

作用构件540,铰接于固定于连接杆510第二端的第二铰接轴530,作用构件540背离连接杆510的侧面具有能够贴合于泵腔110的周侧面的作用表面。

连接杆510铰接于扇叶430,作用构件540铰接于连接杆510,进一步保证了: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得渣浆剥离构件500的作用力适中,避免作用力过大造成泵壳100和渣浆剥离构件500的过度磨损、甚至被破坏,以此保证了较长的使用寿命。

作用构件540背离连接杆510的侧面具有能够贴合于泵腔110的周侧面的表面,该表面为工作面,以保证作用构件540对泵腔110的作用是无死角的,从而利于将附着于泵腔110上的渣浆彻底剥离,无残留。

为了方便叶轮400的安装、拆卸、检修和维护,将泵壳100设置为分体结构,即:壳包括第一分泵壳140和第二分泵壳150,第一分泵壳 140与第二分泵壳150扣合以形成泵腔110、进料口120和出料口130。该设置同样方便了渣浆剥离构件500的安装、拆卸、检修和更换。

出于重量、体积小的设计要求,叶轮400通常不设置在泵腔110的中部,通常其应设置于第一分泵壳140或者第二分泵壳150,下面以设置在第一分泵壳140为例,对渣浆剥离构件500的结构做出进一步说明。

由于叶轮400位于第一分泵壳140内,即叶轮400偏离了第一分泵壳140与第二分泵壳150的中部,设置在作用构件540朝向泵腔110的侧面上的铰接部542必然偏离泵腔110的中心,参照图5和图6,该设置下,扇叶430、连接杆510、作用构件540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发明人发现,上述设置下,连接杆510受到的来自第一分泵壳140、第二分泵壳150的反作用力不同,导致结构不稳定,使得渣浆剥离构件 500整体向靠近第二分泵壳150的方向偏离,该作用一方面使得作用构件 540的作用面541与第一分泵壳140的泵腔110之间的作用力减小、甚至形成间隙后无作用力,影响了附着于第一分泵壳140上的渣浆的剥离;该作用另一方面会对叶轮400造成沿转动轴410的轴向的分力,将叶轮 400拉向第二分泵壳150,从而使得叶轮400有从转动轴410上脱离的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发明人做出如下设置:参照图3和图4,在固定于扇叶430的第一铰接轴520上套一个对中套筒600,对中套筒600位于扇叶 430与连接杆510之间,对中套筒600的长度以将连接杆510调节至泵腔 110的中心为目标,从而使得第一分泵壳140、第二分泵壳150对连接杆510的反作用力相等,从而在水平方向(转动轴410的轴向)上相互抵消,以避免了上述设置下的两方面的不良影响。

发明人发现,作用构件540对泵腔110的内壁、附着于泵腔110的内壁上的渣浆的作用力大小由其离心力决定,由离心力公式F离心力=mv2/r (其中,F离心力为离心力大小,单位为N;m为作用构件540的质量,单位为kg;v作用构件540的转动线速度,单位为m/s;r为作用构件540 的转动半径亦即泵腔110的内径,单位为m)可知,理论上,可通过调节作用构件540的质量、叶轮400的转速、泵腔110的半径均可完成作用构件540的作用力大小的调节,然而,受限于强度等条件,始终有部分附着力强的渣浆无法剥离,在此,发明人设置第一弹性构件,第一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端固定于扇叶430,第一弹性构件的第二弹性端固定于连接杆510,以将连接杆510压向叶轮400的转动方向,以增大作用构件 540对渣浆的作用力,以保证对渣浆的剥离效果。

同上,发明人还设置第二渣浆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端固定于所连接杆510,第二弹性构件的第二弹性端固定于作用构件540,以将作用构件540压向叶轮400的转动方向,以增大对渣浆的作用力、保证对渣浆的剥离效果。

上述的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扭簧。

另外,上述的近端均指相对靠近泵腔110的中心的一端,远端均指相对靠近泵腔110的侧壁的一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