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风机及其应用的风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989发布日期:2019-04-24 00: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壳风机及其应用的风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壳风机及其应用的风机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蜗壳风机,包括蜗壳1a和风轮2a,风轮2a安装在蜗壳1a的空腔里,所述蜗壳1a包括上端面板11a、下端面板12a和连接在上端面板11a和下端面板12a之间的侧面板13a,下端面板12a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5a,侧面板13a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6a,所述风轮2a包括上风盘21a、下风盘22a以及连接在上风盘21a和下风盘22a之间的若干叶片23a,在下风盘22a的中部设有第二进风口24a,相邻两叶片23a之间形成风道,所述每一叶片23a分为叶片内段231a和叶片外段232a,径向超出上风盘21a的叶片23a属于叶片外段232a,位于第二进风口24a以内的属于叶片内段231a,所述叶片外段232a的顶面2321a与上端面板11a的第一内侧面111a之间的距离h1在径向方向相等,下端面板12a的第二内侧面121a是个平面。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5a进入,流经第二进风口24a、上风盘21a和下风盘22a之间的风道,从上风盘21a和下风盘22a之间的风道出来后进入上端面板11a与下风盘22a之间的风道,出风面积突然增大,会造成气流的剥离损失很大,另外导致气流流速以及压力突然变化,会引起喘流以及较大的旋转噪声,总体效率较低并引起整机的噪音和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壳风机及其应用的风机系统,通过将叶片外段的顶面与上端面板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上设置成逐渐增大,可有效解决气流因出风面积突然增大造成很大的气流剥离损失以及导致气流流速和压力突然变化的问题,避免引起喘流以及较大的旋转噪声,避免引起整机产生噪音和振动,提高总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所述蜗壳包括上端面板、下端面板和连接在上端面板和下端面板之间的侧面板,上端面板、下端面板和侧面板围成空腔,风轮安装在空腔里,所述下端面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口,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风轮包括上风盘、下风盘以及连接在上风盘和下风盘之间的若干叶片,在下风盘的中部设有第二进风口,相邻两叶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风道、第一出风口与空腔连通,所述叶片分为叶片内段和叶片外段,径向超出上风盘的叶片属于叶片外段,位于第二进风口以内的属于叶片内段,所述叶片外段的顶面与上端面板的第一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

上述所述上端面板的中部设有向空腔内凹的凹部,上端面板的外部是由内往外逐渐向上偏移。

上述所述叶片外段232的顶面2321是平面。

上述所述上端面板的外部是个曲面板。

上述所述叶片内段的底面与下端面板的第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先相等再逐渐变大。

上述所述下风盘的第一端面与下端面板的第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

上述所述下端面板的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是个曲面。

在上述所述侧面板上设置若干安装脚,所述安装脚的第二端面高出下端面板的第三端面。

在上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外围凸出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第四端面与安装脚的第二端面齐平。

一种风机系统,包括蜗壳风机和电机,所述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电机安装在蜗壳的上端面板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端面板与风轮传动连接,所述蜗壳风机是上述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一种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所述蜗壳包括上端面板、下端面板和连接在上端面板和下端面板之间的侧面板,上端面板、下端面板和侧面板围成空腔,风轮安装在空腔里,所述下端面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口,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风轮包括上风盘、下风盘以及连接在上风盘和下风盘之间的若干叶片,在下风盘的中部设有第二进风口,相邻两叶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风道、第一出风口与空腔连通,所述叶片分为叶片内段和叶片外段,径向超出上风盘的叶片属于叶片外段,位于第二进风口以内的属于叶片内段,所述叶片外段的顶面与上端面板的第一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途径第二进风口,并从上风盘和下风盘之间的风道出来进入下风盘与上端面板之间的风道,由于叶片外段的顶面与上端面板的第一内侧面之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大的,所以气流的出风面积也是逐渐增大的,因此可以避免造成气流的剥离损失和气流流速和压力突然变化,避免引起喘流以及较大的旋转噪声,避免引起整机产生噪音和振动,提高总体效率。

2)叶片内段的底面与下端面板的第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先相等再逐渐变大。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途径叶片内段的底面与下端面板之间、下风盘与下端面板之间,这样设置也可以避免气流的出风面积突然增大造成很大的气流剥离损失以及导致气流流速和压力突然变化,效果更好。

3)上述所述下风盘的第一端面与下端面板的第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途径叶片内段的底面与下端面板之间、下风盘与下端面板之间,这样设置也可以避免气流的出风面积突然增大造成很大的气流剥离损失以及导致气流流速和压力突然变化,效果最好。

4)在侧面板上设置若干安装脚,安装脚用于安装负载,所述安装脚的第二端面高出下端面板的第三端面,有利于减少负载与蜗壳风机的接触面,避免负载与蜗壳风机发生共振。

5)在第一进风口的外围凸出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第四端面与安装脚的第二端面齐平,增加蜗壳风机与负载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负载的安装稳固。

6)一种风机系统,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描述的蜗壳风机,有效解决气流因出风面积突然增大造成很大的气流剥离损失以及导致气流流速和压力突然变化的问题,避免引起喘流以及较大的旋转噪声,避免引起风机系统产生噪音和振动,提高了风机系统的总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供的蜗壳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供的蜗壳风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供的蜗壳风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蜗壳风机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蜗壳风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蜗壳风机的仰视图;

图7是图6中A-A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蜗壳风机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机系统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机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4至图10所示,一种蜗壳风机,包括蜗壳1和风轮2,所述蜗壳1包括上端面板11、下端面板12和连接在上端面板11和下端面板12之间的侧面板13,上端面板11、下端面板12和侧面板13围成空腔14,风轮2安装在空腔14里,所述下端面板1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5,侧面板1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6,所述风轮2包括上风盘21、下风盘22以及连接在上风盘21和下风盘22之间的若干叶片23,在下风盘22的中部设有第二进风口24,相邻两叶片23之间形成风道25,所述第一进风口15、第二进风口24、风道25、第一出风口16与空腔14连通,所述叶片23分为叶片内段231和叶片外段232,径向超出上风盘21的叶片23属于叶片外段232,位于第二进风口24以内的属于叶片内段231,所述叶片外段232的顶面2321与上端面板11的第一内侧面111之间的距离H1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上端面板11的中部设有向空腔14内凹的凹部112,上端面板11的外部113是由内往外逐渐向上偏移。

优选的,所述叶片外段232的顶面2321是平面。

优选的,所述上端面板11的外部113是个曲面板。

优选的,所述叶片内段231的底面2311与下端面板12的第二内侧面121之间的距离H2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先相等再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下风盘22的第一端面221与下端面板12的第二内侧面121之间的距离H3在径向方向由内往外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下端面板12的第二内侧面121和第二外侧面122是个曲面。

优选的,在所述侧面板13上设置若干安装脚131,所述安装脚131的第二端面1311高出下端面板12的第三端面124。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5的外围凸出环形凸台123,所述环形凸台123的第四端面1231与安装脚131的第二端面1311齐平。

实施例二: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风机系统,包括蜗壳风机和电机3,所述蜗壳风机包括蜗壳1和风轮2,电机3安装在蜗壳1的上端面板11上,电机3的输出轴31穿过上端面板11与风轮2传动连接,所述蜗壳风机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