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888发布日期:2019-04-20 04:1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泵的防冻裂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是指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将水泵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分为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其中,离心泵中又有细分出具有自吸功能的自吸泵。水泵的结构大多包括泵体,泵体内具有泵腔,当泵腔内存有液体时,外界温度过低容易导致水泵不工作时液体结冰,进而造成泵腔应力过大使泵体被冻裂,特别是自吸泵等泵腔内部必须留存液体的水泵,泵体被冻裂严重影响水泵的正常实用。

为了降低泵体被冻裂的可能性,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一、对泵体进行保温处理,例如覆盖保温材料;二、不使用时将泵腔内的液体排出;三、加热泵体使泵体温度不低于O度。上述应对方式,操作不方便、防冻效果也不好,同时影响水泵的正常使用。

为了提高水泵自身防冻裂的性能,有人设计开发了防冻裂辅助装置,并申请了中国专利【申请号93208137.1;授权公告号CN2151179Y】,该防冻裂辅助装置由凹形的壳体和密封在壳体开口上的橡胶垫片组成;壳体和橡胶垫片构成一个缓冲空腔。空腔中橡胶垫片一侧装在水器的水箱上。

现有的防冻裂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水泵水箱内压力较大,水泵正常工作状态下,橡胶垫片容易受到水压作用向缓冲空腔内变形,导致水箱内的水结冰后,防冻裂装置无法继续变形吸收水结冰产生的应力,造成防冻裂装置失效而无法很好避免水泵被冻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泵的防冻裂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让水泵的防冻裂结构在水泵正常工作时不被压扁而在泵腔内的水结冰后能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泵的防冻裂结构,所述防冻裂结构包括由硬质半壳和具有弹性的软质半壳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处密封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能安装在水泵泵腔内,所述软质半壳上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和软质半壳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罩体上具有连通容纳腔和水泵泵腔的进水通道。

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壳体安装在水泵泵腔内,水泵正常工作时,水泵泵腔内的水进入容纳腔内,容纳腔内的压力不会压扁软质半壳。当水泵泵腔内的水开始结冰的过程中,水呈固液共存状态,水泵泵腔的内部压力上升,液体状态的水从进水通道被压入容纳腔内,使得容纳腔内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并使软质半壳向凹腔内变形,从而增加了水泵泵腔内的容纳空间,避免水完全结冰之后内部应力过大撑破泵体。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性能可靠,不容易因为软质半壳在水泵正常工作时被压扁而失效。并且,在水泵正常工作时,罩体能够缓冲软质半壳所受的压力,避免压力变化导致软质半壳寿命下降。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壳体中心具有让位通孔,所述罩体呈环形,所述罩体内端和外端均具有进水通道。在水泵泵腔内的水结冰的过程中,液态的水可以通过罩体内端和外端的进水通道同时进入容纳腔,使得水泵泵腔内的应力不至于上升的过快,同时也不会因为容纳腔内的水结冰而完全堵塞进水通道。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硬质半壳的外端具有沿着周向分布的呈环形的凹槽,所述软质半壳外端具有卡入上述凹槽内的翻边;所述硬质半壳的内端具有远离软质半壳的密封凸台,所述软质半壳内端具有伸入让位通孔并卡接在上述密封凸台上的凸起部。这样的结构起到固定硬质半壳和软质半壳的作用,并对硬质半壳和软质半壳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进入到凹腔内。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罩体内端位于密封凸台上方具有沿周向分布并沿让位通孔径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挡沿与密封凸台之间具有间隙。液体的水可以通过挡沿与密封凸台之间的间隙进入容纳腔内,既能够保证水结冰时,液态的水能够进入到容纳腔内,又能够在水泵正常工作时缓冲凹腔内的压力变化。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位于挡沿底部的若干个沿周向分布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容纳腔相连通。水通过导水槽能够更为顺畅地进入到容纳腔内。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硬质半壳上具有呈管状的气嘴,所述气嘴与凹腔相连通,所述气嘴能穿过泵体上的通孔伸出水泵泵腔外。安装时只需要在泵体合适位置开设通孔,再将壳体装入水泵泵腔内,并将气嘴穿过通孔,便可完成防冻裂装置的安装,安装方便;通过设置气嘴,并采用弹性更小的材料制造软质半壳,使得软质半壳在水泵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变形,而在水泵泵腔内的水结冰后,能够被压扁并将凹腔内的空气排出,更充分地利用凹腔内的空间。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硬质半壳远离软质半壳的一侧具有台阶面,所述罩体上沿周向具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卡扣卡在上述台阶面上。这样的结构使得罩体的安装更为方便,并且每个卡扣分别卡在台阶面上时,卡扣对软质半壳外端的翻边施加压力使得翻边与硬质半壳的外端的凹槽接触更紧密,提高了软质半壳和硬质半壳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导水槽包括位于卡扣一侧或两侧的凹口,所述凹口与软质半壳具有间隙且凹口能与容纳腔连通。液态的水能通过凹口进入到容纳腔内。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罩体与硬质半壳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水泵的防冻裂结构中,所述进水通道还包括位于罩体上并与容纳腔连通的若干个通水孔。通过设置通水孔能够使得水能更顺畅进入到容纳腔内,正常工作时保持容纳腔内外的压力平衡,水结冰时使得水泵泵腔内的水能够正常进入到容纳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优点在于:

1、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通过设置罩体将水泵泵腔和软质半壳所在的容纳腔分离,避免软质半壳在水泵正常工作时被压扁而失效,防冻裂的性能更可靠。

2、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通过在罩体内端和外端均设置进水通道,液态的水可以通过罩体内端和外端的进水通道同时进入容纳腔,使得水泵泵腔内的应力不至于上升的过快,同时也不会因为容纳腔内的水结冰而完全堵塞进水通道,进一步提高防冻裂结构的可靠性。

3、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罩体还能够缓冲软质半壳所受的压力,避免压力变化导致软质半壳寿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硬质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软质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罩体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硬质半壳;2a、凹槽;2b、密封凸台;2c、台阶面;3、软质半壳;3a、翻边;3b、凸起部;4、凹腔;5、让位通孔;6、罩体;6a、挡沿;6b、导水槽;6c、卡扣;6d、凹口;6e、通水孔;7、容纳腔;8、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硬质半壳2、软质半壳3、凹腔4、罩体6、容纳腔7和进水通道。

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硬质半壳2和软质半壳3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处密封形成壳体1,壳体1内具有凹腔4,软质半壳3采用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橡胶等。使用时,壳体1安装在水泵泵腔内(图中未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软质半壳3上设置有罩体6,罩体6和软质半壳3之间形成容纳腔7。本实施中,如图4、图7和图8所示,硬质半壳2远离软质半壳3的一侧具有台阶面2c,罩体6上沿周向具有若干个卡扣6c,卡扣6c卡在台阶面2c上。卡扣6c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凹口6b,凹口6b与软质半壳3具有间隙且凹口6b能与容纳腔7连通,形成连通容纳腔7和水泵泵腔的进水通道。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壳体1中心具有让位通孔5,硬质半壳2的外端具有沿着周向分布的呈环形的凹槽2a,软质半壳3外端具有卡入凹槽2a内的翻边3a;硬质半壳2的内端具有远离软质半壳3的密封凸台2b,软质半壳3内端具有伸入让位通孔5并卡接在密封凸台2b上的凸起部3b。罩体6呈环形,罩体6内端和外端均具有进水通道。罩体6内端位于密封凸台2b上方具有沿周向分布并沿让位通孔5径向延伸的挡沿6a,挡沿6a与密封凸台2b之间具有间隙。挡沿6a底部具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的导水槽6b,导水槽6b与容纳腔7相连通,导水槽6b可以作为进水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硬质半壳2上具有呈管状的气嘴8,气嘴8与凹腔4相连通,气嘴8能穿过泵体上的通孔伸出水泵泵腔外。安装时只需要在泵体合适位置开设通孔,再将壳体1装入水泵泵腔内,并将气嘴8穿过通孔(图中未示出),便可完成防冻裂装置的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进水通道还包括开设在罩体6上表面的若干个通水孔6e。

本水泵的防冻裂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壳体1安装在水泵泵腔内,水泵正常工作时,水泵泵腔内的水进入容纳腔7内,容纳腔7内的压力不会压扁软质半壳3。当水泵泵腔内的水开始结冰的过程中,水呈固液共存状态,水泵泵腔的内部压力上升,液体状态的水从进水通道被压入容纳腔7内,使得容纳腔7内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并使软质半壳3向凹腔4内变形,从而增加了水泵泵腔内的容纳空间,避免水完全结冰之后内部应力过大撑破泵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壳体1中心没有让位通孔5,硬质半壳2和软质半壳3外端固定连接,进水通道也位于罩体6外端或者罩体6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罩体6与硬质半壳2螺纹连接,进水通道为罩体6上与容纳腔7连通的通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